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開放經濟的結果,是傳統型態政黨的死路

友善列印版本

自從中韓宣布結束FTA實質談判後,台灣官員和工商大佬頓時如喪考妣,宛如台灣即將亡國。全國工業總會發出怒吼稱:「讓台灣產業界感到『沉痛、憤怒、憂慮』」,並嚴辭批判朝野政黨,指不能光在國內惡鬥,光關注選舉。

台塑董事長李志村說,中韓零關稅是非常嚴重的事,「以後年輕人月薪不是22K,可能剩15K」。鴻海總裁郭台銘也警告,若他是外資,也不會投資台灣。

經濟部在未看過中韓FTA條文細節的前提下,就粗略評估對台灣的衝擊超過6500億台幣;經濟學家出身的陸委會副主委林祖嘉甚至投書媒體,暢談「自由開放是台灣唯一活路」。

從上述各種發言,不難讓外界理解,我政府官員和工商巨頭似乎把台灣國家發展的一切希望,全寄託在自由貿易協議上。一旦在FTA的簽訂上,搶輸了韓國,台灣將落入萬劫不復的境界。

但本篇文章要著墨的,不在中韓FTA對台灣處境的衝擊究竟有多大。畢竟,近期各界針對自由貿易協議對台灣的影響,已討論得夠熱烈,不差筆者再補一刀。

筆者嘗試從「自由開放對經濟要素的衝擊,所導致的社會及政治氛圍轉變」切入,試圖可詮釋為何過去6年來,馬政府的執政之路走得如此顛簸不堪,原本承諾的美妙經濟幻影,如今慘痛崩解。

馬政府源自經濟學出身的官員,深信他們所學的「自由開放」經濟論點。這套經濟自由化論述,也是30歲以上的每個台灣人從小就開始被灌輸,甚至到大學畢業前,都深信不疑的「信仰」。

但馬政府執政6年來,搞得社會沸騰,民怨四起;原本沈寂已久、不走上街的年輕人,紛紛跑上街嗆聲,一部份原因正起因於馬政府官員們深信這套理論,至死不渝,毫不質疑。

筆者並非要全然否認自由貿易所帶來的優點。是的,「自由開放」是台灣的活路,是台灣的成長引擎之一,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也會如此;簽訂FTA也是包含台灣在內的許多國家必走的趨勢方向。

但是,「自由開放」絕對無法解決「自由開放」所衍生的種種問題。

正因「自由開放」,貧富差距擴大(生產要素的資源稟賦不同,流動性也不同)、薪資結構被扭曲、大者恆大的「馬太效應」浮現、地價被哄抬(「土地」這個生產要素在台灣是稀缺的)、土地被以發展之名的政策吞併、各種非生產性的投機行為猖獗不止。這些問題都是過去多年來不斷浮現,卻也難解的瓶頸。

無論是政治學理論或社會學理論都告訴學子,政府的存在價值是透過良善治理,試圖消弭「自由開放」所帶來的資本主義困境,搭起資本主義發展和社會之間的橋樑。

但如今,政府官員卻不斷告訴我們,若不開放,企業就跑掉;不開放,台灣就死路一條(這暗示著,過去60多年來台灣都把門關起來?)

檢視官員和工商大佬的思維,不難看出,政府官員仍冀希望於「自由開放」,用持續「成長」,來解決自由開放爆發的問題,而非思考台灣的產業轉型(和背後的教育體制)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馬政府卻仍寄望,透過自由開放,一舉回到30年前,台灣欣欣向榮、社會均富的榮景那般。

但歷史和社會學告訴我們,這已是不可能的!(否則,馬克斯還沒出名,就已淪為歷史垃圾桶的餘灰)因為,古典主流經濟學主要解決的,是「效率」問題,而非「公平」問題。

當前台灣社會,早已不是30年前那個年輕氣盛的小伙子。只要扭開一瓶蠻牛,就能在KTV唱通宵了。(但中國尚能夜夜笙歌)

目前的台灣社會氛圍(尤其年輕人)不再如30年前,只要政府高舉經濟成長,就一呼百諾;而是在經濟成長之餘,更多思考「質」的質量內涵:公平、正義、個人成就。

同時也在反思著台灣產業,是否仍要持續走著過去的傳統老路,不斷透過大量製造、生產、壓低售價、代工(和背後的勞動剝削),來撐起脆弱的榮景?

這正是自2008年美國金融風暴後,賦予全世界的另一種反思。許多在全球各地此起彼落的各種社會反抗運動、政治社會革命,都起因於過度資本主義化的弊端,也衝擊著傳統型態的政黨或政治體制。

自去年凱因斯學派的羅伯特·席勒,到今年獲得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法國產業經濟大師梯若爾(Jean Tirole),以及出版《二十一世紀資本論》的法國經濟學家皮凱提,皆不再一味倡議放任自由開放的資本主義發展論。

而是更多省思政府在經濟體系中,理應扮演的管理角色。他們清楚,放任自由的經濟,對社會帶來的何種惡果,而這些卻是傳統主流經濟學家極不願打開的潘朵拉之盒。

台灣也不例外。台灣新型社會氛圍和結構所凸顯的渴求,早已不是深信「唯成長論」的馬政府能夠滿足的。未來,隨著傳統生產要素稟賦(土地、人力、資本)差異,因更加自由開放而不斷拉大,政治聯盟(政黨)的面容也將勢必不再如過往。

在開放經濟衝擊下的轉型社會中,原本以「統獨、藍綠」為「號召/對決」的政黨訴求,需要更多回應來自經濟自由開放,導致社會結構差異,而激化出的怨懟。這些矛盾,已在過去兩年的各種選舉過程裡,不斷被論述、強化、重視。

倘若傳統政黨、國家政治體制,乃至產業結構無法調適新的社會結構及政治需求,台灣未來必將迎來極為艱困的轉型之痛。那就不是「自由開放」能簡單處理的課題了!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