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國際關係博士,目前於新加坡任職於智庫研究員,研究興趣包括軍事現代化、鐵道與國際關係。
中國國務院在前天(4月16日)公布《中國武裝力量的多樣化運用》國防白皮書,首次詳盡披露三軍人數與陸軍十八個集團的番號資訊等等。這部國防白皮書除了指出解放軍人數達到148.3萬人,加上新華社透露的其他軍種,解放軍總員額達到230萬人,在全球排名第一。
白皮書明確指出解放軍「維護海洋權益」以及「海外利益」的任務,這是延續北京從2010年開始對周遭海洋主權議題,例如在東海對日本、在南海對越南、菲律賓等國家的強硬立場。此外,白皮書也揭露中國進軍太平洋與印度的的強烈意圖。
最重要地,該白皮書更指稱台獨分裂勢力及其分裂活動是兩岸關係的最大威脅。面對中國如此龐大的軍力,軍事衝突潛在熱點之一的台海一旦發生戰爭,台灣將如何因應?
如果台灣能夠利用中國與其他國家的領土矛盾爭議,提升台灣防衛戰略的縱深,或許是台灣未來戰略可考慮的方向。因為,一旦中國考量台海衝突將會削弱其海空軍戰力,迫使北京無法同時在多處以軍事力量作為其他領土主權的支撐時,中國必然不敢貿然對台動武。據此,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德國未能運用成功的「鐵必治戰略」(Tirpitz Strategy),可能成為台灣未來戰略規劃可行的方向。
鐵必治戰略源自於德皇威廉二世時的海軍部長鐵必治(Alfred von Tirpitz)。自從威廉二世在1891年上任以來,銳意對外發展,包括海軍。當時德國艦隊發展的態勢大有追上當時世界第一海權大英帝國的可能。然而,1906年倫敦率先發展出新型的弩級(Dreadnought Class)主力艦,使得柏林之前的建軍雖然不能說付諸流水,但也是大打折扣。
此外,這個先機讓英國在造艦的時程與數量上取得優勢,使得德國不易追趕超越。針對此戰略困境,鐵必治轉而著眼於大英帝國需要維持通往全球殖民地的海上交通線。為求維護這些長程且複雜的航線,英國皇家海軍對於潛在挑戰者如德國、帝俄與法國海軍等等,必須得維持足夠的優勢。一旦英國與德國在海上決戰,鐵必治的目標是讓英國海軍大損,無法維持對其他海權競爭國的優勢,也無法保障航線而失去殖民地的支援。
英國大規模的政治戰略使得鐵必治軍事戰略未能在一次大戰中發揮效果。英國鑑於國力的不足,在二十世紀開始擺脫光榮孤立,在承平時期尋找海權盟國。1902年的英日同盟、1907年與法國及俄國的三國協約,尤其是後者造成英國轉移地中海的防務給法國,減少倫敦對於保護其航線的需求,因而較無需擔憂對德海上決戰的後果。英國的戰略結盟,使得德國與英國對決無法產生預期的戰略效果。
儘管一次大戰時德國的失敗應用,該戰略卻給目前台灣可貴的啟示。當中國朝海洋的擴張牽涉到數個國家,加上中國沒有其他軍事同盟國時,無論北京對台強攻或是封鎖,中國海空兵力都必須集結,將會同步弱化對於其他領土爭端的處理能力。
若中國有一定程度的戰損時,這些損失的機船與組員很難在短時間內補充,使得日本、菲律賓、越南等國都有空間鞏固、甚至擴張其海洋領域。過去,中國就曾利用越戰後期南越忙於抵抗、北越缺乏海軍的空檔,趁機佔領數個西沙群島島嶼;因此,其他關係國家自然也可循此模式攻佔島嶼達成既成事實。以民族主義當作鞏固政權正當性的北京,當然不樂見這樣的後果,故台灣可運用此戰略達到嚇阻中國的效果。
不過,北京有兩種方式可以擺脫這樣的困境:大舉擴軍或偃兵息鼓。前者的目標是讓軍事力量強大到可以同時應付多個戰場,如同美國在冷戰時提出同時打兩場戰爭的戰略目標。惟此舉無法一蹴可及,且可能因耗費龐大,產生經濟問題;而且又會加深美俄等國的戒心,導致戰略孤立。另一則是偃兵息鼓,重回過去交好鄰國的政策。不過,依照中國目前本身的自信與民族主義,要退回到過去那樣韜光養晦的局面,可能性極度有限;即便有決策者願意為之,其對外退讓的政治代價恐怕十分高昂。
總而言之,對於中國的軍事崛起與對海洋領土擴張的野心,台灣的鐵必治戰略運用,不僅可以強化本身的嚇阻能力,同時也能貢獻區域的和平。在具體的國防政策上,台灣宜強化海上與空中遏阻(Denial)的軍事能力,因為遏阻的武器系統一般都會較取得控制(Control)的系統便宜。例如,在同樣的打擊效果下,岸置反艦飛彈或飛彈快艇較巡防艦等主要水面艦艇便宜。
朝向遏阻方向發展,可以讓台灣有限的國防預算達到更佳的效益,也讓中國一旦對台用兵時有更嚴重的海空戰力損失。在往鐵必治戰略建軍之餘,與相關國家的溝通也亦非常關鍵;當這些面臨中國威脅的國家均有共識時,促成了東海、台海與南海等想定互相連結,可以有效地互相牽制中國的行動。
最後,台灣版的鐵必治戰略重點在於透過整體的區域安全局勢,讓中國憂慮對台用武的複雜性與不可預期性,這將會比我方單獨的建軍備戰更能達成嚇阻中國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