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建立問責的機遇

友善列印版本

國民黨受困於後馬政局賽局結構

敗選完一周,國民黨副主席們上演一齣「搶逃生」,一聲「通通不許動」道盡「門太小、人太多」的無奈,只好通通回來坐好,比賽痛定思痛。目前的行政團隊,如同沒有板凳深度的籃球隊,能替換上場的人力有限,撐完球賽避免難堪已屬不易。官員不需擔心半夜「被辭職」。然而,一個失去「替換部屬」能量的長官,沒有領導威信,總統對閣揆如此,閣揆對閣員亦同。各部官員將疲於滿足有選票壓力需賣力演出的立委,否則備詢會比出席院會更難熬。部會本位主義優先,跨部會整合困難。各部施政優先項目逐漸由立法院主導,變形內閣制,似有若無。議員搶加碼,區域搶補助,自認2016沒戲唱的忙鋪後路。施政失去整體性,資源依遊說實力配置而非願景,立委、官員人人盡力,但江河日下,孤臣無力回天。弱勢與不公依舊,民怨難解。

以上困境,不是命定,是賽局結構驅使。眼前的國民黨,有如受到驚嚇而全身僵直的昏倒羊,所有的反應都是出於低階生存本能,尚未回神看清如何走出困局。完全執政七年,一部戲從強勢上映演到歹戲拖棚,國民黨成轉台王,觀眾看到就想轉台,除了「周處除三害」,已無動人戲碼。本文建議:正副總統雙辭,讓國民黨沉潛醞釀一部會感人的新戲目再回來吧!

「連選得連任一次」,總統兩任只有5年

正副總統雙辭,知易行難,但若成真,國民黨送給在野黨的,其實不是禮物。正副總統雙辭後需進行補選,多數咸認民進黨將贏得補選與2016年總統大選,其結果,民進黨(總統當選人)只有5年多的時間,就得交出讓人民有感的成績單,這其中的關鍵在於,贏得2015年補選與2016年大選的總統當選人(假如同一人),因總統連選僅得連任一次(憲法增修條文第2條第6項),不得再競選2020年總統選舉。

交出有感成績單的時間只有5年。屆時,民進黨須提名新的總統候選人,無法享有選民傾向讓現任者連任的選舉優勢。民進黨應嚴肅思考一份含1+4年期與5+4年期的施政願景與規劃,並自問「這是人民需要的嗎?能給人民希望與感動嗎?」如同電影的啟示,大壞蛋最終失敗,不是對手太強,而是花太多時間大笑,敗局多是自找的。現實中,在野當好人容易,執政就要當壞人,關鍵是對誰壞,對無良奸商壞就頂好的。

抗衡總統有權無責,建立問責先例

許多評論否定總統為敗選辭職,理由包括:(1) 此舉混淆憲法上中央與地方的分野,有違責任政治;(2) 兩年內三場大型選舉(九合一選舉、正副總統補選及2016年總統大選)干擾民生;(3) 與憲法保障任期之精神相違。

關於責任政治,過去以來,批評總統職務在我國憲法實踐上有權無責的聲浪,不絕於耳。往總統制傾斜實踐的總統職權,主要的政治責任究責機制,僅剩每四年一次的選舉。國會不能向總統問責,九趴民調也起不了作用,人民只好藉這次舉行範圍遍及全國的地方選舉向執政黨問責。這股新民意展現的問責力量,讓馬總統選擇讓行政院長下台作為首要回應,雖遭受中央與地方權責不分之譏,但不啻為回應民意究責之正面態度。

若馬總統上任以來曾擔心做不好要提早下台,相信不會再以父權式作風,把許多政策搞到只剩初發心是好的。正、副總統雙辭,不失為責任政治回應問責的選項之一。我們的民主需要成熟自信,以政治互信及權力自制,審慎發展公民問責成憲政慣例,制衡總統有權無責的偏離,提供誘因避免施政一意孤行。

馬總統目前已難推行任何重大政策或改革,這已經不是民意過度制肘的問題,更不是憲法保障總統任期所能解決。要繼續虛耗,還是多辦一次補選,社會成本孰高孰低,仍繫於當局的政治判斷與高度。

僵化、誇大的父權式憂慮,值得警惕

生命會自己找出路,民怨也會自己找出口。不正是對於中央執政的不滿,才讓人民提前藉地方選舉表態,甚至讓地方勢力感嘆長期耕耘在地服務,仍不敵一句「投OOO一票就是投馬英九一票」嗎?拿制度上中央與地方的分野來切割這次的敗選責任,會害慘敗選的執政黨,更無視於人民已經展現的意志。面對當前高漲許久的民怨與這號稱1949年以來最慘烈的一夕變天,與其居高指導民怨何時才能發洩,不如讓政局盡快回應民意、溝通民怨。

可以預見,悲觀者會擔心「將來是不是總統都要為期中地方選舉結果負責」。類似憂慮,過度地將現今社會假定為不理性,既低估了台灣社會對安定的偏好,也輕視了政治人物當權後堅守崗位的決心與勇於承擔的耐力。在位者受任期保障,他不辭,無人能趕他走。再者,總統、副總統需不需要辭職,端看是不是唯有下台一途才能回應人民的問責、平息紛擾,這取決於當時的問責強度與總統的政治判斷。處理民怨如治水,該擔心的不是洪水多一處可去,而是如何避免小民怨被圍堵成大洪水。

民主是個逐步解放的過程,看似呵護民主的父權式憂慮,實際作用常是恐嚇、阻撓,不應成為主流,不該成為保守派當政者拖延實踐民主的藉詞,否則民主徒具形式難獲實質提升。當局繼續強霸著戲台子,編劇、演員依舊,沒有新奇,徒生惡感。不如讓出權力下野靜思吧,細細體會「柯營選前退出媒體,話語權讓給對手」誰得誰失,否則敗局多是自找的。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