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想想】勇敢的心——致穿裙的男性

友善列印版本

Bravehearts:Men in Skirts(勇敢的心-致穿裙的男性)是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在2003年舉辦的一個展覽,在展覽中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想要挑戰人民對於男性穿裙子的觀感,展覽中展出100多件裙子,挑戰男性穿褲、女性穿裙的傳統性別刻板印象。

一點也不性別刻板化的服裝史

男性穿褲、女性穿裙的刻板印象,並不是自古以來就存有的現象;相反的,在三百年前之前,大多數的人民都是穿裙的。從有人類歷史以來,最先出現的服裝就是裙子,從樹葉到獸皮,只要能夠遮蔽軀體、保暖身軀的衣服就可以了,實用是原始人對於服裝的第一優先考量。

西方人的傳統並不是男褲女裙,埃及人不分男女只圍薄紗,古希臘人的傳統服飾叫「(CHITON)」,羅馬人則是叫做「托加(Toga)」,對於西方人而言,服飾的作用並不是來區分性別而是區分階級的,普通公民穿白色,官員與神職人員則是紫色的長袍。

無獨有偶,東方文化也不會用服飾去區分人的性別,「深衣」是傳統中華服裝,衣冠服飾的制度是依據祭祀典禮或是場合定的,如祭服、朝服、軍服、婚喪之服等在商周時期就已經有了明確規範。在這樣的脈絡底下,我們知道其實在古早以前,對服裝儀容的規範並沒有強調「男褲女裙」。每個人依據不同的場合、不同的身分地位來穿衣服,是17世紀以前的事情。

多元美感的男裝史

綜觀世界男性的穿著服裝,其實並不單一侷限在「褲子」這個選項,在秦朝,男性的主流穿著是「內衣外穿」,。秦國地理位置邊陲,並沒有繼承商周以來的繁文縟節,秦國服裝樣式簡單並將,在商周古代時,是作做為家居服的衣袍,到了秦國後被視為正式穿著。當秦國統一全國後,這種「內衣外穿」也成為秦朝的正式服裝。

十七世紀的歐洲,是個流行假髮跟高跟鞋的歐洲,。十七世紀當時的時尚指標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四(Louis XIV),其最愛的服飾是過長假髮搭配15公分粗跟高跟鞋,寬大雷斯邊蕾絲邊與現今被視為娘娘腔的「緊身褲」(Leggings)完美結合,手套、斗篷與緞帶更是顯示出一個男子帥氣程度的方式。在十七世紀,穿高跟鞋跳芭蕾舞與穿褲子騎馬都是能夠呈現男子氣概的一種方式。

在赤道生活的熱帶民族,裙子更是必備服裝,從緬甸的「籠基」到斐濟的「蘇祿(SULU)」都是男褲之外的選擇;斐濟人的「蘇祿裙」不僅只是斐濟男性的傳統服飾,他們更是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穿男裙,從婚喪喜慶到公司會議,斐濟男性只要一在正式場合,男裙配皮涼鞋便是斐濟男性的標準配備。

綜觀世界男性的穿著服裝,其實並不單一侷限在「褲子」這個選項,穿裙子並不會折損男性的「陽剛特質」,像是廣為人知的蘇格蘭男性,他們就以穿著蘇格蘭男裙為傲,傳說中最Man的蘇格蘭男性不僅要穿男裙,裙子裡面還不能穿內褲呢!

性別刻板化的男褲女裙

18世紀工業革命與法國大革命奠定了當代社會雛形,也讓男性的衣物逐漸被定型,平民崛起,人們的穿著也從華麗多元的洛可可風格轉化為新古典主義[1]。方便工人工作的褲子開始蔚為風行,西方男性開始揚棄裙子,改穿褲子。從能夠方便上馬的馬褲,到在農夫、工人間蔚為流行的連身褲都成為每個階級都喜歡的一種服飾。

一、二次世界大戰的興起,跨國貿易之間的流動,造成男性的頻繁移動,在移動的過程中,人民自然選擇方便移動的褲子;加上西方平民文化民的興起與影響,使得男性穿褲子這件事情逐漸成為一種理所當然的事情,穿褲子成為一個男人夠不夠「MAN」的指標。

裙子不再只是一件衣物,而是被用來反男性陽剛特質的物品,2017年英國德文(DEVON)有學校規定男生不能穿短褲上學,當學生抗議時,校長回應同學時說了「短褲並不是我們學校的正式服裝,裙子跟長褲才是。[2]」無獨有偶,2018年龍安國小也有家長抗議學校認為童書《穿裙子的男孩》有鼓勵男孩變裝,混淆男孩的性別認同,「有鼓勵變裝癖」的嫌疑[3]

在性別刻板僵化的世界中,裙子變成專屬於女性的衣著,彷彿男孩一穿上裙子,他就不像個男孩了。「不像個男孩」,成為每個男孩心中的恐懼,男孩擔心一穿上裙子,自己的陽剛特質就會被抹滅,隨之而來的羞辱、嘲笑、霸凌成為男孩們心中的擔憂。

重新定義男孩穿裙

回到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辦的展覽,Bravehearts: Men in Skirts,為何要取名為「勇敢的心」?因為男孩穿裙子,不該是成為男孩被取笑的原因;相反的,敢勇於對抗世界的主流,是一件非常勇敢的事情。今年5月份板橋高中舉辦的「板中男裙週─群聚效應」活動,就是一件敢於對抗世界主流,展現不同性別特質與裝扮的活動。

要如何被定義為一個夠「Man」的男人?在性別研究的領域中,讓男孩像個男孩,意味著男孩在成長的過程中要學習到陽剛特質,講話簡短不拖泥帶水,行為舉止果決快速,傷心時要勇敢不哭泣…等,都是我們傳統中定義一個夠「Man」的男人樣貌。

男孩穿裙,也可以是一件非常勇敢的事情;男孩勇於面對世界上既定的兩性思惟並提出挑戰,重新奪回自己的身體自主權,想穿什麼就穿什麼。這不就是一件非常勇敢的事情嗎?重新定義屬於自己的「勇敢」,讓我們為這群穿上裙子的男性致上最高的敬意。

 


[1] 蔡宜錦(2006)。西洋服裝史。台北:全華。

[2] Morris, Steven.(2017). Teenage boys wear skirts to school to protest against 'no shorts' policy.The guardian, from https://tinyurl.com/yat8j9nt

[3] 陳民峰(2019)。《穿裙子的男孩》下架事件:尊重教育專業,也是家長的必修課。聯合報鳴人堂,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8806/3368048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