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地帶論下的中國「睦鄰外交」

友善列印版本

長期以來,中國和周邊國家的關係,常面臨起起伏伏的狀態。若打開中國的地圖,陸地和鄰國接壤的部分,有時雖有一些小矛盾,但總體局勢平穩。對於中國這個傳統的陸權帝國而言,西半邊的安全大致獲得保障。

然而,東半部的領土與海洋安全卻是中國長期的隱憂。當前的中共領導階層認為,來自外國的軍事入侵可能性小,但與周邊國家的臨海地帶卻可能不時出現小衝突或矛盾。

海洋安全的不穩定,激化了中國採取積極的「防衛型現實主義」誘因。為了要深化防衛型現實主義,中國正採取「邊緣地帶理論」的戰略手段。

美國已故知名學者尼古拉斯·史派克曼曾在1940年代提出「邊緣地帶理論」。該論點繼承了麥金德的「陸權說」,並把世界劃分為心臟地帶、邊緣地帶、離岸島嶼與大陸(麥金德理論之「島嶼大型陸地」,「外新月形地帶」)。

其中,邊緣地帶的特徵是處於心臟與海權的邊緣。夾在海陸強權之間,邊緣地帶必須自衛,因而有根本的自身安全問題。史派克曼認為,「誰控制邊緣地帶,誰就統治歐亞;誰統治歐亞,誰就控制世界的命運」。

史派克曼的論點成為美國於冷戰時期圍堵共產國家的理論根基,而被稱為「圍堵政策之父」。

以此論點觀察當今東亞局勢,中國已明顯感受到美國開始採取圍堵中國的意圖。因此,對中國而言,如何處理邊緣地帶的相關國家,對其國家安全至關重要。

長期以來,中國的外交策略上,總隱含著一種迷思:只要搞定美國總統,就能搞定美國;只要搞定美國,中國就能搞定美國在西太平洋的盟邦。因此,中國花費不少資源和功夫在美國(和高層決策者)身上。

然而,由於地緣政治的結構性矛盾,美中的競爭態勢日益升溫,中國面臨了邊緣地帶論中的圍堵壓力。面對此困境,中國決定反其道而行,開始修補和周邊國家的關係,穩定「邊緣地帶」的安全,也透過美國盟邦,箝制美國在亞洲的圍堵戰略。

故此,盱衡過去半年的局勢,中國接連和原本劍拔弩張的韓國、日本、北韓、越南、印度、澳洲等鄰近國家改善關係;在東南亞地區,更加積極藉由金錢、投資、文化、外交、軍事等綜合力量,和美國分庭抗禮。

在陸權和海權的摻雜下,中國正試圖打破邊緣地帶理論的包圍牢籠,提昇軍事實力,進行(對美國)區域拒止、保衛鄰近國土的海洋邊緣地點,執行防衛型現實主義,避免美國勢力在西太平洋的戰略存在威脅中國的國家安全。同時,確保邊緣地帶的安全保證,也為國家統一提供條件。

特別是,為了抗衡美國的包圍勢力,從習近平上台後,中國即不斷提升海空軍實力,希望通過不對稱戰力和持續增強的綜合國力,想盡辦法將美國在西太平洋的勢力驅逐出去。

同時,中國也寄望能在印度洋取得主導地位。實現此一目標前,中國必須把自身的影響力擴張到東南亞。這些擴張的動作,本質上都在保護其邊緣地帶,也意圖扭轉史派克曼所稱之「夾在海陸強權之間的根本性安全問題」。

總結上述立論,中國深刻了解,美中兩國在地緣政治上的結構性矛盾(在輸贏立判前),只會愈來愈惡化,而不會改善。故此,軍事上,中國會不斷增強對美國的區域拒止能力;外交上,積極改善和周邊國家,尤其是大東亞各國的關係。

這意味著,中國力求扭轉邊緣地帶論中被包圍的宿命。然而,這可能也讓台灣和臨邊國家的關係,在中國深入實行「睦鄰外交」下,會更加嚴峻,我政府不得不預先擬定對策,降低傷害。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