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熱門文章
熱門文章
史努比
11 月 02,2015
【開往台灣的慢船】兩岸關係不是男女、父子、兄弟、親戚,而是鄰居
台灣和中國究竟是什麼關係?這個迷惑著無數人的簡單問題,也可以說是台灣政治最艱難的問題。 先不討論他們究竟該是什麼關係,光是如何用一個名詞描述這個關係,就很有得吵。大家習慣說是「兩岸關係」,因為它好像避免了「中台關係」和「台中關係」必須排出先後順序的困擾,而且無論是「中台」或是「台中」,都有兩國之嫌。但真正的獨派其實不太喜歡這個名詞,因為台灣和菲律賓也有兩岸關係,再扯得更遠一點,...
歷史書寫
,
電影戲劇
謝世宗
10 月 30,2015
《灣生回家》的認同政治與生死命題
1895到1945年日本統治台灣的50年,在二戰後一般庶民的口中,或稱之為「日本時代」(台語)。而在戰後國民黨的官方論述中,乃是日本帝國主義殖民台灣(作為中國的一部分),是不折不扣的「日據時期」,因此日本人壓迫、剝削台灣同胞自是理所當然的想像。1970年代台灣面臨國際政治上的困境,包含退出聯合國、臺灣與美國斷交、台灣與日本斷交,尤其是後者,激起了政府與民間的反日情緒。當時台灣的抗日電影,...
社會安全
林毅
10 月 28,2015
醫師納入《勞基法》的漫漫長路
《勞基法》第三條:「本法適用於一切勞雇關係。但因經營型態、管理制度及工作特性等因素適用本法確有窒礙難行者,並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公告之行業或工作者,不適用之。」賦予主管機關勞動部(過去為勞委會)排除特定行業的權力。在律師、會計師、建築師紛紛納入勞基法規範的今天,被公告排除的行業僅剩醫師、教師及家事類勞工。 醫療保健服務業擴大納入《勞基法》的故事可以追溯到民國78年,當時衛生署以「...
教育文化
楊慧鈴
10 月 27,2015
難道,只有你的記憶才算數……
閱讀歲月中,有很長一段時間,我曾經是朱天心的死忠粉絲。光是《擊壤歌》,我書架上就有六種不同封面的版本,《古都》有兩本。而《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因為是謝材俊在家賦閒多年之後第一份工作所屬公司──麥田的創業作,所以當時窮窮的我買了精裝本。 但,在《初夏荷花時期的愛情》讀了幾行就放下之後,我已經許久許久不曾讀朱天心的作品了。我並不是失落於她未寫出她的《羅麗泰》(朱天心曾在某次受訪時提到,...
環境經濟
楊宏祥
10 月 27,2015
《柯P》你錯了:高房價才是臺灣經濟殺手
這幾年來,高房價、居住正義成為公民意識擡頭的熱門政治議題,執政者也在這二、三年陸續推出奢侈稅、不動產信用交易列管、房地合一稅等法令、政策,試圖回應輿論。但隨著一年多來房地交易漸趨冷清,房地產、建商、仲介業界不斷呼救的聲音,官場氛圍卻起了微妙的變化。從中央銀行彭淮南總裁放寬不動產信用交易列管,到臺北市長柯P喊出不打房的政策大轉彎,維持高房價似乎又成了保護房地產、建商、仲介業界、...
全球脈動
海東青
10 月 24,2015
和小熊一同探問戰後日本:雜記小熊英二訪臺(上)
適值台灣「光復」七十年。七十年來,隨著國境線的增生與改劃,經歷同一場戰爭的各地民眾,經歷了不同而彼此陌生的戰後。隨著冷戰結束與民主化,在國族敘事下被壓抑數十年的那場戰爭,又以多元的面貌在歸返於我們眼前。七十年間,「戰爭」與「戰後」如何互相型塑,而我們今天又當如何面對這七十年的臺灣、東亞與世界呢?恰在九月,秋颱杜鵑來襲之前,日本歷史社會學者小熊英二為聯經出版新書《活著回來的男人》(...
曾明財
10 月 24,2015
【眷村想想】 竹籬笆內的黨外家庭
老爸有40年黨齡,我家兄弟姊妹從小喝國民黨奶水長大,在清一色眷村鐵票區,為什麼會支持黨外?說來說去,可能都是老爸愛喝兩杯所致! 老爸雖僅日治時代小學畢業,但喜歡看書,尤其有關中國歷史故事,他最有心得,一直很自信的認為,當年小學畢業生素質比現今大學生還高。 老爸每天讀報,年輕時,看的是深具批判性的《台灣公論報》,後來陸續訂《聯合報》和《徵信新聞報》(《中國時報》前身),也是《自由中國》...
電影戲劇
第二人格
10 月 23,2015
對你來說,台灣是什麼樣子呢?──《灣生回家》看後感
台灣一直是個很有趣的地方,尤其是當我們討論起台灣文化的本質,許多人總是會不加思索地回答「台灣的文化,就是多元呀!」多元作為一種文化的統稱,我想也是台灣的特殊現象,既非地大物博、又非具有強大拉力的移民國度,台灣作為一塊連國際定位都不是非常清楚的土地,存在著許多段被殖民的歷史,留下屬於自己的文化脈絡,才造就這麼籠統的「多元印象」。而多元背後,其實是各種值得深掘的歷史故事,每一段都是如此搶眼眩目...
文化研究
,
全球脈動
劉世忠
10 月 23,2015
【台灣與世界】 德國豬腳餐與台南牛肉湯
讓我們先來打破一道迷思:德國人其實不太吃豬腳,正如同台南人並非天天吃牛肉湯。但是為什麼一談到德國美食就會先聯想到豬腳?又為何牛肉湯會成為台南眾多小吃中的must-eat(必吃)?這跟民族性、在地性、還有對美食料理的執著性深深有關。 屬於日爾曼民族的德國人,剛剛過了一年一度的十月啤酒節(Oktoberfest)。「大口喝酒、大塊吃肉」早已內化成為德國人的美食態度和飲食文化。...
政黨政治
黃亦宏
10 月 20,2015
蔡英文的女孩願望
蔡英文在台灣女孩日許下三個願望,她說,一願,透過國家分擔家庭的照顧負擔的責任,讓台灣女性能自由選擇投入職場,提升勞動參與率和經濟自主性;二願,透過觀念的提升和法律的保障,讓台灣女性無論在家庭、職場、或是參政,都能享有和男性平等的地位;三願,透過政府各部門的積極作為,使台灣女性的人身安全獲得保障,無論在家庭或公共空間中,都能免於任何暴力的威脅。 若以當前各單位的民意調查結果來看,...
‹
…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