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懶高三生?請收起謾罵,提出建言

友善列印版本

日前,秦靖向《想想論壇》投稿一篇題名為《偷懶高三生,誰之過?》之文,筆者與該作者想法略有不同,將以學生的角度回應原作者的論點。

推甄入學使教育成為一場災難?

原文指出,由於近年推甄入學名額不斷增多,排擠考試分發的入學名額,使高三學生為了準備推甄申請,讓課堂淪為「無政府狀態」,無心學習高三課程的荒唐現象。

首先,我們必須搞清楚,考試與招生的過程本就是主觀的,其中學生可以大考分數挑選大學,大學更是可以挑選學生。每個大學都被賦予一定的獨立性,本就可基於辦學理念,思考要招收何種學生、怎麼招收學生。由於分數根本不足以完整代表學生的價值,因此學生的學習歷程、特殊表現、獨立思考能力等等,也是部分大學招生時會想參採的,進而就會要求準備備審資料與面試。若大學不希望招收太多只會考試而沒有思考能力的「考匠」,便會擴增申請入學的名額,這根本不足以為奇。作者一昧的展露成績至上的思維,認為考試分數才能是唯一錄取標準,不准大學依其理念設立其他入學標準,不禁令人莞爾。

再者,原作者以「偷懶高三生」對學生為準備推甄,或因為已在推甄入學階段獲得錄取,而荒廢高三課業之狀況進行嚴厲批判,但卻未見其對於「學生荒廢課業」現象的深思,實為可惜。

相較於其他先進國家,台灣的中學教育可說是以「壓榨」出名。龐雜的課程內容、過多的教學時數,使學生每日每夜深陷於巨大壓力之中。如此境況,我們可以看見,有許多學生再怎麼努力都無法跟上學習進度,只能宣告放棄。更有許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法尋得學習的熱情,僅能虛應故事,等待解脫的那天。筆者也是作者口中的偷懶高三生,因為到了高三才摸透自己的學習興趣,便荒廢了二類組的課業,將所有時間投入於準備申請入學與一類組的科目。

不論如何,台式升學主義思維的催化,讓學生被迫以為上大學才是中學教育的最終目的才是主因吧。當學習只帶來巨大的壓力,又怎能要求學生一錄取大學後,繼續保持對課本知識的學習熱情?高三荒廢課業的例子不勝枚舉,也有各自的原因,但原因絕不單純只是推甄入學,更是整個升學主義式的教育體制。另外,製作備審資料與準備面試的過程,也是一種學習。將學習僅限縮於課本中的知識,只能凸顯眼光之狹隘,更是讓社會所高喊的競爭力,成了不知所云的口號。

請別戴著成績至上的眼鏡去看教育的面貌,這將使我們遺忘,教育並非是要訓練只會競爭的讀書機器,而是要讓國民普遍有良好的素質。甚至,這素質也不是單純的分數能夠衡量出來的。

以美國解方說嘴,卻是自打嘴巴

為了論證台灣教育改革的荒謬,並試圖提出建言,原作者舉例美國教育的「防護機制」,也就是要求高三學生不可荒廢課業,否則大學可以註銷入學資格,但卻也只凸顯其想法之謬誤。我們可先捫心自問:現在台灣的教育能否讓學生學出興趣?學生能否依其學習興趣選修相關課程,作為進入大學基礎?以上答案,恐是否定的。美國的課堂設計除了著重於讓學生摸出自己的學習興趣,更是開放大量選修課程,由學生自行選修對未來有助益的課程,以為大學或社區學院打好基礎。因此,美國之所以推動這般機制,是因為有合理的課程規劃。反觀台灣,我們不問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未來的助益,一昧要求學習大人所為他們所規定好的課程。只要學生沒興趣,或是認為沒效益而不肯學習,我們便貼上偷懶、無可救藥的標籤,除了不明究理的暴力,還有什麼形容詞可貼切形容這情境?

聯考作為最公平的制度?

作者於末段指出,台灣的教改是「為改而改」,政府廢除聯考後卻讓升學體制變得不倫不類,不但沒有聯考的客觀公平性,更因為推甄制度,讓「錢」成了學生錄取學校的關鍵。

升學主義帶給我們的承諾是:「只要有努力就一定會有成果;努力都能公平地轉換成分數。」因此在這承諾下,我們都試圖創造制度上的絕對公平,讓每個學生都有平等的機會向上發展、相互競爭。但我們已被這信仰矇住眼睛,都忘了我們也僅能創造出虛幻的公平性。不論是聯考制度,到現在講求多元適性的入學制度,因為出身、城鄉之差等所造成的真正不公平反映在學生的升學狀況,甚至未來的發展,這是必須處理的社會現實。

能幫助學生奪取更好成績的補習班、家教等,都得仰賴家長財力,學生才有可能獲得。而當競爭越激烈,這資源便越是關鍵。在貧富差距惡化的今日,把升學制度倒退回聯考制度,恐只將加深不公平性。此制度不但忽略了每位學生分數以外的價值,更是無力處理部分學生努力無法公平轉換成分數的絕望現象。筆者相信,在聯考時代一定也有所謂的偷懶高三生,因為無法在教育體制中尋得希望,只能放棄。原作者沒有思考到聯考制度中學生蒙受一試定終身的無奈、無法跟上學習進度而被迫放棄的學生,或是補習教育的金錢遊戲,便以回味聯考制度之姿,大力貶低今日的升學體制。

當然,筆者並不是要護航每次的教改,而是我們不該因為著眼於一兩次的災難,而以悖謬式的論述,去唱衰未來每次的改革。現在世界變動迅速,要讓下一代有接軌世界,適度的改革本就是一種必須;況且成績至上的觀點,已是不合時宜。部分十二年國教的教改內容將要解決許多以為人詬病的問題,期待原作者停止無謂謾罵,為接下來的改制提出建言,或是對於過往歷次教改提出建設性的批判。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