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自由貿易
全球脈動
林修民
8 月 03,2023
科技全球化同心圓理論:美中半導體競爭的主因不是地緣政治,而是摩爾定律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在2023年7月4日受邀出席工商協進會會員大會,並以「重新定義全球化」進行專題演講。張忠謀指出,全球化的基礎是「各持經濟比較優勢的分工合作」,而全球化之下的美中關係,也已經定調為「競爭與合作」,至少目前「競爭」成分高於「合作」。 張忠謀創辦人認為全球化也被重新定義為「在不傷害本國國安、不傷害現在或未來的科技領先條件下,允許本國企業及同盟國企業在國外牟利,...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弘兼憲史
2 月 28,2019
《島耕作農業論》日本的農地盡是稀奇古怪的故事――新的農地改革以及農民「職業化」的必要性
看看那些細小零散的農地 我是一個漫畫家,不是農業專家。正因為我不是農業專家,所以能跳脫業界固有的傳統與常識,看到他們所看不到的東西。 我在農業採訪時一直有個疑問,明明其他行業都是這樣的事情,為什麼農業做不到? 我曾經待過松下電器等電機製造廠,它們都是投入大量資本興建的工廠,擁有嚴格品管並大量製造成品,靠著這樣的方式來外銷全世界。不只是松下電器,索尼、豐田汽車、本田技研工業、...
紹沖
9月 12,2018
中國「一帶一路」接連受挫 台灣應把握新南向契機
一帶一路,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3年提出的大戰略,以「絲綢之路經濟帶」(簡稱「一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一路」)組建容納多國,廣及歐亞非的跨國經濟帶。一帶一路能讓中國以發展他國基礎建設之姿消化改革開放後過剩的產能與勞動力,確保中國的能源、糧食供給量與補給線,可以視為「西部大開發」政策的加強版。 自習近平倡議五年以來,...
環境經濟
蔡明芳
7 月 31,2018
【滬尾經濟學】川普經濟學:公平貿易vs.自由貿易
貿易自由化一直是世界各國努力的目標,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也致力於降低各國的關稅障礙或消除貿易保護壁壘。就全球貿易的角度而言,當影響貿易的障礙愈少時,貿易所創造的產值(餅)愈大,同時,當貿易的障礙愈低時,消費者或生產者至少不會變差。因此,我們可以常聽到「自由貿易一定是最好的」。 有趣的是,若自由貿易一定是最好的,...
全球脈動
林登峰
11 月 11,2016
美國大選及可能影響:TPP現疑問,美國不致離開亞太,人民幣可能大貶
2016年美國的大選,是近年來非常難得的精彩一戰。非常值得有志從事政治的年輕朋友借鏡。 因為時問有限,本文將只以和台灣有關自由貿易議題簡單分析。事實上,這些剛好也是整個選戰勝負最重要的關鍵,也可能對台灣有深遠的影響。 美國的總統選舉,從年初在各州開始的初選一直打到11月初的大選,整整打了幾乎一整年。許多人對選出的人並不太滿意。但是能在這麼長的過程中脫穎而出,...
全球脈動
周鉅原
9月 01,2016
TPP在美國國會通過的三個願景
泛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規定12位會員國中,至少有半數會員且佔全部GDP 85 %以上完成國內立法程式,才能生效。會員國中首要為美國與日本。筆者在2月23、24日想想論壇中,曾提到TPP面臨三大變數,其中之一是日本參院改選。日本參議院已經在7月中完成改選,安倍政府在改選後的席次增加五席,加上右翼盟友公明黨一併計算,可達242中的146席。安倍政府很可能在9月中將TPP送國會審查。...
王敏玲
7 月 31,2016
不能拿我們的性命去換錢!
「吳敦義作市長的時候跟我們講,你們這裡都沒有公園,我來幫你們做一個。結果你們在我們海邊一直填東西,填完了以後現在說要蓋工廠。我七十幾歲了,以前很多人跑來我們這邊看夕陽,你們知道嗎?你們不能拿我們的性命去換錢!」 這是2016年7月25日下午高雄大林蒲的居民李老先生在環保署南星自由貿易港區第二期範疇界定會議中,激動地拿著麥克風以閩南語跟主席李育明、...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周鉅原
2 月 24,2016
TPP的進展與我國參與的策略(下)
在一般均衡(Compatible General Equilibrium)模型測試中,如TPP採取貨貿全部零關稅而服貿有25%的自由開放,則所有TPP-12成員將因台灣加入而受惠[1]。其中GDP與出口因台灣加入而受惠最多的是越南(GDP增加5.81 %,出口增加13.4%),新加坡(5.04% 與3.14%),馬來西亞(4.17% 與5.79%)。而美國(GDP增加0.2 %,出口增加0.99...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周鉅原
2 月 23,2016
TPP的進展與我國參與的策略(上)
隨著泛太平洋協定(Trans Pacific Partnership,TPP)十二國代表於二月四日在紐西蘭簽署他們在去年十月五日於亞特蘭大達成的協議,TPP正式進入國內立法機關的批准手續。任何國際貿易協定都是雙重的政治遊戲;即在國際上,各國貿易談判代表,唇槍舌戰,在談判桌折衝樽俎、討價還價,以爭取國家的最高利益。而在國內,各國政府則必協調各行各業,擺平各種利益團體的衝突,以及自由貿易成果的分配。...
環境經濟
,
社會安全
李援軍
12 月 25,2015
農業和國家安全不能脫勾
飲食是人類一天當中所必須之事,無論是生理需求還是心理需求,飲食都是極其重要。飲食的來源,便是我們的農業、漁業與畜牧業,然而現今的餐桌已經不單純只是食物而已,政治角力與國家安全也是餐盤中的一份子,而在全球化與自由貿易的浪潮下,我們的食物究竟發生了什麼變化? 在自由貿易中,「農業」是各國在談判上角力爭鬥的重點,現代國家與企業都深知一個道理:「掌握了食物來源,便掌握了國家的命根」,...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