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國也可以偉大》:奧地利下修投票年齡帶來的社會改變

友善列印版本

你知道奧地利的投票年齡嗎?

二十歲?十九歲?十八歲?十七歲?

公布答案:十六歲。

下修投票年齡帶來的社會改變

奧地利的選舉投票權年齡本來為十八歲,在二〇〇七年,國會順利的把投票年齡下修到十六歲,因此,奧地利也成為歐盟中第一個其公民在滿十六歲後,就可以行使全面性投票權(除了總統、國會、邦議會、地方選舉、歐洲議會選舉以外,還有公投與連署)的會員國。

是否下修投票年齡,在奧地利也持續了多年的沸騰爭論。反對者不外乎是保持「未成年年輕人心智不夠成熟、容易受影響」的疑慮,最後國會以「十六歲公民已達刑事責任年齡,並擁有法律行為能力」為由,多數表決通過這項決議,這也符合奧地利的民情:鼓勵人民從小了解並參與國家政策。

在下修投票年齡的同時,被選舉權(可以參加選舉)的門檻也降低,候選人參選資格最低年齡跟著下修。只要在選舉投票當天滿十八歲,即可合法參加所有民選政府機關的競選(原本是十九歲),而總統選舉則是滿三十五歲。

我身邊有好多個很有想法的孩子,我常常覺得,他們甚至比我們這些為了生計、忙著賺錢的大人還要關心時事。當時投票年齡下修到十六歲的消息傳出,老實說,我並沒有太注意相關新聞報導,覺得不過就是水到渠成。直到有次選舉時,我一個就讀高中的學生來上鋼琴課,突然跟我討論各個參選的政黨,很認真的問我有沒有研究哪位候選人以及政見時。我猛然體會到,下修投票年齡後引起的社會改變,實實在在的發生在我的生活中了!

其實我有的時候就像一些被生活麻痺的大人,如果有選舉,也會因為習慣而選自己熟悉的政黨或候選人,也不怎麼去關心詳情,不時也會抱怨:「選誰都一樣,沒差啦!」被學生熱切的問著,才發現自己面對選舉的態度確實太草率了,摸摸鼻子很不好意思,開始來研究一下候選人的政見。

可能我平常的形象真的太散漫了,我有個學生滿十六歲後,第一次可以行使投票權時(那次是市議會以及區議會),還在投票前晚傳訊息給我,熱心的提醒我,隔天要記得去投票。

那次地方選舉結束,排斥外國人的右派政黨大勝,我另一位當時十七歲的學生傳了訊息給我,語氣十分緊張,非常擔心我的心情受到影響,我感動的同時,趕緊安撫她,說我沒事。

她告訴我,她與同學們都沒有投給排外的政黨,原來她們在選舉前都有好好研究,發現右派政黨拿出來的許多數據都是加工過的,試圖製造外國人就是惹事生非還有消耗國家福利的樣子。「他們對於外國人如何努力工作,還有繳稅養奧地利人,都絕口不提!」她忿忿不平的說。

政治不過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在奧地利政府官網上,用了很大的篇幅解釋為什麼公民在十六歲就應該行使投票權,內容大致如下:

行使投票權利為一個民主國家中政治參與的基本形式。十六歲的年輕人已具備刑事責任,並延伸法律行為能力,已經在思考自己的人生規畫,也必須為自己的教育和未來的職業生涯做出決定,部分的年輕人在這個年紀也已就職。因此,國會決定授予十六歲的年輕人參與政治決策過程的權利,為自己的生活環境和未來做出決定。

對於將被選舉權的年齡全面下修到十八歲,政府是如此解釋的:

政治就是要給年輕人一個明確的信號:年輕人值得信賴,能夠做出政治決定。這點非常重要,正因為政治決策對生活環境和社會大多會造成長期的影響。

我看到這些簡潔明瞭的解說,真的好以我的第二個家鄉為榮啊!也太贊同「年輕人值得信賴」這句話。為什麼要鼓勵年輕人參與政治?就是因為他們年紀還輕,還有很長的人生要走,會被政策影響最久的,就是他們。

從小在家以及學校都不會刻意避開政治議題,家長更不會說「乖乖念書就好,政治好髒你不要管。」反而會希望孩子早一點了解民主過程運作。簡單來說,政治不過就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沒有必要刻意避免,也不需過度渲染。

這裡當然也不乏政治冷感或超級政治狂熱分子,我也有朋友看電視時一發現政治新聞就轉臺,也看過不同理念的人互相謾罵,只差沒有跳起來扯對方頭髮。不過我覺得這樣極端的現象,至少在我周遭生活圈當中,還算少數。

選舉到的時候,也會發現,奧地利的選戰打起來既溫和又安靜。沒有漫天飛揚的旗幟,街上也看不到震耳欲聾的宣傳車,路邊的海報牆上頂多會看到大小不一的海報,絕少出現蓋住整個建築物牆面的巨型海報,在比較熱鬧的地段,偶爾瞧見競選團隊派兩三人發原子筆、鑰匙圈之類的小禮物(這幾年因為流行永續觀念,競選人開始發給民眾在家裡就可以種的各式香菜種子,還滿受到民眾歡迎的),造勢晚會一般不過就是幾十人幾百人的規模,上千人就是超級不得了的大型活動了。

這麼安靜的選戰,我以前都會半信半疑的想著,會引起民眾注意嗎?會有人去投票嗎?會的。這裡的投票率都有滿漂亮的表現,比如說這二、三十年來,雖然整體上有微微下滑的趨勢,但各式投票率大部分依然落在百分之七〇到八十七之間,看看其他國家的投票率:美國在二〇一六年總統大選的投票率為五十四.七%,臺灣在同年年初的總統大選投票率則是六十六. 二七%。

關心政治,也是因為奧地利人的傲骨

奧地利人會把政治當做生活的一部分在關心,也出自一個很現實的理由:不管政治,就等著被管吧!

