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歷史】選舉奧步(二):特務、司法介入選舉

友善列印版本

中國國民黨政權在蔣家王朝時期為了妝點民主門面所辦的選舉,很難找到幾樁是乾淨漂亮的;從第一次所謂的地方直接選舉開始,它就濫用各種垃圾步數遂行掌控地方政權的目的,以致才有早期在選舉中全面性勝利的不光榮假象。

前台北市長、交通部長高玉樹就曾在〈回憶錄〉中指出,「國民黨在台灣辦選舉,很少是乾淨的。講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往往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寧可失去民心,也要贏得選舉」。已故有「台灣史懷哲」之稱的陳五福醫師也曾在回憶錄中,痛陳中國國民黨齷齪骯髒的作票手法,非常不恥戕害民主選舉的作為。

1951年4月8日,宜蘭建立縣治之後所舉辦的第一屆縣長選舉,可以說是蔣政權作賤民主選舉、敗壞選舉文化的典型創例。

那一次選舉,中國國民黨提名人選是具有相當財力和地位的盧纘祥(四十五歲,曾任台北州議員、頭城中學校長、合作社主席、台北縣參議會副議長、議長、台北縣漁會理事長、商會常務理事、台灣省漁會常務監事、台灣石粉公司董事長;參選時,擔任宜蘭縣農會理事長);他的對手是無黨無派的陳旺全(曾任教師、時任三星鄉農會理事長),陳陣營是由東京帝國大學法學部政治學科畢業的名律師陳逸松擔任總幹事。

中國國民黨原先的評估認為,這場選戰有百分之百把握可以獲得壓倒性勝利;可是,漸漸的,陳旺全的行情越來越看好,他憑著出色的辯才,針對時政提出尖銳的批評,獲得宜蘭縣民普遍的好感,選情由七三波轉為五五波。

當時的中國國民黨宜蘭縣黨部主委盧祖澤(福建籍),看見選情緊繃,因而向黨中央告急,黨政軍特警開始受命全面介入,一場齷齪的、不光明的選戰於焉展開。

中國國民黨黨務系統負責極力醜化陳旺全,行政及軍事系統直接動用資源介入輔選,特務系統利用白色恐怖的陰影進行干擾策略,警政系統則負責干擾策略的執行。

蔣經國時任「總統府機要室資料組」主任(實際負責統轄各特務機構),他下令「軍統局」出身的唐縱全權操盤,唐縱想出的干擾策略,竟是指派刑警隊藉故傳訊陳旺全,以每天傳訊的方式,使陳旺全疲於奔命。

然而,這個策略並沒有成功。1951年4月8日投票結果(未計入龜山島的二、三百票),陳旺全獲得四萬八千五百二十二票,比盧纘祥的四萬四千九百六十四票,多了將近四千票,可惜,當時的選舉規定必須過半數才算當選,陳旺全的得票並未過半數。

宜蘭縣的投票總數是九萬七千七百多票,陳旺全距離過半數只有幾百票之差,廢票卻多達四千二百八十二張。

後來經過正式點算及計入龜山島選票,不但廢票數減為四千二百三十九票,陳旺全的得票數更是縮減為四萬八千三百二十四票,盧纘祥則增加為四萬五千一百一十九票。因此,不少人認為國民黨有作票及將陳旺全的有效票計為廢票之嫌。

台灣省選舉委員會不管各界的質疑,悍然宣布必須進行第二階段的複選,而日期卻未同時宣布,隔了幾天後才決定在4月22日進行複選。

這時,行政系統和司法系統再度介入。原來,台灣省政府早在4月4日,就著手調查陳旺全在三星鄉農會任內有沒有問題,結果,從雞蛋裡找到了兩根骨頭,一為在他任內有一筆蔬菜加工設備費用的銀行貸款,一為到4月10日為止,鄉農會應該解繳台灣銀行一筆一萬多元的稅款。

14日,省政府下令縣政府撤銷陳旺全的農會理事長職務,並以貪污罪嫌移送法辦。16日上午,縣警局奉命將陳旺全押解到地檢處偵訊,一直到下午六時三十分才讓他以五萬元交保。

