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向正是時候

友善列印版本

去年以來,聽聞泰國朋友屢屢造訪新加坡、日本等地。新、日相對泰國都屬於高所得、高消費的地方,但泰國朋友們已是新中產階級,造訪這些地方不僅一償夙願,亦為本身能力的展現。如果新加坡、日本可以成功的吸引觀光,為什麼台灣不可以?這便激起我們進行思考。一國能發展觀光事業有著內外條件,內即是國內的硬體軟體建設,如名山大澤、人情風俗等,外即是政府的配套政策、相關企業的企劃布局,內應外合自然可以將人帶進來。

如我先前在泰國隨筆一文所示,日本、韓國花了不小力氣在經營泰國的中產階級,當然,他們兩國擁有龐大的娛樂文創產業為後盾:kpop的韓流沛然莫之能禦、one PIECE與kitty的魅力牽動著宅男迷妹、泰國也是日本之外,擁有最多的LINE帳戶,這更吸引韓國的KAKAO TALK灑重金進佔這塊市場;此外,日韓的明媚雪景、落英繽紛、歷史文物等,都讓泰國極感興趣。再以日本為例,從2013宣布對泰免簽,加上安倍三箭的日圓貶值,使得泰人訪日數量屢創新高。千萬不要以為泰人走的是中式低價團路線,根據日本觀光廳的統計數字顯示,2013年外國人在日消費,泰國人平均是12萬日圓、台灣人只有11萬,若從旅行團費來看,泰國平均團費一人約為9萬日圓,台灣只有6萬多。如此,你還會認為出訪的泰人花不起錢嗎?

先不論匯率,上述延伸出的重點議題,其實是簽證。簽證有時事關兩國往來尊嚴,須以平等政策處理。台灣由於妾身未明,對於這種平等相當敏感,相信台灣人民多能理解。不過,若在對國家有利的前提上,作出彈性調整亦是正確的方向。泰國多年前早已對日免簽,但基於社會穩定、促進觀光等因素,日本遲至2013才對泰免簽;台灣與日同樣有類似考量,今年起啟動了放寬簽證限制的專案,是否能夠得到足夠的回響,坦白說,可能不太樂觀。除去申請簽證仍舊麻煩,對於東南亞人民根深柢固的成見,才是無法推動觀光的主因。再者,台灣雖不具日韓優勢,卻也有一些地方足以使泰國民眾遠渡重洋,像是我泰國朋友來台,美食固然要吃,但逢廟必拜算是她們的特色,她們在台北數日參拜的宮廟,恐怕多過我一生進廟的次數。且因她們不諳漢語,我還必須充當解籤師父,完成國民外交,以此號召觀光未嘗不可。

即使政府不夠積極,台灣社會仍然可以發揮力量。東協經濟共同體(AEC)已正式成立,象徵著東南亞6.5億人的未來,不只是工廠、更是市場。目前台灣有公司與青年勞動者注意到此項發展,無論是前進最後的處女地──緬甸投資,或是受雇於星馬一帶的新興產業,均可見到台灣人打拚的身影。如今,政府、民間都應該擺脫既有的思維,以嶄新視野來看待這些近在咫尺的鄰居們。像是台灣網路電商發展協會(TIEA)已於去年宣布將以東南亞做為開展業務的重點,以南向平衡傾中,乃是正確的策略。然而,東南亞亦非吳下阿蒙,有志之士早就深耕,以電商來說,台灣現在要面對的是各國力量,最有名者如泰國第一隻獨角獸LAZADA,這是由德國孵化、新加坡育成的龐然大物,台商若要單打獨鬥,情形必然不樂觀。新政府換任在即,應將南向列為施政重心之一,或可以國家力量(如成立類似主權基金)協助台商與青年走出困境,並永續經營與東南亞的關係。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