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美國,省思台灣的大學教育

友善列印版本

近來,教育團體召開記者會,並有百位教授連署,其中不乏台大校長楊泮池、總統府資政李家同,高聲呼籲教育部要改革學測制度,將其考試時間延延長至五、六月,並讓學生適性發展─自然組學生不用考社會科,反之亦然。否則,學測僅考高一高二範圍,高中生們透過申請的方式被錄取後,幾乎遊山玩水,不管高三的進度了,對日後大學的銜接是一大硬傷。同時,據台大教務處註冊組轉述,竟有百餘名學生在註冊完就旋即辦理休學,甚至整團轉進補習班拚重考。不禁令人納悶,台灣的高等教育端究竟是出了什麼問題?

讓學測延後到五、六月,「強迫」學生讀高三內容,表面上是番好意,但如此一來,離七月指考也只差一、兩個月,兩者考期過於緊逼,若申請入學和繁星入學的政策還延續的話,時間上看來不太可行,更會讓高三生疲於奔命,無所適從。單純調動考試日期,可能落得治標不治本的後果,或許該從其他層面下手才是。

台灣的整體教育系統,乍看跟美國較相近,但在大學入試和大學教育,卻大相逕庭。一般來說,美國的大學申請分兩階段,一個是在十一月初截止的提早申請(Early Decision/Early Action),其結果於十二月中旬放榜;另一個則是在十二月底、一月初截止的正常申請(Regular Decision),其結果於三月底發布。大家可能好奇,美國高中生若透過提早申請,順利被錄取後,那其後不也是有大半年的時間打混?這樣的質疑,算對但也不太對。

確實,「偷懶高三生」(Senioritis)的現象常在同儕間被揶揄。不過,大學會要求這群被提早錄取的學生們,最終的學期成績不得低於某項標準,意即若「偷懶」到太離譜,大學可是有權撤銷錄取。設下類似「防護機制」,稍具威嚇作用,是台灣的大學可針對持學測申請管道錄取的學生們,所採取的措施。

另外,眼見大一新生們程度低落,台灣教授憂心忡忡,認為學測考試範圍「寵壞」了他們。除了延長學測考試日期、增加高三考試範圍外,台灣不妨效法美國,在高中時期就開設大學先修課程,開放學生選修。在美國,大學先修課程 (Advanced Placement) 甚是普遍,高中生若有上這些課,一方面成績可加權,二方面在申請時能展現學習強度,三方面上大學後有機會來抵免學分。因此即便是被提早錄取的學生,當中或有相當程度的人已修過大一同等課程。增加高中課程的多元性,提升深度與廣度,並讓大學端也參與其中,結構性強化高中生的實力,是台灣可努力的方向。

另外,大學有越來越多人休學、轉系,乃至重考,越來越常態化。期間反映的其實是,台灣高中生在考試掛帥和大學體制僵化下,無法探索興趣的悲歌。單舉筆者朋友的例子了,當初他靠指考分發,錄取了某所「四大」的資工系,令人稱羨,但進了後才發現或許他錯了─寫程式、解coding,對他來說甚是棘手,然後死板的課程規劃,一堆毫無意義的選修,又讓他對學習失去熱忱,只能這樣持續死撐。相信這非個案,很多台灣學生聽到後大概頗有共鳴。

來看看美國,他們的大學教育又是怎麼回事?美國高等教育,各校所實施的方針,雖差異性很大,但普遍來說,在選課上都會讓學生有一定自由;部分學校甚至賦予學生「完整」的選課自由,所謂的開放式教綱 (Open Curriculum)。在開放式教綱下,大一大二是不分系、不分學院,沒有硬性必修課程設置,學生都是按照志向選課,甚至有的學校會在開學前兩週,允許學生四處旁聽,去找出感興趣的課程,一種shopping的概念。

因此,開放式教綱的實施,雙主修的人不在話下,甚至有學生還可「自創」主修。所以你會常發現,一個讀工程的人,他的課表裡可能還有戲劇表演、中古歷史、國際政治等等其他學科的廣泛存在;當然,你也有可能在他的課表裡,看到全部都是高等級的數理課─前者培養出的,是個很有人文關懷的工程師,而後者也可產出專業性極高的工程師。如此方針下,不僅能讓學生真正適性發展,更能孕育多元人才。「與其給他魚吃,不如給他釣竿教他釣魚」正是其核心意涵。

當然,台灣的教育體質,不該拿來與美國類比,美國有的本錢,台灣未必同樣具備。給學生多些彈性空間、教授充實課堂教學、學校端組織更完善的輔導機制,不是太困難就能辦到的事,可先著手,但綜觀整個體制面,台灣的大學教育要大幅改造,還是條漫漫之路。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