可能因為奧地利的觀光廣告裡面,老是大打阿爾卑斯山脈牌,還有戴著鈴鐺懶洋洋的乳牛牌,久而久之,奧地利給人感覺就是溫溫和和、風景優美的國家。

但是,只要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奧地利人其實非常傲骨。雖然跟北邊鄰國—德國都是說著同一種語言,但是整體上跟德國人的民族性確實有差別,奧地利人比較散漫(他們還會振振有詞的稱之為「奧地利人的悠閒魂」)、喜歡鑽法律漏洞,也不像德國人有著嚴謹守法的形象。

而且奧地利人對什麼事情都很有意見,也非常討厭被管理。原來奧地利人的祖先中,就有剽悍能戰、極難征服的蓋爾特族,所以除非你遇到的是大德國主義者的奧地利人,不然千萬千萬別在奧地利人面前說他們是德國人或是日耳曼人,對方可是會馬上跟你翻臉的!

我先生陪我回臺灣,我跟別人介紹他是奧地利人,因為其實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奧地利在哪裡,我就會解釋是位於中歐的一個國家,官方語言是德文。對方常常劈頭就問德國環境怎麼樣?我先生臉色一沉,回答:「我不是德國人,也不住在德國,我怎麼會知道德國怎麼樣?」對方不好意思,想要圓場並說:「但你們都是日耳曼人嘛!」這句話對我家這個奧地利人可是大忌,他會回嗆:「我是蓋爾特人的後代!」很多人一頭霧水,根本不知道什麼是蓋爾特人。我就會趕快出來解釋,蓋爾特族的後代分散在歐洲各地,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蘇格蘭以及愛爾蘭人,因為地理和歷史因素,所以奧地利人也有蓋爾特族的血統。

不要只讀書,也要好好管其他的事

燃起我對社會議題有興趣的老師,最主要是我在奧地利高中部的導師,教導的科目有兩科:歷史以及地理。

奧地利的地理課的正式名稱也頗引人深思,叫做「地理與經濟學」。為什麼要在地理課上經濟學?出發點是,經濟與地理彼此影響,人類在不同環境裡面都會進行經濟活動,不同的地理環境條件也會影響人類的經濟行為。老師教我們,地圖本身就是一項蘊含地緣政治的物品,同時老師也讓我們思考,光是為了石油,就有多少國家大打出手?為了奪取天然資源,世界上發生過多少戰爭,版圖被重新劃了多少次?

學校也發給每一位同學一本(不是一張喔!)精裝版的世界地圖,整本都是彩印,編輯得十分精美,總共一百多頁。我高中畢業後,搬家了好幾次,在一次又一次的搬運中,中學的課本沒有任何一本保存下來,但是這本地圖集,我卻一直珍藏著。過了二十多年,每張地圖的色彩依舊,魅力也依舊,仍然吸引著我。

這本地圖打開,首先有二十幾頁各式各樣的奧地利地圖(山脈、道路、鐵路、氣候、人口分密度、工業、農業等,甚至還有狩獵區分布圖呢!)再來就是洋洋灑灑四十幾頁的歐洲地圖,然後非洲、亞洲、美洲、大洋洲也都各有二十多頁的地圖。比如說美國地圖裡面,不僅有社會階級分布圖示的地圖,還有石油油田位置的地圖呢!

十來歲的孩子,在課堂上,便已不著痕跡的被啟發了對國內和世界各地環境的想望,也奠下了關注國內時事、好奇世界發展的基礎。學校課程非常注重學子的思辨能力,聽起來像是口號的東西,卻真的落實在課堂中。

也就是這樣子的背景,大人不會對孩子說「好好念書就對了,其他的事情不要管」,年輕人反而是很早就開始「好好管其他的事情」。在這樣的環境培養下,政府能夠信賴年輕人,放心的讓公民從十六歲開始行使投票權,也就不會讓人感到太驚訝了。

光是嘶聲力竭呼籲「年輕人是國家未來的棟樑」是不夠的,唯有大人放手讓年輕人參政,才能讓他們一起為國家效力。當然,前提必須是公民有從小培養參與社會議題的態度,也是因為這樣的環境,在奧地利全國上下,從鄉村小小的地方政府到決定國家政策的國會中,都可以看到許多年輕有活力的面孔,為生活環境和社會努力著。

書名:小國也可以偉大:我在奧地利生活學習的第一手觀察
作者:楊佳恬CHIA-TYAN YANG
出版社:圓神
出版日期:2018/04/01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