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熱門文章
熱門文章
林琮盛
11 月 17,2013
【中東想想】以色列的芭樂乾(balagan)和虎子爬(Chutzpah)
「真是balagan!」,若被色列人問到對以色列的看法,你(妳)用"balagan"回覆,對方可能會帶著一抹認同的微笑:「你還真瞭解以色列!」 希伯來文的balagan (姑且給它一個很台的音譯:芭樂乾),差不多是「亂七八糟」的意思。舉個例子,過去三年來,以色列外交部的「罷工」舉動,看在東方文化的眼裡,絕對是一種很不可思議的balagan。 早在2010年六月,...
國防外交
賴怡忠
11 月 16,2013
【時事想想】甘比亞棄台戳破活路外交謊言(上)
甘比亞日前發佈與台灣斷交的訊息引發震撼。台灣過去不是沒有斷交的前例,但此事發展實在不尋常,可能預示新一波的斷交潮。 甘比亞斷交事件也反應出了馬政府這五年來活路外交導致台灣國際處境的真實狀況。活路外交絕對是走不通的路線,這個事件也迫使台灣對於著重現實主義外交場域中,要對於對外關係的品質與價值有個全新的審視。 甘比亞斷交但也沒與中國建交,沒講一中政策、沒對台灣口出惡言...
林登峰
11 月 13,2013
「空空」的馬英九
對於許多人來説,九月的政爭真是一場非常詭異的事情。發動政爭的馬英九最大的目標是要把王金平弄下台。但是到了最後,他的民調只剩不到10%,變成大家都希望他自己下台。 對於我來說,馬英九真是一個「空空」的總統!他竟然發動政爭要推翻自己。 「空空」是台灣話。中文和英文都很難找到類似的講法。最常看到的用法是用來形容一個神志不清的人,常常弄出很多笑話。平常我們說一個人「空空」,...
林濁水
11 月 12,2013
【鄉巴佬異藝錄】政治覇凌VS.溫柔抵抗——張懸台獨宣言?(上)
一、誰「偽裝了小清新」? 張懸「偽裝不了小清新」,文化霸凌英國陸生,中國鄕民這麼說。其實,張懸反而正好是以典型的小清新風格溫柔地抵抗了一下愛國陸生的政治霸凌。張懸發表了「台灣獨立宣言」?其實張懸是提倡了獨立精神,但那獨立精神不是別的,正是小清新標榜的人當從集體主義走向個體獨立的精神。 英國陸生批張懸違背了音樂「No politics」的精神,說「這麼敏感的話題你私下愛怎麼說怎麼說,...
沈清楷
11 月 10,2013
卡繆的荒謬感與反抗 — 獻給全國關廠工人丟鞋行動
2013.11.07是卡繆(Albert Camus, 1913-1960)百年誕辰。卡繆留給21世紀的兩個概念 ,— 「荒謬」(L’Absurde)與「反抗」(la Révolte),至今依然有效。我們熟知的可能是卡繆筆下的《異鄉人》(L'étranger),表現出對外在世界一切都無所謂的冷漠,這種孤獨沒有我們想像地那麼自我;他也可能是被荒謬與虛無的面紗壟罩下,所產生一種漠不關心的孤獨感,...
Yuming
11 月 09,2013
【時事想想】反台灣的修辭:從張懸與她的國旗談起
新聞連結: 國旗事件後張懸北京演唱會傳被取消 中國官媒評論為張懸舉旗事件降溫 我並不是張懸的歌迷。只在女巫店聽過幾次她的現場表演,並從各種臉書的訊息裡得知她對社會運動與弱勢的關懷。相較於眾多台灣藝人皆曰來自「中國台北」,並爭相奔赴「內地」淘金的行徑 (關於內地一詞的意義,可以參考周婉窈老師〈我們的內地是南投〉一文),張懸在一個滿是中國人的英國表演場地裡,...
黃聖峰
11 月 08,2013
【時事想想】別讓恐同蒙蔽你的心靈
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簡稱伴侶盟)嘗試透過立法方式推動的同志婚姻、伴侶制度與家屬制度的修正等三項訴求(簡稱多元成家議題)隨著立法院通過一讀、反對多元成家團體的集結,以及近幾日女星郭采潔臉書文字的推波助瀾下,再度成為爭議話題。 但令人遺憾的是,在這場有眾多人參與的論辯中,許多人並沒有辦法很清楚地區分前述這三個訴求,從而導致許多似是而非的論點出現。而在這團渾沌之中,...
Ko Tsì-jîn
11 月 08,2013
【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台灣次文化「台客」風(上)
「侯孝賢的電影裡曾經有過一種台灣的節奏感,但是那已經過去了。在侯孝賢之後,台灣特有的節奏感會是什麼?莽撞也好,優雅也好,我一定要找到。」 這段話來自現已停刊的《誠品好讀》2005年7月號歌手伍佰採訪文,標題是〈伍佰:我是台客盟主,不要把招牌搞砸!〉,全文以第一人稱呈現,高舉「認識自己」、「承認自己」、「相信自己」大原則,誓言「創造自己的味道」,「不要停止向自己挖掘」,...
新一
11 月 07,2013
【週四想想】打狗吹水:「工業垃圾」級神人馬邦伯:話說「廢五金再進口」
2008年,馬邦伯勝選之後,英文的「新聞週刊」(Newsweek)刊登一篇政治評論文章,將馬邦伯的當選視為是當時亞洲一系列政治變天潮的一環,亦即亞洲人民想從沈重的內部政治爭議逃逸,並轉向擁抱「務實懷舊」的「拼經濟」老路。 原以為馬邦伯的「經濟懷舊」,只是重拾過去國民黨利用發展主義,以延緩對其統治有傷之政治與民主議題的改革,因此,馬邦伯的當選,可預期的勢必會讓台灣民主政改停滯甚至倒退...
沈政男
11 月 06,2013
【時事想想】過度忌口是一種自虐儀式
你有沒有什麼東西不吃?不是為了口味與偏好,比如美食節目大口吃台灣裡的日本主持人阿松那句招牌吩咐「不要香菜」,也不是為了宗教或民俗理由,比如不少台灣長輩不吃牛肉,而是為了養生保健,怕三高怕傷肝傷腎怕罹癌而刻意忌口。新上任的食品藥物管理署長葉明功就是這樣一個人。媒體報導,他因為妻子罹患高血脂疾病,近十年來在家吃飯都不吃油,鹽和醬油。 豬油、味精、泡麵,大概是三大養生敵人吧,...
‹
…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