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園慧的無厘頭,柔性挑戰「舉國體制」

友善列印版本

參與這次里約奧運的中國女泳選手傅園慧,在女子100米仰泳決賽中,以58秒76的成績並列第三名。盡管口中咬著銅牌,卻是中國在奧運該項目賽事中,首度進入前三名。傅園慧也因8日採訪時的一句「洪荒之力」瞬間爆紅,吸引了大批兩岸網友和體育迷。

傅園慧在鏡頭前誇張的神情和率真風趣的口吻,為她贏了不少粉絲。她流露出「95後」(1995年後出生)的真性情。當被問及展望決賽時,傅的一句「心滿意足」的回答,跳離中國體壇「舉國體制」的束縛,找回運動該有的歡樂和精神,而非帳面上的成敗得失。

持平而論,傅園慧的直爽性格,在中國社會中,絕非異類。許多中國姑娘私下都有這類豪爽、不做作的個性。

但在「舉國體制」的壓抑下,為了求取最終的勝利和金牌,在熱情奔放的個性,都要臣服於國家和人民的期待。這是集權政體下,「舉國體制」的鮮明標誌。

在中國的舉國體制下,國家體育總局賦予體育和奧運會的定位,不是「運動嘉年華」,更多是一種政治任務。以至於,在一場場的競賽和奪冠要求中,早已剝離了最初的運動使人快樂、回歸自我成就感的本質。故此,個人成敗攸關著國家的榮辱和沉重的民族使命感。

這種壓力常壓得運動員無法喘息。彷彿沒有拿到金牌,就是對不起國家、對不起人民。如此沉甸甸的無形壓力,堆疊在年紀輕輕,從小就在體校艱苦訓練的運動員身上,衝擊無比巨大。

這當然與中國許多年前提出的「金牌戰略」緊密相連:國家傾盡全國之力,在奧運會上奪取金牌,成為「體育大國」。

故此,國家投入大量經費和獎金誘因,從七、八歲的孩子身上,培養運動員苗子,直到他們退役。但很多人卻忽略,這個戰略本質上是計劃經濟的遺緒,和中國現今市場經濟社會相互衝突。

多年前,筆者曾在「廣東省二沙體育訓練中心」參觀當地的運動員培訓,當時就目睹許多年紀不到8歲的男女孩,在體操館內,從周一練習到周六,從早到晚,不間斷培訓著;他們被迫和父母分開,自小在同儕競爭中,揮灑著血淚、傷痛中,拔尖而起,只期盼在10年後,為國爭光,拿下世界金牌。

金牌戰略宛如一劑興奮劑,不斷刺激著民眾、運動員和教練員「唯金牌是問」。一旦失去金牌,等同失敗,且上升到國家民族的高度。多年前的一次奧運會中,一位原本預估可拿下金牌的中國運動員最後和寶座失之交臂,他竟然當眾痛哭,聲稱自己「對不起國家」。

反觀歐美民主國家,運動員從小自主培養對體育的熱愛。父母自費出錢給孩子們去運動俱樂部練習。本屆奧運會上,一位奪得塊金牌的美國19歲女運動員,是從15歲開始學習射擊,絲毫沒花到政府或納稅人一毛錢。即便沒拿到金牌,只獲得銀牌或銅牌,運動員也是興高采烈,真正在享受興趣愛好所帶來的快樂。

幸好,在倫敦奧運和傅園慧的無厘頭的率真反應後,中國社會已開始反思「舉國體制」的問題。當然,這種反思無法靠「負面刺激」來加持。多年前,中國女網好手李娜就是一個反例。

在中國許多傳統運動員或官員眼中,李娜是一個「舉國體制」的叛逃者,她在多次比賽中,「脫格演出」。例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在一場在準決賽中,因現場觀眾的加油吶喊聲時間不當,李娜索性把球打進了觀眾席,並向觀眾罵了一聲「Shut up」(閉嘴) ,事後引來排山倒海的抨擊。

2011年法網奪冠後,李娜在感謝名單中提到團隊、觀眾和贊助商,卻沒像其他運動員那樣「感謝國家」,亦掀起輿論的軒然大波;2012年,李娜曾在一場公開賽表示:「打球不是為了國家,是在為自己打球」。這番言論在當時的中國社會幾乎炸了鍋,正反兩極聲音不絕於耳。

「一將功成萬骨枯」,是運動員背負著國家名譽、人民期待體制下的最佳寫照。尤其,

舉國體制是集權制度的產物,如同前蘇聯、東歐、北韓、中國等,多數人不會問運動員是否真的享受體育、內心是否快樂。

然而,四年一度的奧運會精神,本應當是人類積極挑戰自我的勝利,而非淪為綁架愛國和民族主義的格鬥場。傅園慧的真情演出,不只為中國民眾帶來歡樂,更多的,或許也在挑起社會對「舉國體制」扭曲競賽精神的更深層內省。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