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人,6月7日生,標準雙子座──白天嚴肅 黑夜搞笑,每年生日都有大排場。現職為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教授、臺大行為與社會科學研究倫理委員會主任委員、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理事長,著有《認同的污名──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餵雞屋人類學──迷妳論述101》,其他尚有200種著作,看了傷眼,不看護眼,看與不看間傻眼。
書名:後《認同的污名》的喜淚時代:臺灣原住民前後臺三十年 1987-2017
作者:謝世忠
出版社:玉山社
出版日期: 2017年10月6日
第一章 導言:出版之後
筆者1987 年在自立晚報出版《認同的污名──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一書,內容述及「山地同胞」或「山地人」或「高山族」(按,1994 年始獲正名為原住民)長久以來普遍存在之有如烙印般永遠無法去除的極負面自我認同形成過程,以及時至八十年代方才出現之泛原住民運動的形質內涵。該書應是華人世界第一本對原住民族群認同與社會運動雙重要項進行交參討論的人類學專著。當時原住民新生代知識菁英領袖,正苦無社會運動推展之合理性理論的依據,是書與筆者同年在《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64 期,頁139-177 出版的〈原住民運動生成與發展理論的建立──以北美與臺灣為例的初步探討〉一文,據悉,很快地成了不少人,尤其是原住民青年學生爭相閱讀的文獻,引起不小迴響。十八年之後,經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提名,2005 年歲末,筆者因前列該等著述成績及其後續影響力,獲得行政院長頒授「行政院原住民正名運動勇士獎」。
筆者並無邀功之意,只是試圖說明二十世紀後半以降,《認同的污名》一書,的確伴隨著原住民往後的各項發展,在某一程度上,它可算是一歷史見證者。進入了二十一世紀,原初的出版機構已不存在,書本也絕版,於是陸續有許多原住民和學界友人甚至書局,詢及筆者是否有再版計畫,因為大家還是想閱讀。基於此,筆者忽然想到,與其舊書重印,何不撰寫一本《認同的污名》續篇?畢竟,幾十年下來,原住民世界可能已經巨大波動,值得系統地再行探索瞭解。原本2007 年《認同的污名》該書發行屆滿二十年之前二年,曾興寫書想法,但,終究僅是念頭,尚無積極規劃行動,原因是有些原住民新興社會文化景象出現較晚,其將來性仍待觀察,所以,就決定再等幾年。一晃眼,時間來到接近2012 年,《認同的污名》出版之後經歷四分之一個世紀的日子將屆,它可能是關鍵時間,此刻應為更佳寫書時機。無料,公私諸事仍然纏身,時間又滯。現在三十年即至,不能再延宕,於是有本書書名的確立,期望能對《認同的污名》出版後的原住民三十年有一整體描述,邀請大家繼續關注本土悲喜交織的原民人文景觀。
筆者決定延續《認同的污名》一書原貌精神,採最大宏觀研究視角,不過,在方法設計上,卻準備另起爐灶,以一全新模式進行安排。全書分成前篇、中篇、及後篇。前篇敘述1987 至2017 的三個十年。三十年如何次分成幾個時間區塊?本書或有其寫書者的主觀基調,但,那多少根據了一些事件事實。至少,大體上鋪陳一個原民三十年輪廓,應不會有大誤。中篇與後篇的最主要理論架構,是以觀光人類學(anthropology of tourism)前臺(front stage)與後臺(back stage)等二個相對的分析概念為基石。前臺指公開展現於外的樣態,那是群策群力的眾人活動。當然,既稱前後臺,就有類似表演的舞臺,也應有可界定為觀眾者。誰是觀眾?在原住民的眾人展演場域上,觀眾對象一方面就是國家大社會政府和漢裔臺灣人,另一方面則是廣泛的原民同胞。
這些年來,筆者已然觀察出過去二十多年間,原住民世界中,至少有七大社會運動的建置與維繫,它們是:族群政化運動、躍進學術運動、文學建構運動、族稱獨立運動、重掌環境運動、以及根生都會運動等。七大運動就是當代原住民的前臺展現內容,整體看來,那是一極大的能量,令人不敢忽視。它們承襲自1980 年代的泛原住民運動,再進階拓展衍生,不僅呈現出相當多樣之面貌,且全係原住民社會由下往上之草根力量集聚而成。吾人以為,此等不需由人工式組織作為領導之類全民運動的出現與長久維繫,正是族群是否得以深具優質前景的充分條件。而臺灣原住民在世紀交替前後年份裡,積極展現社會文化活力,因此,當下尤值對其進行脈絡性分析,以使能獲致較具深度的瞭解。
