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升學主義
教育文化
東京新生
1 月 21,2019
以暴制暴來解決家暴?從教育做起才是解方
近來台灣家暴事件頻傳,引起國人熱烈關注,但在大家關注家暴事件的同時,也產生很荒謬的現象。不論是「肉圓爸」因為叫小孩協助買肉圓忘了加辣,而毆打妻小,或是台南未成年媽媽虐死一歲女嬰的事件,憤怒的民眾要解決問題的做法,不是好好討論如何防範,而且糾眾要去「教訓施暴的大人」,這不但不會幫助解決問題,甚至與施暴者無異。 台灣在從小教育養成的過程中,過度崇拜升學主義,在情感教育、...
教育文化
秦靖
五月 31,2017
【教育想想】誰扭曲了分數的意義與公平性?
國中教育會考結束後,學生們另一個焦慮又開始了。每一科最多可以錯幾題才能有A等級,升學競爭激烈的基北區、中投區或高雄區的學生更是在乎A++、A+、B++、B+等標示的門檻錯題數或加權分數為何。教育主事者為了「佯裝」鄙棄分數主義的荼毒,一再扭曲分數的意義與公平性,幾點意見供參: 首先,民國90年起推出了國中基測,聲稱為了讓學生不要題題計較、錙銖必較於分數,用「常模參照」...
教育文化
廖浩翔
2 月 14,2017
偷懶高三生?請收起謾罵,提出建言
日前,秦靖向《想想論壇》投稿一篇題名為《偷懶高三生,誰之過?》之文,筆者與該作者想法略有不同,將以學生的角度回應原作者的論點。 推甄入學使教育成為一場災難? 原文指出,由於近年推甄入學名額不斷增多,排擠考試分發的入學名額,使高三學生為了準備推甄申請,讓課堂淪為「無政府狀態」,無心學習高三課程的荒唐現象。 首先,我們必須搞清楚,考試與招生的過程本就是主觀的,...
教育文化
謝宇程
7 月 14,2015
【學與思壯遊】 英國升大學機制:聯考與甄試之外,截長補短的第三條路
台灣高中升大學的機制,主要分兩種路數,這兩種路數各有缺點。 第一種是聯考聯招,每個人參加一樣的考試,之後統一分發。這樣做的好處是成本低廉,一個分數,可能用來選任何的學校與科系,但壞處是評量方式僵化,沒有在升學考試中的科目就不受重視,無法在紙筆測驗中呈現的能力也被輕忽。 第二種是甄試申請,也就是每個學生送申請文書到特定學校及科系,並且參加面試。這個方式的好處是,...
謝宇程
6 月 02,2015
【學與業壯遊】 對教師、學校的制衡機制,正好是信任與尊重的來源
在我開始做教育研究後,發現許多家長和學生抱怨老師,而老師也抱怨家長與學生,甚至同時也抱怨自己工作的專業環境。這些抱怨就不一一列舉── 那可以寫幾千字。近來有機會研究了英國教育體系中的師資制度,他們如何處理教師資格、管教權力、親師爭議…這些事呢? 什麼樣的人有教師資格? 只要是大學畢業,就可以視其專才,在中學擔任該領域專任教師,由學校決定聘任與否。只有當其教學能力明顯不足的時候,...
陳怡秀
2 月 26,2015
【日本想想】公司升等要考蛋包飯──日本社會的檢定文化
蛋包飯是常見的日本料理,飯匙豪邁地在金黃柔軟如地毯般的蛋包畫下切口,撥開後冒出的熱氣和著蕃茄醬的香味,粉紅色的米粒探出頭來,端上桌就是一場視覺味覺的饗宴。不過,你有聽過專業化到近乎潔癖的日本,有所謂的「蛋包飯檢定考」(オムライス検定)嗎? 位於日本名古屋的某家食品製造公司,為了提高社員對食品與產品的關心程度,於2010年導入「蛋包飯檢定考」。會選擇蛋包飯為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