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球人生】棒球用具製造業近年來的變遷

友善列印版本

台灣是世界主要棒球用具產地之一,無論是手套、護具和球,很多都是台灣製造。阿宏小學老師的先生就是球的製造商,師丈知道阿宏喜歡棒球,常常送阿宏一些球,因為這層關係,阿宏除了常常有免費的球可以打,也得以了解一點點生產線的概況,那個時代,很多球都由監獄裡面的受刑人縫製,因此,早期許多球的製造商都設在大寮。

後來,國內許多產業將生產線移到中國,因為棒球的製造需要大量人力,早期中國的工資低廉,台灣棒球製造商幾乎100%都轉到中國設廠,中國於是成為世界最大棒球製造國,美國市面上大多數棒球,都透過台商公司都在中國的生產線代工。

曾經聽一位前輩說過,美國的訂單一張常常不是幾十萬顆球,就是一兩百萬顆,他們工廠因為幫幾個大廠牌代工,每個月都要出至少幾十個40呎貨櫃的球到美國,如果換算成打大約是幾萬打,等於數百萬顆。

為了運輸上的便利,一開始台商的棒球製造廠大多設在中國沿海,久而久之,各製造商都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穩定生產線。大約10年前,中國的棒球製造生態慢慢起了變化,由於有些行業的工資愈來愈高,沿海許多棒球工廠的資深工人紛紛離職,去找薪水比較好也比較不辛苦的工作,工廠為了產能,只好招聘許多新手,那個時候,世界上多數廠牌的棒球品質都明顯下降,尤其是球的縫線,幾乎每個廠牌的球都不再像本來那麼整齊漂亮,每個月的產能也明顯下降,雖然品質降低,但因為成本提高,當時球的價格一下子調漲了許多。

球的製程中,縫球是最佔人力的,我們如果去工廠,會看到一間一間的車間,每一間都有許多師傅不斷地大鵬展翅班地拉著縫線,一針一針地縫好一顆又一顆的球。一個資深師傅縫一顆球大概需要15分鐘,新人也許一小時也縫不好一顆棒球,老手縫球又快又漂亮,新人則又慢又不一定能把球縫好,導致許多製造商叫苦連天。

做棒球的台商當中有一家最具規模的廠商,看到情況不對,於是趕緊把工廠移到工資尚未明顯暴漲的中國內陸,重新培育出一道穩定的生產線,繼續著每個月幾十個貨櫃到美國的生意。有些製造商卻反其道而行,因為這個時候開始有幾家中國在地的棒球製造商出現,他們專門幫這些台商公司代工,這些中國廠商給的價格很低,許多台商樂得輕鬆,就將大量訂單轉給這些中國工廠代工。

不過,棒球的製程並不是很容易,大略來說有五道手續,引述球具業前輩的說法,當時中國的棒球製造商大概只做了三道手續,雖然外觀看起來就是一顆棒球,但是打起來可以說是不堪一擊,比較正派的製造商都稱這些棒球為山寨球。

那個時候,阿宏正在做棒球銷售的生意,為了幫消費者把關球的品質,一天到晚要親自下海試打,幾乎每一批球都要拿一打來試,最後整個店裡幾乎只敢賣一兩個廠牌的球,品質較好的球價格當然也高,但是賣山寨球自己的良心真的過意不去,實在非常辛苦。為了了解山寨球的構造,當時還買了一台手持切割機(俗稱福練打),把各式各樣的球拿來切開一探究竟,也因此對棒球這項產品增加了一些了解。

山寨球由於成本低,推出之後始終在棒球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阿宏叔叔合理懷疑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名牌棒球近年來紛紛傳出一打就變形的原因,就連日本的百年老廠商,也曾經有過球容易變形的狀況出現。

其實,很多行業,包含體育用品界,有很多大廠牌不斷在追求所謂的cost down(降低成本),但他們cost down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提供給消費者更低的售價嗎?當然不是,大多數廠牌壓低成本,是為了更高的利潤。為了利潤,阿宏相信將來還是不斷會有廠商「鋌而走險」,去找山寨球製造商代工,然後產品被打槍的事件也會層出不窮。

以上的介紹聽起來很險惡,但業界也不完全沒有好消息。阿宏一直和師丈一家人保持聯繫,這兩年聽師丈的兒子說他們有的生產線已經移到柬埔寨,比較好的球在那邊生產,因為品質比較穩定,看來,願意把品質故好的廠商還是有的。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