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內部的「中國因素」及因應之道(上)

友善列印版本

2015年夏天,高中台灣史「歷史課綱微調」案,不具備法定地位的「微調小組」,援用爭議記載或史料,不惜過度詮釋,以非專業委員強度關山,也要達成當局「歷史教科書必須符合現階段法律」的意圖。此舉一出,民間社團與歷史學界抨擊不斷,全國各高中學生發起反課綱行動,並進行跨校串連其後越演越烈。

此間爭議,當可以各種層面來分析:課綱修訂程序、家長教師教育心態、獨斷或多元史觀⋯⋯等等。然而,其中不可忽略的乃是「台灣歷史教科書的中國意識」之爭議。「中國因素」在台灣社會已經是一個顯題,但,到底什麼是「台灣內部」的「中國因素」?又該如何因應?卻呈現一種方興未艾的初階狀態。台灣政壇尚說不出因應對策,卻已在概念的釐清上糾纏不清。本文嘗試從文化面、民族學的角度切入,提出一些觀點與對策。

一、中國:「異質」、「歧義」與「爭議」

如果粗略地瀏覽輿論,在街頭巷尾打聽,我們大致可以得到一個粗略的印象:「台灣民眾清楚的認知到『中國』是一個『異質』的概念,但,『中國』卻也是『歧義』的;且如何面對『中國』,是個爭議的事情」。這裡所謂「『中國』是異質的」,指得是台灣人大多可以把「中國」當做一個「不等同於自身」的概念,至少是「不全然等同於自身」的概念,這裡的「異」,乃是「有別於台灣」的「異」。

其次,所謂的「『中國』是歧義的」,則是指台灣民眾日常使用這概念時,是混雜的、且重層的角度:有政治性的,如:「北京政權」;有經濟性的,如:「到大陸去做生意」;有文化性的,「中國人的節日」,在多重歧義之下,台灣這概念甚至可以把「中國」這概念收攝進來,例如向外國人(西方人)自誇:「我們中國人是最好客的」。如果,當這句話不經意地說出時,自己心中產生了一絲尷尬,那麼,「中國是異質的」,在說話者的意識中即告確認;同時「中國是歧義」亦同時存在。然則台灣的民情(這當然也是一個不精確的概念),若非關鍵時刻,多半總是會彼此留個薄面,馬馬虎虎地哈哈帶過。這樣子的含混樣態,同時即證實了「中國,是個爭議」─除非要好好談,有必要談清楚,不然,應酬間輕易開啟這話題,後果難料,應當避免,彼此迴避。

何以如此?我們現在固然可以怪罪1949年國民黨政府據台治理[1]之後的大中國意識形態教育,但也不容否認,台灣常民社會的過去,現在乃至未來,與中國的羈絆,絕非一刀切除「大中國意識形態」如此便利。是以,唯有「辯證」,方得以「論治」。

有兩條歷史的線索可以來釐清這個羈絆。一是「國民的民族成分」。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台灣的社會基本上是「移民社會」。除既在的南島語系台灣原住民各族之外,有大量十七世紀以降的閩客移民,共同形成台灣國民的民族基本結構,而後歷經了日本「殖民」,形成台灣各個層面現代化的樣態,持續發展至今;再來則是因國共內戰大舉入台的「難民」,在此落地生根,開枝散葉;最近一波,則是來子東南亞的女性,因婚姻移民而歸化為台灣國民。

另一條線索是從「日常的生活語彙」進行分析。我們可以把多義的中國概念,同樣也是依照歷史的軸線,區分在三個類項下:「舊中國」、「新中國」(共產中國)、以及「新興中國」(走資後的中國)。「舊中國」指得是1895年以前的中國,透過移民來到台灣,目前是一種「文化概念」,台灣人使用的文字是正體中文,傳統節日、藝術、食物等等,隨處可見「舊中國」因子。對於「舊中國」不是異質,而台灣人是熟悉的;若提出要去除「舊中國因子」,台灣社會是狐疑不安的;然而這種「常在以至於模糊」的因子,這卻也是「新興中國」可以橋接使力,召喚台灣民心的地方。一句戲言:在台灣的「舊中國」因素,親像咱庄腳親切个阿公阿媽,是我們的一部分,但我們卻常常擔心他們會被厝邊拐騙買一堆假藥。

「新中國」,即「共產中國」,乃1950建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這是大多數台灣人所不熟悉的中國,卻也是形成目前國際局勢大國相峙基本格局的中國,台灣視之為敵對勢力,毫不含糊地是個「異質」。但目前影響台灣最深的卻是中國自1992年「改革開放」後的中國[2]。台灣於1990年正式公布《對大陸地區間接投資或技術合作管理辦法》,從此改改變了台灣生產模式,逐步改變了台灣產業的市場布局,人力配置,從業人員的生活選擇。在2008年執政的馬英九政府,一個百年來最親中國的政權,執政之後,「新興中國」更引導了我國在國際政治的判斷、公共政策的選擇,乃至文化與價值的歸向。

