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
小英政府正式啟動後,教育部立即行文各級中小學,未來不得以「服儀不整」為由處分學生。這個行政命令引發兩極化的看法,支持者認為有助於解放傳統學校教育過於僵化保守的思維,刺激學生的創意;反對者則主張整齊一致的服裝能展現團隊精神,且加強個人對群體的認同感。私意以為,兩造堅持都有道理,重點在於,台灣既是民主國家,那麼各校對於服儀規定的存廢也宜採民主方式決議之,尊重家長與學生最終的選擇,教育部對此實亦不必介入太多。
「制服」的規制由來已久,二千多年前的《管子‧立政》篇即已主張:「度爵而制服,量祿而財用。」漢人賈誼《新書‧服疑》篇也說:「貴賤有級,服位有等,⋯⋯天下見其服而知貴賤。」可見「制服」是一種社群階級的反映,服儀展現一個人的身分與地位。這種觀念一直延續至今,君不見有很多規定穿制服的公司,主管階級與一般職員的衣著便有明顯的差別。部隊中也是如此,雖然同軍種的衣服不論款式或顏色都相同,但身上的「佩飾」則隨時提醒同僚彼此之間的尊卑高低。而即使是強調「愛無階級、無等差」的宗教,神職人員的服裝也往往透露出階級性,例如天主教的白、紅、紫等三種不同顏色的禮袍。
那麼,學校規定學生穿著制服,是否有也階級意識存乎其中?表面上看,每個學生的服裝款式都相同,一點也看不出階級差異,很多家長便是因為層考量而支持學生穿制服上學;但實際上,若我們挪用法國思想家P. Bourdieu的「文化再製」觀點,學校其實也是階級複製的場域──要求學生穿制服,便是複製的手法之一。何以言之?制服的另一功能在於強調「一致性」與「服從性」,最終順從於某種權力的管控。準此,則整齊的服儀規定,便近乎一種「象徵性暴力」(symbolic violence),傳遞並再製符合掌權者階級利益的意識型態與物質結構。這種手法將學子「模具化」,以便於控制與利用。
然則是否解除服裝儀容規範,便能消弭學校進行階級複製的疑慮?答案當然是不可能,因為制服不過是文化複製的一環罷了,就算沒有制服,學校還是可以透過課程及相關訓育活動的設計,進行階級的「拷貝」與「貼上」。因此,如果政治凌駕教育的意圖不改,或是僵化毫無創意的教學內容與方式不變,那麼就算取消服儀規定,依然無助於教育的改革。
這麼說來,制服究竟有沒有它的優點?當然有,很多時候,它傳達的是一種榮譽與責任,端看使用它的人如何賦予其意義。比如說,醫生與護士穿上白袍,象徵的是其懸壼濟世的純潔性靈;執法人員穿上制服,為的是彰顯他們捍衛正義的使命。英國知名的伊頓公校(Eton College)迄今仍要求學生穿上黑色的長袍,為的是隨時提醒他們,毋忘「騎士精神」及其所代表的社會責任(據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英國男性戰死的比例為11%,其中伊頓公校畢業生就佔了超過五分之一)。制服同時傳達某種認同感,筆者相信很多建中畢業生仍會懷念他們的「灰茄克」,一如北一女學生以「草綠衣」為榮般。簡單說來,只要訴求的理由夠「正派」,制服仍有其崇高可敬的寓意。
所以,在筆者看來,教育部實在也不必對各校的服裝儀容規定操太多心,既是民主多元的社會,就放手去讓學生、家長及學校共同激盪、妥協制服的議題吧。筆者一位朋友住在美國,女兒已屆學齡,住家附近有兩所小學,一所沒有制服,另一所則有服儀規定。他為此特地到這二所學校去拜訪,最後決定讓女兒穿著制服去上學。自由開放的社會,不正應如此,讓大家有更多的選擇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