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蘭.李1988年生於北京,是奧克蘭記者,報導遍布於《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紐約觀察報》與《訪問》雜誌。他在紐約大學念了一陣子醫學系後,改讀新聞系與歷史系,2015年搬到美國西岸之前,在紐約住了8年。
他從1994年《魔獸爭霸:人類與獸人》問世,就踏入電玩的世界,在《DOTA 2》最愛用的英雄是維薩吉(Visage)。
作者: 羅蘭.李(Roland Li)
譯者:廖桓偉
出版社:大是文化
出版日期:2017/04/27
當職業選手不容易,你得跟遊戲「結拜」
人們(尤其是非玩家)看到賽事總獎金高達數百萬美元,常會開玩笑說自己也該去參加,或是表現出蔑視,嘲諷懷著電競夢的孩子,說他們把電競想成「整天打電動的夢幻職業」太不切實際。他們嘲笑電競,把它視為社會衰敗的跡象,或至少對電競的評價是錯誤的。
但現實中,職業電競是最難以成功的產業之一。不只是因為只有極少數贏家能夠獲得賽事的獎金(輸家則有一大票),電競的職業風範也還不完善。資金湧入的速度,比電視、電影等根深蒂固的娛樂來源還慢,而且成為職業選手所需花費的心力,跟超模或好萊塢明星差不多;你必須結交有力人士,說服他們向你投資。在這一行,長得好看沒有用,閃電般的反應與深度的遊戲知識才是真功夫。
在數百萬計的選手中,只有幾百人能在職業賽場上出人頭地。至於維持穩定生涯的選手,那又更少了。
跟多數傳統運動一樣,想成為職業選手,需要心無旁騖的專注力,以及不惜一切也要獲勝的渴望。這對年輕人來說比較有利,因為他們沒有經濟壓力,也能將遊戲推廣給所有人。想成為職業選手,你要具備解析複雜比賽的反應能力,以及不被壓力與批評擊垮的心智。天賦,只能讓你在起跑時領先幾步而已,尤其團隊比賽,溝通與社交互動更為重要。
選手需要花費數百、甚至數千小時來訓練,才能在頂尖賽事中展現優勢。有父母支撐財務的年輕人,可以全神貫注投入,不必擔心生活的柴米油鹽。但想成為職業選手,也需要做出犧牲:一定程度的與世隔絕,將人際關係降到最低,甚至消除,並將這款遊戲變成你的工作、你吃飯的傢伙、跟你關係最密切的朋友。
「人們會把你拉離遊戲。」邪惡天才隊的iNcontroL說道。對於小孩夢想在一個不健全、成功案例也不多的產業發展,父母應該滿頭痛的,因為這必須犧牲學業、人際關係,以及其他收入來源。
「就算經濟上可行好了,例如你中了樂透,不用擔心收入,是否就真的想以電競為職業呢?那倒也未必,因為你必須為電競放棄一切。」大衛.帕克說道:「你得全心投入,而且還無法確定自己是否能成功。」
電競文化:創造粉絲與選手間的互動體驗
現場活動成為將電競化作文化力量,並組成社群的關鍵因素。挑戰之處在於,創造一種比線上收看比賽更充實的體驗。在運動比賽中,你可以親眼看到選手在場上的肢體動作;但是在電競比賽中,選手大多聞風不動的坐在比賽座位上。
「電競聯盟」(Electronic Sports League,簡稱ESL)想盡辦法增進粉絲與選手間的互動,例如辦簽名會,或是讓粉絲與選手同臺較勁。他們也僱請一些陪襯用的娛樂設施,例如氣球攤位或刺青貼紙攤位。
「這就是在創造體驗。」3D隊前老闆、現任ESL主管的克雷格.李文,在「Kasico Research」的2015年電競大會上說道。
ESL最大的賽事之一,在波蘭的卡托維治市(Katowice)舉辦。這座城市的經濟以往是以煤礦為基礎,但現在市政府想吸引年輕人與觀光客。他們給予ESL經濟誘因與行銷協助,讓卡托維治市成為最大電競賽事的舉辦地點之一,儘管這裡的人口只有30萬。
ESL的管理總監厄里奇.舒爾茲(Ulrich Schulze)表示,以往電競賽事都不會在紐約之類的大城市舉辦,因為那裡的娛樂選擇太多,場租也很貴。但情況已經改變了,ESL已經在麥迪遜廣場花園(Madison Square Garden,位於紐約,是一座體育館),以及法蘭克福的商業銀行球場(Commerzbank-Arena)辦過比賽。在紐約,ESL與其他公司合作(包括動漫展主辦公司ReedPOP),並吸引大企業贊助,其中包括必勝客(Pizza Hut)與T-Mobile美國分公司,湊齊賽事的100萬美元預算。
ESL現在每年舉辦15場大型賽事,以及30至40場小型線上賽事,數量是幾年前的三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