「新興中國」,不是共產主義的中國(以其自身過去量產的帽子應被歸為「共產黨走資派」的中國),但無疑仍是呈現出一個民族主義的、且想望著「大國崛起」的中國。這是台灣「正在來」,以及「即將來」到「中國因素」。台灣民眾與政治文化菁英面對此中國因子,敵視之、冷淡之、排斥之、期待之、配合之乃至熱切歡迎之,皆有,而成為「歧義,乃至爭議」。甚至同一陣營、政黨,乃至同一家庭,都無法理出一個邏輯一致的態度,只好見招拆招,例如期待中國觀光客來,轉過頭去卻又不免露出心中的鄙夷或調侃;討厭中國對台灣的覬覦,卻又擔心經濟會受被影響。

經過「國民的民族成分」與「日常的生活語彙」這兩條線索分析後,我們可以發現台灣社會內部、文化層面的中國因子,有著多義、重疊、不同時代卻又同時堆疊,與台灣意識有交融、有互斥的現象。隨著兩岸政治、軍事、經貿、人口移動的情勢變動,糾纏在台灣人的心裡,干擾著台灣人對未來做出選擇的意向。

二、了解未來,先抓住民意趨勢

既已交代了背景,那麼目前,台灣人又怎麼看待中國?台灣人如何因應中國?其所選擇的意向到底是什麼?中國對於台灣又產生怎樣的影響?為了了解這些問題,中研院長久以來進行的「台灣社會變遷調查」,以每五年一期、每一期五次,持續性地針對同一問題,進行調查記錄,可以對這些問題做一基本的回答。在此,引用中研院社會所的公開資料,就「台灣人/中國人」、「獨/統」之意向,表現國人關於國家認同的歧異性。相關問題有四[3]

(一)下面有好幾種對自己的稱呼,請問您覺得那一項對您最適合? ( %)

類別

三期1995

四期2000

五期2005

六期2010

我是臺灣人

30.3

52.9

55.7

67.3

我是中國人

18.9

8.3

5.3

2.8

我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

27.9

24

24.8

21.5

我是中國人也是臺灣人

17.2

10.9

9.5

5.5

其他

5.8

3.9

4.7

3

其他

4.9

3.1

2.1

2.4

沒意見

---

---

---

0.1

無法選擇

0.4

0.5

1

0.1

不瞭解題意

0.1

0.1

0.7

0

拒答

0.4

0.2

0.9

0.4

各年趨勢如下:

在這問題,從1995年開始,「我是台灣人」的比率逐年升高,尤其是2010年對2005年之上升比率最大,這也是這四個選項最顯著之所在。而「我是中國人」,以及表示自身出自於中國某地方,且台灣為中國之一個部分的「我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的比率明顯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選項,在此五年間亦微幅下降,在這選項中,「中國」這概念在此是個大框架,帶有文化意義,但願意居於此框下的人,也明顯降低。2013年7月31日,《中國時報》刊載文化大學(台灣)教授蔡瑋的說法:「許多人比較期望見到,馬總統應當登高一呼,『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目前當務之急是,兩岸需要進一步透過文化協議、教育協議建構命運共同體,形塑共同命運、歷史感、認知價值觀。」[4]暫且不論該報與該人士之企圖,但已清楚指出「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這樣的說法,得以運用在以「大中華文化圈」為主體的文化戰略。立場鮮明的媒體以及蔡姓人士此次呼籲,也顯示了這個選項逐步下滑的焦慮。

(二)、就臺灣和大陸的關係而言,(或:在兩岸關係上),請問您覺得臺灣未來獨立比較好,還是和大陸統一比較好,還是維持現狀比較好?(%)

類別

三期1995

四期2000

五期2005

六期2010

統一

15.6

11.3

8.4

6.4

獨立

16.8

17.7

18.8

19.4

維持現狀

47

52.1

54.9

65.7

看情形

6.6

6.2

7.4

4

其他

14

12.7

10.5

4.5

無意見

0

0

0.1

0.2

無法選擇

---

---

---

0.1

不知道

11.1

10.3

8.2

3.3

拒答

2.9

2.4

2.2

0.9

各年趨勢如下:

這項問題,「統一」與「獨立」在1995年尚屬接近,但15年之來,兩者差距逐漸加大,而在2010年差距已達十餘個百分點。最引人注目的仍是「維持現狀」,長期以來一直為大多數台灣民眾的心聲。但,「維持現狀」的「現狀」究竟是什麼?趨向是什麼?民進黨與國民黨各有解讀。

