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澳洲認識接納難民與移民的多元文化精神

友善列印版本

從澳洲認識接納難民與移民的多元文化精神

歐洲連日湧進的敘利亞難民潮,因土耳其海岸上的三歲孩童屍體而引起世界關注。德國展現泱泱大國氣度,張開雙手歡迎難民,同時呼籲其他國家一起協助;遠在南半球的澳洲,雖然兩年前的今天(2013年9月7日交接)選出了以「Stop the Boat」阻擋難民船進入澳洲為執政核心的保守黨,但人民已經按捺不住,因為這完全違反「澳洲精神」,在各地發起We are #StrongEnoughToHelp的請願運動,願意接納這些因戰事而逃離家鄉的人民。

瞭解與互重

澳洲精神在過去徹底呈現於1970年代至1990年代初期。澳洲1970-1980年代在曾經收留數萬名越南、柬埔寨和寮國的難民,1989年天安門事件後,澳洲也收容超過4萬名中國留學生、非法居留的中國人,甚至他們的中國配偶、家人都可以依親從中國來到澳洲。

2008年我在澳洲曾上過一年專為移民設計的免費語言生活課程,上課的地方就在社區內的學習中心,包括我們的老師,一班12人,就有12個國家的成員。當介紹自己從臺灣來時,中國同學馬上插話宣布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香港同學立刻為我反駁,仔細說明香港、臺灣、中國是不一樣的國家。賽普勒斯難民第二代的老師問我的自我認同,我回答「臺灣」,老師便請大家認同我是臺灣人,她向大家說明,在澳洲這個國家,大家互相尊重對方的國家認同,因為有很多難民必須逃離自己的國家尋求生命上的安全庇護,在這個課堂上必須學習互相了解與尊重。

除了黎巴嫩、土耳其、蒙特內哥羅、墨西哥、古巴、索馬利亞等同學,我們班還有因為國家互相打仗的厄內崔亞、衣索比亞的難民,即使厄內崔亞與衣索比亞之間的戰爭如火如荼,相處最要好的同學也是他們。「瞭解與互重」是我學到的第一個「澳洲精神」。

接納與反饋

在我工作Rathdowne Newsagency,有個柬埔寨的送貨員每個月有兩個星期一會送來我們上周五訂的零食糖果。他曾經哭著告訴我,赤棉波布放火燒了他們整個村莊,他和他哥哥裝成屍體,半夜從亂葬坑中爬出邊境逃跑,怎麼都不敢想雙親和姊姊發生了什麼事。後來到澳洲,他努力學習、適應與勤奮工作,他很驕傲自己繳稅回饋這個願意接納他們、給他們新生命的國家。「接納與反饋」是我學到的第二個「澳洲精神」。

有次我到社區一個越南人開的超級市場買東西,排在我前面的是一個帶著兩個小孩的回教徒媽媽。越南老闆一個一個檢閱她的東西,聽到老闆說「這個東西要價澳幣9元,你確定要買嗎?」老實講我剛開始有點不耐煩,甚至以為老闆歧視這個媽媽買不起,他跟這位媽媽解釋說每月社福津貼不多,她可以買比較便宜但類似的產品;最後他拿起一個軟糖問「這個含有豬骨膠質成分,你要買嗎?」這個媽媽馬上說不,很感謝越南老闆的幫忙。

體貼與幫助

之後我常去這家超市跟老闆聊天,才知道他當初跟家人逃到澳洲適應初期也吃了點苦,但也因為澳洲人的友善幫助而渡過難關。他也是我學習中心的學長,選擇在社會住宅旁開設超市,除了賺錢養家外,也覺得自己能幫助新移民,他的員工都是住在社區的難民,也是我看過工作最勤奮和善的。「體貼與幫助」是我學到的第三個精神。

願意接納他國移民、尊重了解他人的經歷認同,並以這樣的精神繼續伸出援手幫助其他需要的人,給予相同的機會,這樣的「澳洲精神」成就了一個以多元文化為傲的大國澳洲。雖然現在的保守黨主力在阻擋難民潮,希望這股#StrongEnoughToHelp 的聲浪能夠持續擴大,幫助這些亟待救援的人民,我相信在互助支持下,他們未來會成為世界社會上重要的一分子,願意伸出援手的國家,也會是令人尊敬的泱泱大國。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