17日,宜蘭地檢處再度傳訊陳旺全及證人。18日,地檢處以地方人士對陳旺全被諭令交保一事不滿為由,將該案移轉給高檢處。到了21日,又由高院檢察處移轉到新竹地檢處,並在這個投票前夕的關鍵日子傳訊他到庭。

經過司法干擾、惡意抹黑的折騰,以及投開票作業的充分準備,盧纘祥終於以六萬八千六百多票(另有紀錄說是六萬六千六百多票),超過投票數半數以上而當選,陳旺全則只得到二萬九千一百多票。

中國國民黨政權達到目的之後,所謂的貪污案也草草收場。陳旺全「光榮的失敗」,也無意間形成宜蘭黨外的雛型。《玉山社》2006年出版的〈人民的力量:蘭陽平原的雨月四十八天〉一書,將陳旺全的本次選舉,與郭雨新的1975年立委增額選舉、黃煌雄的1983年增額立委選舉,被列為「宜蘭縣三大選舉不公」。

前述高玉樹也曾參與台北市第一屆市長選舉,他在那次選舉是以第二高票落選,是由中國國民黨支持的民社黨吳三連當選。那次選舉也是由特務介入,卻以「匪諜案」逮捕候選人的特殊案子。

中國國民黨政權在五〇、六〇年代,以「保密防諜」政策辦了很多「匪諜案」,也羅織了很多「匪諜案」。「匪諜案」在中國國民黨手中運用起來無限巧妙,可真可假,可對可錯,真案、假案、錯案搞得真假錯難分,更妙的是可以運用在選舉上。

該案主角是當時赫赫有名的林紫貴,他是台北市第一屆市長選舉七位候選人之一。中國國民黨政權還在中國仍有控制權時,他就受到提拔當上了第一屆國大代表;來到台灣之後,他又獲得當時台灣省主席魏道明賞識,讓他擔任台灣省政府的新聞處長,不過,任期不長。

中國國民黨政權對那次選舉,原則上已經屬意由具有民社黨身分的吳三連出任,當時已經升任為行政院長的陳誠主張命令所有中國國民黨籍參選人退選,比較知名的如王民寧、王成章等人都依照黨意放棄競選,只有林紫貴表明要參選到底。

林紫貴自認頗有勝算,理由有二:一、台北市的福州籍人士及林氏宗親甚多,在他決定參選後,已經造成不錯的聲勢;二、他計劃聯合所有非中國國民黨候選人對抗吳三連,先使吳三連無法獲得過半數選票(當年不是多數決選舉),重選時再集中支持一人。

他的這項策略起初運作得還很順利,因為中國國民黨支持吳三連的態度明朗之後,吳三連所隸屬的民社黨非常不是滋味,所以,也決定反支持非民社黨的高玉樹(後來加入了民社黨),並正式以金錢予以助選。林紫貴的合縱連橫也與高玉樹陣營搭上了線。

中國國民黨原先不想理會林紫貴,後來,不得不指示台北市黨部書記鄭品聰出面勸退,未料到林紫貴卻提出兩個條件,一、要求以教育部或交通部次長一職為交換;二、必須賠償他的競選經費。結果,兩項都未談成。第一項是因陳誠不肯,第二項是因他開價太高。

雙方條件談不攏,林紫貴並未從此提高警覺,一九五一年一月四日晚上,他回到家中不久,就被兩名特務帶走了。一整夜未歸,他的太太和女國代情人四處探聽,才知道他已經被抓進了保安司令部。

起初,保安司令部一直不肯說明原因,他的太太因而向市長選舉事務所聲明停止選舉活動,以為如此應可使中國國民黨手下留情,沒想到,陳誠已經鐵了心,不久,保安司令部公佈的案情指出,林紫貴是涉入「台灣工作委員會」的共黨組織張逸舟案,他被指控替張逸舟申請入境擔任保證人,有「知匪不報」之嫌。同時被捕的,還有另一位保證人林秉周。該案後來以偽造文書輕判,在監時曾保外就醫。

林紫貴被保安司令部拘禁期間,台北市長選舉照常舉行,由吳三連以壓倒性高票當選,林紫貴雖然已經放棄競選,竟然仍獲得三千多票,這在當時是相當不可思議的,林紫貴在台灣選舉史也算創了一個未競而有票的記錄。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