(三)、有人主張「如果臺灣宣布獨立後,仍然可以和中共維持和平的關係,則台灣應該成為一個新國家」。請問您同不同意這種主張?(%)

 類別

三期1995

四期2000

五期2005

六期2010

很同意

9.1

11.6

9.9

15.3

同意

38.3

46

38.6

43.1

不同意

25.2

17.7

24.6

24.1

很不同意

3.9

2.4

5.3

6.3

無意見

13.2

13.8

15.2

8.5

其他

10.2

8.5

6.2

2.8

無法選擇

---

---

---

0.1

不瞭解題意

5.1

4.4

2.1

0.8

不知道

1.2

0

---

0.2

不願意回答

3.9

4.1

4.1

1.7

缺漏

0

0

0

0

各年趨勢如下

這裡的變化變較為劇烈。總的來說,如果能確保和平狀態,在2010年時「很同意」以及「同意」台灣應該成為一個新國家的民意,佔58.4%,對1995年時的47.4有所增長,但在2000、2005兩次調查皆有起伏;相對而言,「很不同意」以及「不同意」台灣應該成為一個新國家主張者,在此15年間有意有所起伏,2010年時佔30.4%,相較1995年的29.1%變化不大。

此外,這個結果若對照上一題中「無條件主張某項者」(即「維持現狀」與「看情形」兩者之和)69.7%,再扣除本題仍不表態者2.8%以及無意見者8.5%,近58.4%的民眾,在中國無威脅的狀況下,做出了對獨立議題的選擇:贊成獨立者由19.4%上升到58.4%,增加19%,幾近一倍,顯示武力威脅因素是一半獨立主張人士心中的陰影;「反對獨立者」(主張統一或仍繼續維持現狀者)則由6.4%上升到30.4%,則表示除了武力因素之外,尚有其他如經濟等因素考量,讓人民不願選擇建立新國家。此外,若從總統選舉的角度來看,在2008年國民黨重返執政之後,相較於民進黨執政時期的2005年,台灣人民反對獨立的意向大致平盤,但主張獨立的意向卻上漲了約十個百分點。而這發生在以降低兩岸武裝衝突風險為傲的馬英九政府執政時期。

(四)、有人主張「如果大陸和台灣兩地在經濟、社會、政治各方面的條件相當,則兩岸應該統一」。請問您同不同意這種主張?(%)

類別

三期1995

四期2000

五期2005

六期2010

很同意

9.2

7.1

4.3

3.5

同意

44.9

41.1

32.7

26.1

不同意

19.6

23.9

35.7

43.2

很不同意

2.8

3.4

5.2

14.4

無意見

14

16.2

15.9

9.8

其他

9.5

8.2

6.1

3

無法選擇

---

---

---

0.1

不瞭解題意

4.4

4.2

1.9

0.7

不知道

1.2

0

---

0.3

不願意回答

3.9

4

4.2

1.9

各年趨勢如下:

這一題的數據更是耐人尋味,2005 年是個關鍵年,在這一年台灣人的選擇呈現了交叉:雖說「政治、社會、經濟」條件相當,但其實就是「即便中國如台灣民主,台灣也也不想與中國統一」。這意味著台灣人有著實體政治經濟社會制度之外的,有別於中國的意識,而不願統一;且不願統一的比例57.6%,遠多於主張統一者的31.6%。而這發生在大力與中國交流的馬英九政府執政時期。

總結來說,透過民意調查,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在「意向上」去中國化的台灣社會,即使執政者設法讓兩岸經貿越走越近。我們當需要更多調查分析找出這些變化背後的理由;而如果我們要強化「遠離中國」這個趨勢,便必須在這些理由上做出政策持續強化。

 


[1] 「國民黨政府據台治理時期」,可以簡稱「國據時期」、「國治時期」、「國府時期」、「國民黨時期」、「政府來台之後」等等,其爭議非本文主旨,在此不論。

[2] 「改革開放」何時起算?端看分析需求。論者有以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將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寫進黨章起算。抑或以1992年1月鄧小平「南巡談話」起算。亦有以1979年開設經濟特區起算。

 

[3] 本節四項基本調查資料來自,「台灣社會變遷調查」,http://www.ios.sinica.edu.tw/sc/cht/home.php,檢索日期:2013.8.1 。本文為會議資料,引注尚未符合學術規範,謹此向中研院社調中心致歉,若欲引用查證或索取原始資料請洽該中心。

[4] 不著撰人,2013.7.31,〈蔡瑋:馬應說我是台灣人 也是中國人〉,《中國時報》,檢索日期:2013.8.1,網址: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13912/112013073100521.html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