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份補給】首班車即末班車的札沼線末段

友善列印版本

進入初夏的北海道,呈現一片新綠,萬物叢生,農家也開始耕作,在這個北國大地,一切都是那麼自然,這也是大部分來到北海道的朋友們,對於北海道的第一印象。

距離北海道第二大城旭川大約60公里,有一個的小鎮新十津川町,隔著石狩川與滝川相鄰。這個小鎮人口僅有6,625人,大多數世代務農,大多是生產稻米,很純樸的一個地方。

在小鎮的西南方,有一座火車站「新十津川站」,自從1972年之後,就成了終點站直到現在,如此平靜的鄉下小站,每天早上的9點28分,列車緩緩駛進,停靠32分鐘之後,在上午10點準時出發,年復一年日復一日。

眼尖的人大概會發現,列車開走了,不就等下一班車就好,是的,但如果你知道下一班車,就是隔天的同一時間,大概會驚嚇到吧。沒錯,這個車站一天只有一班車抵達,也就是說首班車在早上九點多抵達新十津川之後,末班車就在早上十點開走了。

會造成這樣的狀況,是因為這條被稱為JR札沼線的地方路線,沿線末端的人口越來越少,再搭乘人數不足的情況下,因不堪虧損,不得不減班,減到最後就成了一天僅有一班車的窘境了,但也因此成了自虐宣傳,號稱是日本最少收班的鐵道線。

此舉果然吸引了不少鐵道迷,稍稍地增加了一些搭乘數,但即便如此,僅是杯水車薪,沿線的車站上下車人數更是少得可憐,最後造成的結局,就是在2020年的5月7日,札沼線的末段48公里即將廢線。

JR札沼線自札幌市的桑園站至新十津川站,全長共76.5公里,並且在桑園站與函館本線接續,因此列車得以自札幌站出發,方便民眾搭乘。札沼線最早是在1922年(大正11年)被提出,列為改正鐵道敷設法第136號,路線規劃自札幌開始,至石狩沼田站與留萌本線連接,全長111.4公里。

1931年石狩沼田至新十津川率先通車,1935年札沼線全線通車,成為沿線相當重要的交通工具。不過當年建設這條鐵道,目的是為了鼓勵北海道的開拓,但直到1940年代,沿線的居民為數並不多,也因此在二戰末期,札沼線的中、末段石狩當別至石狩沼田間,長達86公里的路段,被列入「不要不急線」,停止營業與列車行駛。

二戰終戰後,原本停止營業的路線,陸續在1946年(石狩當別-浦臼)、1953年(浦臼-雨龍)及1956年(雨龍-石狩沼田)恢復行駛。不過在戰後的經濟成長期,大量的農村青年湧入都市謀生,造成鄉間地帶人口不增反減,加上汽車日益發達與普及,讓札沼線中末段的搭乘人數,一直無法提昇。

根據1972年的資料顯示,新十津川至石狩沼田之間,一天只有498人搭乘,加上平行路段已有完善的公路系統,不堪虧損的狀態下,這個區間在1972年廢止,也因此札沼線的終點就改為新十津川了。

不過札沼線的沿線狀況,可以說落差相當大,前段位於札幌市內與衛星都市,搭乘人數相當多,加上北海道醫療大學,在1985年移轉至位於當別的校區,提升了這個路段的搭乘人數,國鐵還特別在此設立車站,方便學生乘車,札沼線還因此取了個「學園都市線」的別稱。

但過了北海道醫療大學站之後,少了學生的支撐,搭乘人數大幅減少,近幾年的數據顯示,醫療大學站之前每天有將近一萬八千人搭乘,而且醫療大學站平均約三千四百人,但末段平均每天卻僅有57人搭乘(2017年),也因此前段的班次相當多,但末段卻因嚴重赤字,只有寥寥數班車。

尤其是浦臼至新十津川,由於沿線住民原本就相當稀少,加上石狩川另一側還有函館本線,不但班次多且舒適,且路線旁就是國道275號,與其利用沒幾班車的札沼線,不如搭乘公車或是自行開車,這也讓這個區間,自2016年開始僅剩下一個班次往返。

JR北海道在營業陷入困境之後,這些過疏化路線對JR北海道來說,無疑是拖垮財政的要因之一,畢竟要耗費龐大的經費養護路線,但一天卻只有數十人搭乘,這樣的狀況對於捉襟見肘的JR北海道,根本無力負擔,在召集沿線的地方政府會商後,決定將在2020年,廢止北海道醫療大學站以北的路線。

目前札沼線因為前段是札幌都市圈的通勤路線,因此至北海道醫療大學之前,都是電氣化路段,但末段卻仍維持過往的非電化區間,使用柴油客車載客,所以呈現出相當質樸的風貌,一年四季都呈現出美麗的田園風光,還吸引不少鐵道迷前來攝影與搭乘。

這樣的一條鄉間鐵道,卻也背負著最後廢線的宿命,能夠殘喘至今,已屬奇蹟,距離廢線不到一年的時間,有機會到北海道旅遊,不妨花一個上午的時間,搭乘這唯一一班、站站停的鈍行列車,體驗與眾不同的北海道吧!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