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村想想】 外省人的制式早餐──燒餅油條

友善列印版本

曾經,我對早餐的唯一認知,就是燒餅、油條配豆漿。現在習慣了西式咖啡、麵包,能吃到道地全套外省人制式早餐,真要說是小確幸。

因為住眷村,飲食習慣和外省人相近,除非特殊情形,譬如老媽早上煮稀飯,桌上有豆腐乳和蔭瓜。否則童年起,我對早餐的認知就是燒餅、油條配豆漿,或者饅頭、肉包配豆漿,十幾年不變。

燒餅、油條配豆漿是外省人制式早餐,也因此走出眷村大門,五權路和大雅路口就有兩三家燒餅油條早餐店,主要客戶也是光大新村鄰居。老爸每天一早起床,常先去買幾套燒餅油條,我則隨後拿湯鍋幫忙提熱豆漿回來。

我到台北唸大學後,早餐才開始有了變化,那時流行牛奶、三明治。由於在校園附近少見燒餅油條,我還是比較喜歡到有稀飯、配豆腐乳和蔭瓜的台式早餐店。

服兵役時,當然是每天吃饅頭、喝豆漿,但豆漿濃度太稀,阿兵哥數量多,廚房不可能燒出濃郁豆漿讓大家享受。

出社會工作不久,有一次住台北好友家,好友帶我外出吃早餐,竟是炒麵、肉燥飯、粉腸、豬血湯和貢丸湯等樣式,我大吃一驚,一時之間很不適應。這是台灣人吃的傳統外食早餐嗎?我還是惦念燒餅、油條配豆漿吧!

2002年左右,莒光新城靠近一心市場側門入口,一對新婚夫婦開了一家早餐店。老闆姓劉,苗栗出生,妻子也是台灣人,都還不滿三十歲,竟敢踢館到眷村地盤賣燒餅油條。

我和老婆偶而會去嚐嚐,發現豆漿又濃又香,燒餅烘的不錯。店裡客戶逐漸以莒光新城住戶為主,老伯伯、老奶奶們評價都不錯,生意愈做愈好。

劉老闆邊做邊學,除了燒餅油條,其他麵粉類點心若做的不夠道地,沒有「家鄉味」,老伯伯、老奶奶也會馬上指點,甚至還教拿手絕活,讓兩夫妻獲益匪淺。

他的豆漿令人讚不絕口,比一般店更濃,劉老闆說其實黃豆費用增加不多,他只是比較用心。但馬上有了口碑,客戶一傳十、十傳百,生意就好起來了。

某日,我在店裡和這對夫妻聊了起來,感覺他們做生意很真誠,燒餅油條、豆漿也有特色,乃特別約新聞界老友金媽、在馨、惠彥,找時間專程前來品嘗。

金媽一起來的那天,原本一再抱怨那麼早就挖她起床跑新聞,喝完熱騰騰一碗豆漿,又聽兩夫妻辛苦創業故事後,則大呼值回票價。隔日,聯合報、自由時報、民生報均大篇幅報導,還附上劉老闆夫妻和幾位眷村老奶奶合影。

老闆娘說,被記者採訪後,她老公可能是太興奮了,每天三更半夜例行碾的麵團竟忘了加發酵粉,麵團漲不起來,沒法做燒餅油條、饅頭,只好公告停業一天。當天清晨,兩夫妻就趕緊買了三份報紙,衝回苗栗老家,將上了媒體喜訊面告父母,也算另一番功成名就。

我搬離莒光新城多年,偶而抽空去劉老闆早餐店,回味燒餅豆漿滋味,都受到兩夫妻熱情歡迎。獲悉他在興安路新增本店兼中央廚房,還訓練三個徒弟各設一家連鎖店,再加上這家老店,每天忙的不亦樂乎,我也為他高興。

原本以為他賺了錢,應翹起二郎腿指揮徒弟做事即可,沒想到還是看他親自在爐邊烤燒餅,廚房也要他發落。他說老婆現在負責本店兼中央廚房,他則兩邊跑,定期再去連鎖店看看。

當然,和西式早餐競爭,傳統中式早餐不可能只有燒餅油條配豆漿,還要加上十幾種不同花樣。劉老闆的成功,除了餐點質料道地、可口、單價低,最重要的是兩夫妻待人和氣、誠懇,笑口常開,嘴巴甜,對每個客戶都稱伯伯、嬸嬸、奶奶或大哥、大姊,難怪客源不斷。

媒體大篇幅報導對他更有加持功能,新聞見報後,許多客人專程趕來品嚐,說是看了報紙而來。在他店裡牆壁也掛著琳瑯滿目照片,包括名歌手林強、眷村住戶、幼稚園小朋友及外國遊客,有的人吃完早餐搶著與他合影留念。他真的成功了!

關鍵字: 眷村外省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