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和平的地理學

友善列印版本

胡錦濤在中共十八大會議上,重申推動和平統一,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和「達成兩岸和平協議」。這絕不是和平的糖衣,而是毒藥。

馬英九政府始終認為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 ECFA)可強化經濟合作、拉近兩岸距離、建立互信機制,先經後政,則和平指日可待。問題是,臺灣片面期待的和平,依舊處在中國發展軍備、登陸演訓與對臺佈署飛彈的威脅下,而臺北當局表達和平的意願,卻逐步陷入北京所建構的假像和平的網羅裡,這才是臺灣真正危機之所在。

二〇〇八年國民黨重新執政後的中國政策,藉國共論壇、博鰲論壇與ECFA加溫,卻因馬英九總統的傾中立場,產生兩岸和平發展的趨勢,將逐漸呈現審慎樂觀的想像。才會有「臺灣不再是東亞的發火點(flash point),會是和平的締造者」的戰略思維。至於北京所界定的兩岸現狀是「內戰中的停火狀態」始終沒有改變;換言之,兩岸仍處於停火中的戰爭狀態,而改變現狀就是在不發動戰爭的情況下兩岸達成和平統一,更精確的說法就是兼併臺灣。

十八大後的中國「習李體制」必須先穩住內部政治經濟情勢,將會有短暫的「胡規習隨」,兩岸現況也隨之進入觀察期;美國歐巴馬的第二任期,延續其「重返亞洲」的外交政策,亞太地區的穩定和安全,會是華府與北京外交磨合期的重要議題。臺灣處在美中兩大國之間,必須根據臺灣地緣政治的論理,策訂攸關臺灣未來的國家安全戰略。

地理上臺灣之所以重要,不僅是因為位於第一島鏈的中心點,同時也是因為臺灣正位於「亞洲的地中海」(Asiatic Mediterranean)三角形廣袤水域的頂點,是控制東亞命運的樞紐,牽臺灣一島足以掣動東亞的地緣政治板塊運動。正是由於臺灣地理位置的敏感性才是東亞地緣政治變遷的根源,臺海現狀的改變,勢將連動改變東亞和平現狀。

東亞地緣政治競賽是一場正在和平狀態下進行中的賽局,參賽者包括臺灣、中國、美國與日本,參賽的動力在維持現狀與改變現狀,維持現狀與改變現狀制約著相關國家在東亞海域的行為。

「美日合作防衛方針條款」將臺海安全情勢納入周邊事態範圍,這意謂著美、日二國必須聯手因應臺海危機,目的在維持現狀;至於中國則不斷塑造和平崛起,解消諸國的霸權疑慮,能夠不戰而改變現狀。一言以蔽之,東亞或是臺海的現狀就是和平,和平表面上雖是各國的共同利益,但卻存在著實質上的差異。

和平絕對是臺灣人民的想望,但兩岸和平如果只是執政者的口號,以及對中國暴力妥協的藉口,反而會為臺灣帶來被中國兼併的危機。對中國而言,和平絕對不是廉價品,不論是統一或是兼併,臺灣都必須付出戰爭的代價。地理界定著臺灣在東亞海域與他國的互動關係,臺灣是東亞地區發火點的地緣政治論理,並不會因馬英九向中國傾斜而改變。

因此,臺灣人民對臺灣未來走向的態度就變得非常重要,當道者認同終極統一,並據此制訂兩岸政策,過度向中國傾斜的結果,只會迫使美國在兩岸之間作出選擇。對臺灣而言,美國是敵是友,「合中制美」或「聯美抗中」,關係著臺灣的未來,中國不放棄武力攻臺,不撤除對臺飛彈佈署,如何能不戰而確保臺海和平?對此,馬英九政府沒有給答案。

在最終分析上,正是由於執政者缺乏對東亞地緣政治的認知,以及據此而來的和平幻想,給予中國有製造和平假像的可乘之機。中國改變東亞地緣政治現狀的意圖,加上與美、日兩國在亞太地區的利益相左,東亞地緣政治競賽的激烈程度只會與日俱增,臺灣無法倖免於東亞海域諸國家間衝突的震波,必然衝擊著維持和平的幻想。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