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往台灣的慢船】 雨棚、家屬哭喊和十頭身美少女

友善列印版本

過去這一週簡直是完美的台灣媒體識讀週,我們再一次欣賞了新聞台精彩的颱風報導,在不幸的空難事件中展現數十年如一日的社會新聞報導慣例,然後全體目擊一個剛好是國家隊替補的哈薩克十頭身美少女,如何在亞青盃女排賽中襲捲台灣。

有關台灣新聞界的天災新聞報導,已經不是新鮮事了;不新鮮到大家在得知該知道的颱風訊息之後,就坐在沙發上,拿出啤酒小菜,準備以戲謔、看笑話的心態「看記者還能怎麼耍寶」的程度,那彷彿成為真正颱風新聞之餘的開胃小菜。

果不其然,就有記者在路邊商店老闆撐起雨棚時問:「老闆,你這個雨棚是要作什麼用?」我很同情那個老闆,當然也很同情這個記者。

赴日旅遊時,我的夜生活通常都是待在旅館裡看電視新聞。我不懂日文,奇怪的是總能看得津津有味,看到毫無睡意。

以台灣標準而言,日本電視新聞無聊到掉渣,乾乾淨淨的HD畫面,沒有跑馬燈,主播音調宛如念經。社會新聞尤其讓人驚奇,某個兇殺案的死者喪禮,攝影機角度完全只拍攝家屬的下半身搭配旁白,某些場景一律以遠鏡頭或馬賽克處理,完全不讓個人隱私曝光。報導311東日本震災的復原狀況,亦有類似的處理。

在颱風過後的空難新聞,我望著電視畫面中亡者家屬在小港機場的哭喊,再度想起日本電視對這些新聞的處理方式。很多討論都集中在記者的「殘忍」和「冷血」,但這其實有好幾個值得討論的面向。

第一, 第一線工作的記者,任務是盡可能的搜集所有資訊,無論是文字訊息或是畫面。問出無腦問題,是個人該負責,但除此之外,怪他們殘忍冷血可能有些過度了。應該計較的倒是這些素材在收集完畢之後如何被以文字或圖像呈現出來,這反而和第二線把關的主管和編輯有關。

基本上,新聞作品和畫作一樣,作品會反映出作者的心態,這是絕對騙不了人的。這也是為什麼,儘管外國媒體也會揭露往生者資訊,但是以人道主義、尊重並懷念亡者的態度呈現,所以不會遭受外界質疑。

第二, 真正值得探討的反而是,為什麼幾乎所有媒體的新聞採訪,以清一色、制式化的樣貌呈現,同時能夠長期忽略受眾的反應。所有人以相同的方式採訪,大概反映出台灣新聞採訪institutionalization的大毛病,所以,十家新聞台,一百個記者,或無論是50歲的記者和25歲的記者,都作出相同反應而不以為奇、為恥。也可能是體系的箝制力量,大到記者即使想作出不同的回應,亦無力反抗,只好隨波逐流。

當然,最流行的答案是「收視率和點閱率決定一切」,所以這也同時將受眾和網民拖下了水,「我們也想改變,但如果不是你們愛看、愛點,我們也不致於要這麼作」。搖控器和滑鼠確實都在我們手上,使我們很難去反駁這個指控。

相同的無限迴圈辯證,可以反映在本周台灣最紅的美少女沙賓娜身上。雖然沙賓娜是哈薩克亞青女排隊的替補球員,連上場都成問題,卻硬是在台灣紅透半邊天。愈多人討論、轉載訊息,媒體就愈是一擁而上,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強力大放送。究竟是眾多癡漢的需求,塑造了媒體不成比例的報導,還是反過來?

首先,我們不要太不食人間煙火,也不要無限上綱到女性主義對於性別沙文的討論。事實是,運動場上的帥男美女,註定要吸引更多的目光;別提運動,政治或其他場域也一樣。否則為什麼貝克漢和莎拉波娃會這麼紅,馬英九又為什麼會當選總統?

但我們都忘了兩件事,第一,眾人對沙賓娜的愛慕,到頭來成為對她的不尊重。一個上不了場的替補球員成為整個球隊,乃至整個比賽唯一焦點,很誇張,也反而讓她陷入尷尬境地。沙賓娜既不能要求媒體不報導,也不能上場證明自己才貌雙全,更無法向隊友和教練解釋,為什麼全隊的努力比不上她120公分的長腿。

第二, 這畢竟是排球賽,而且是亞洲層級的錦標賽,不是選美或是路邊菜市場盃比賽。沙賓娜的美貌值得報導,多半也只停留在「花絮」階段,何以成為賽事唯一焦點?從這方面來看,美少女現象既是對專注在賽事報導媒體的不尊重,也是對台灣運動文化最大的諷刺。

但我們究竟還要多少次颱風、多少場災難和多少個美少女之後,才能迎接正常的媒體文化呢?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