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瞭解液態天然氣成本

友善列印版本

「不要再胡吹液態天然氣的運費成本了,又不是運到外星去。」有人這麼說。

此話怎講?且先賣個關子。首先,讓我們對液態天然氣,英文簡稱LNG,也有人寫成NGL──的基本成本構造常識有個了解。

天然氣,顧名思義,本來是氣體,氣體只能用管線輸送,如果要跨洋運輸,那就得先將它以低溫高壓液化,成為液態天然氣,才能裝上船,運到目的地。台灣不產天然氣,又四面環海,所以自然都得進口液態天然氣,這就是為什麼咱們要討論液態天然氣的原因啦!

液態天然氣的基本成本有以下:

1.天然氣的購買成本。

2.將它液化的成本。

3.運輸成本

4.從液態再還原回氣態天然氣的成本。

其中1.和3.咱們晚點再說,先提2.跟4.有多少,在此引用克萊頓威廉斯能源(Clayton Williams Energy Inc.)的《Economics of LNG Production》文章。

1) Liquification plant $1.1 per Mcf +/- $0.20

2) Shipping costs (LNG tankers and operating costs) $0.70 per Mcf +/- $0.30 depending on distance.

3) Cost for regasification $0.35 per Mcf.

 

也就是說,液化的成本約每Mcf要1.1美元上下,而再氣化的成本約0.35美元。

這邊先來個單位轉換,Mcf就是一千立方英呎,但是能源界另一個比較常用的單位是MMBtu(Million Metric British Thermal Units),這兩個單位怎麼轉換呢?MMBtu是能量單位,實務上,隨天然氣品質不同,1Mcf的天然氣燃燒後可產生1.01~1.07MMbtu不等的能量,所以在此容我發個懶,不精確的四捨五入當做是1:1,各位還可以接受吧?

克萊頓威廉斯能源這篇文章的運費說法太籠統了,美國運到歐洲跟美國運到台灣價格肯定不一樣的嘛,所以咱們得找出個精算的辦法。

討論到運費,其實也不是那麼簡單,LNG運費的成本結構有以下:

甲、資本支出:

蓋一艘LNG船所費不貲啊,基本上都要上億美元,至於到底要幾億,隨著造船技術進步,若計入通貨膨脹,大體上長期趨勢是慢慢下降啦,中間有很多波動,看圖比較快:

蓋一艘船花了這麼多錢,要繳貸款,這些資本成本要攤提到每趟運送裡頭,所以資本支出的成本是跑不掉的。

乙、營運成本:

話說LNG船不是蓋完就沒事,首先要繳保險費、船上的船員也都要領薪水,還有定期維修保養以防不測,這些固定的營運成本,也是要攤提到每趟運送裡頭。

丙、航行成本:

船要開動就要燒油嘛,不過不只燃料成本,航行成本還包括港口稅等等支出,很多國家還對LNG船額外加收費、稅,尤其是英國這種龜毛的國家,LNG船還要強迫派船護送,一趟要價1600美元呢!

講了這麼多,到底運費是多少,看表比較快:

為何有兩組報價?因為LNG船的規模不一樣,成本也不一樣,大型船具備大型儲槽,平均下來單位成本較低,目前日本打算進口美國LNG,就正在建造許多大型LNG船。

那麼重點來了,我們可以看到運費隨距離增加,最高是25000英哩,3項成本相加,總運費是小型船每MMBtu共1.64美元,大型船每MMBtu共0.86美元。

為什麼運費表最高只寫到25000英哩?因為地球的赤道圓周長是4萬公裡(精確的說是40 075.017),也就是約25000英哩(精確的說是24901.4611),超過25000已經繞地球一圈了,是要運到哪去啊!

那麼回到總成本,液化的成本1.1美元上下,運費我們用繞地球一圈價來算,1.64美元或0.86美元,這樣加起來是2.84美元或1.96美元,再加上天然氣的成本4美元(美國Henry Hub),總共6.84美元或5.96美元。

(再氣化的成本約0.35美元,這部分先不計,因為以下比較的LNG採購價格並不包括再氣化的部分。)

那現在亞洲LNG的價格是多少?

據卡達半島新聞報導,今年2月,亞洲LNG已經飆高到4年來的新高,每MMBtu達19.5美元,這真的是飆的太誇張了點,讓我們再找個比較正常的參考數字

在東亞各國中,台灣的天然氣採購價格通常低於日本,中油表示2012年的採購價平均比日本每MMBtu低了1.4美元。近年來,台灣LNG採購價格大約每MMBtu14~16美元之間。

5.96~6.84、14~16、19.5,這三個數字也差太多了吧!更別說5.96~6.84還是繞地球一圈價,有人說美國廉價天然氣未來若運到台灣,因為運費很高,會跟台灣採購價一樣貴,請問是運到繞地球好幾圈,還是運到外星球去了?

「不要再胡吹液態天然氣的運費成本了,又不是運到外星去。」

---------------------------------------------

五分鐘以外的較深入報導:

日本目前正在計畫進口美國LNG,目前主要卡在:

1.美國允許出口量為何。

2.液化廠的產能擴增多少。

3.新建LNG船的速度。

4.相關的基礎建設,如港口設施等。

日本方面認為,進口美國LNG,只能使日本LNG總成本降低10~15%左右,其原因並非運費,而是因為:

1.來自美國的LNG只是日本所有LNG來源的一部分,平均下去影響就稀釋了。

2.美國LNG開始出口日本時,預期價格並不會一下子就低到6美元水準,而可能是10美元左右,之後才慢慢下降,但那是因為各環節因供不應求拉高價格以賺取額外利潤,而非因為運費成本高的關係。

其實台灣如果未來要大量購買LNG,並不用大老遠的從美國運來,而是從距離較近的澳洲,澳洲目前已經開始開採頁岩氣,且澳洲本來就有豐富的碳床氣,澳洲也正在興建大產能的液化廠,見〈奇異最近都在搞些什麼飛機?〉。

展望未來,由於全球天然氣需求擴大,使相關投資增加,新式大規模液化廠的完工,將降低液化的成本,而隨著大型LNG船的建造,國際LNG運輸成本在可見的未來也將逐漸降低,也就是說液態天然氣的生產與運輸成本都可望逐漸下降。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