七大運動表面上似乎顯性易懂,但,仔細探究之後,不難發現其中的複雜性。例如,八十年代的「泛群」運動(即泛原住民運動),在進入二十一世紀之時,即見很明顯之「去泛群」思維的出現。換句話說,以族群政治運動為例,建置了泛群國家機構(即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之後,我們很快就看到了各族領袖,在正式或非正式場合裡,紛紛提出「去泛群」或「我族化」的訴求。此等現象在文學建構、族稱獨立運動及重掌環境運動中,也相當明顯。因此,除了廣泛描述各個運動主體面貌景況外,筆者亦會謹慎地處理每一細膩層面的動態內容。總之,前臺是風光,也是原住民四百年來,或更精確地說,即在全面接納外來統治或被完全征服後的一個世紀當下時空裡,所出現之前所未有的自信主位與前瞻行動。這幾個層面的社會運動,當然有其相互串聯交互作用的機會,那種引爆的動能,會是一大衝力。去年(2016),總統履行向原住民道歉儀式,即有極具代表性之政治權利或藝術文化運動佼佼者,分別於總統府場內(老將在內)外(新將於外),以相對的方式,各自表述認同與不認同,此乃展現了族群政治運動的動態訴求,無論何者,都在證明原運的確更進了一步。那是一例,也反映出前臺的衝鋒陷陣成果,使得相異的堅持,均有朝野扎實的支持後盾,而各項力量或聯合或獨自高聲倡議,均以強度意志姿態匯集人氣。
原本在多樣的社會運動蓬勃展現力道過程中,我們可以「區域」(area)或「場域」(arena)概念,來進行進階討論。一般而言,區域涉及地方、空間、場所、地點等指稱意涵,而場域則範疇抽象,多半係關及人們特定有形無形活動的說明。七大運動均和現今大家非常關心的族群關係和族群認同有關。擁有認同之後,各部落、各地區聯盟、各族、各都市鄰域、以及各跨族團體等等,才能有效存在。而它們的存在,即行證明不等群體間關係正作用活躍。認同可見於區域範圍,也能作用於場域過程之中。舉例來說,在藝術文化運動方面,全國風起雲湧地於密集時間內,成立藝術與工藝坊或表演團體,它代表泛群運動的非政治層面場域。而各個工作室或在地表演社團組成背景,則往往又突顯出以區域為基礎的特色,如排灣族區域的琉璃珠工藝特別發達,泰雅╱太魯閣╱賽德克族區,則織布花紋一向聞名,阿美卑南等族演唱舞技團社亦獲頗多掌聲。我們在進行多樣認同討論之時,似乎也須注意到場域與區域所呈現的特定意義。
本書終究並未自前述角度進行後續寫作,一方面那樣作法,很可治運動、藝術文能就是當年假使成功承接文獻館標案的必然採行模式,亦即,規規矩矩的學術比較研究。另一方面,最重要的,筆者所看到者,絕不只是那幾個風光在外的社會運動。因為那只是前臺景象罷了。別忘了,還有後臺。我們常聽聞,所謂「後臺很硬」。後臺很硬的話,據說就可以讓人在前臺如魚得水,無往不利。原住民的後臺硬不硬?如果很硬,那前臺七大社會運動,必是勢如破竹,因為後頭補給堅實,全民一心,資源集中,族群希望無窮。然而,要是後臺不穩定甚至孱弱不堪呢? 後臺景象一般不易見著,只能等待發掘之後,方有機會道盡真實。弱態窘現的後臺世界,絕對難以提供前臺所需的大量支撐火力資源。本書的後篇,就是敘述當今原住民後臺種種。前後臺加總,或許才能稍解原住民努力了三十年後的今日狀態。我們期盼如此理解架構的安排,可以達到一定的寫作效果。
《認同的污名》薄薄一小本,1987 年出版後,始料未及地廣受矚目。為何如此?每一位與筆者提及該書的原民朋友,均會說「寫到了我們心聲」之類的評語。但是,「污名」一詞何其嚴重,當初的概念生成係取自飼養家畜在身上烙印(stigma)一般。它是永遠無法
磨滅的刻痕。烙記火炙上印的剎那,必然痛不欲生,之後成了終身屬性,又是一場更久的夢魘。任何人當然都不願接受,僅是簡單地感受自我所屬認同,竟然會如此疼痛。也就是說,當認知到自己是「山地人」的一刻,立即充滿羞辱、憤恨、失敗、無望、落後、獵頭、野蠻等等的負面歷史意識與當代不堪地位。於是,在各個生活領域中,天天就忙著閃躲逃避,或者擔心受怕。此一族群標記形影相隨,它日夜跟著深受污名者,不斷提醒他「你的身分如此」。去不掉的烙印,象徵著絕望民族在燃完生命之後,飄遠塵落為灰燼。
但是,人是活的,腦筋細胞隨時奔跳飛躍,硬是有人不願就此服輸。會服輸的話,就不可能原住民大小朋友一下子就使《認同的污名》臺灣紙貴。這表示,不少人早已經內心燃火,一本契合心思的書,足以成為眾志成城力量推手之一。現在新書上市,距離前書已是唸完七個大學畢業以後的今日,大量原民知識青年正在各角落努力不懈,他們或許是自灰燼中重燃火苗之後的烈焰主角,養足了精力,承接著後《認同的污名》時代各類舊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