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為博士研究生
選舉夜,剛開始開票時,我聽到投票率預估只是守恆在67%,知道執政黨不妙。開票過程和預期接近,綠的以接近總統選舉級的動員率出來投票,藍的動員率則接近在選補選。
隔天早上起來看最後票數,發現變數不只如此。有可能不只是投票率差的問題了,而是基本盤變了。
中選會的官方數字是,綠營總票數為583萬。但是,我們若是算進與綠營合作以及綠營出身的獨立參選人的票數,包括柯文哲、鄭永金、蔡仁堅、黃文玲等,那麼廣義泛綠的總票數可達到688萬。而且若非花蓮等地放棄提名,按往例應該可以再多個4-5萬,達到692萬以上。
這688萬票是在總投票率只有67.59%的情形下達到的。這是個什麼概念?我們比較一下,歷史上,綠的總票數天花板是647萬票,即投票率達80.28% 的 2004 總統選舉。
問題是,2004是個特例:當年綠營有執政優勢、公投綁大選、TVBS的出口民調顯示綠營核心的20-29歲選民投票率奇蹟似的高(佔到29%──違反年輕人投票率普遍較低的定論)、而且不排除有選前槍擊案的影響。
比起2004,也許更有參考價值的綠營基本盤屋頂的數據是2012總統選舉。2012年屬於高投票率兼單一選區式的選舉,而且綠營和今年一樣是在野。當年綠的總統票是 609萬。
不管是以蔡英文在74%投票率時取得的609萬為基礎,或是以陳水扁在80%下取得的647萬票為基礎,今年的廣義泛綠在67% 投票率下取得的688萬,都稱得上是歷史性的版圖擴張。
我們可能可以用兩種方式來解讀今年的選舉結果。
一、基本盤依然不變 + 投票率落差 + 個人因素
綠的基本盤還是沒變,只是綠的是用總統級的動員率來選縣市長。比起2004年多出來的41萬票(688減去647),主要是人口自然增長比例自然放大,加上一方面是柯文哲個人對於空氣票(議題性選票)的效應,另一方面是親綠的其他獨立候選人帶進來的非綠營的地方人情票。這兩者皆不可複製(sui generis)。它們並沒有改變根本的基本盤,只是這次選舉一次性加分而已,下不為例。
二、藍綠與中間選民的基本盤已變
也可以用另一種方式去解讀。地方諸侯合作效應也許的確不可複製(除非有選贏,如往昔嘉義縣的陳明文模式)。但是,不是每個縣市都有和地方諸侯合作的。綠營得票數突破歷史紀錄的12個縣市中,只有新竹縣是明顯如此。
另外11個縣市能獨立突破得票數歷史紀錄,就很難說是地方派系因素,或歸因於綠營的超高動員率,而是綠營的得票能力的天花板提高了。
綠營已經在野多年,在資源比執政時期匱乏的情形下,我們很難說這些增長的票主要是組織票(人情票)──組織要靠資源去維持,就算是做選民服務也要你有官位、朝裡有人才有辦法幫他們忙。
因此,一項合理的推論是,新成長的票(新增加的天花板高度),多數應該是屬於空氣票(議題票)。這些空氣票,有可能是因意識形態而靠攏過去的綠營新基本盤,也有可能是僅次一次決定投綠,下次未必依然如此的真中間選民。
在此基礎上,又多出三種主要可能性。
二,藍的基本盤萎縮,綠的基本盤擴張,真中間選民數量大致不變。
三,藍的基本盤萎縮(只是投票率暴跌),綠的基本盤沒有擴張,同時真中間選民的數量變多了(其投票率大致守恆),並且其中大多數這次決定投給綠營。
四,藍的基本盤萎縮(只是投票率暴跌),綠的基本盤沒有擴張,同時真中間選民佔的投出選票的比重暴增,因為平常要到高檔投票率的總統選舉才願意勞駕出來投票的中間選民,這次在中檔投票率的縣市長選舉就傾巢而出。所以在67%總投票率的情形下,中間選民如果傾巢而出,那麼就算假設他們只佔人口3%,也能佔到有效票的接近4.5%(55萬票),而其中大多數這次決定投綠。
簡單列表如下:
至於哪一個解釋比較成立,就交給專家學者們去辯論吧!這次選舉比起縣市長或其他幾項選舉的席次變化,最有歷史意義的還是廣義泛綠得到的688萬票這個數字。
在台灣歷史上,688萬票是所有陣營在所有選舉中總得票數的第三高。排在前頭的只有馬英九2012年總統的的689萬票(74%投票率),以及2008年總統的765萬票(76%投票率)。688萬還是在只有67% 中檔投票率下達成的高標,即便把這個數字放到2012總統選舉中,也已經是過半了。
過往泛綠除了在2004年總統大選那次需要加註星號的特例之外,從來沒能在任何選舉中得到過半選票。以至於坊間常有「不是民進黨贏了,而是國民黨輸了」的說法。過去綠營要獲勝,要不等待泛藍分裂,要不在中低檔投票率的選舉中,靠著泛綠支持者衝出比泛藍高的投票出席率來作超實力發揮。因此,這次選舉的意義在於,這是廣義泛綠首次證明它能開發出超過半數的票源。
以後的選舉,不再是由國民黨做莊,而是兩黨在同個起跑線上競爭。用也許略嫌誇張一點的語氣來說,上個周末,台灣政治終於從準兩黨制邁向了穩定兩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