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在街頭闖蕩,在廟堂拔劍砍柱。曾是刑期比短第一名政治犯。
現在:種菜,種花,還自以為是吟遊詩人。
10月中旬,連跑了兩趟香港,連續兩個週末都在香港渡過。這段時節,香港氣氛很焦慮不安,11日一下飛機,走過機場小書店,很自然的,看到財經投資的書擺在最顕眼的位置,其中有4本又擺在最中心的位置子,看了書名很嚇了一跳,(圖一)是謝國忠、郎咸平、張化橋、王燕京4位香港人耳熟能詳的投資分析名家寫的,書名都很聳動,不過都不是告訴人投資機會大好,相反的是告訴人中國經濟的危機就在眼前,書名分別是《2014經濟預言--操弄熱錢的下場即將引爆》,《中國經濟到了最危險邊緣》,《中國經濟危機剛開始》、《影子銀行危局:中國的金融海嘯》。
11曰到香港是要參加一場以兩岸服貿協議做主題的《兩岸關係新進展》討論會,主辦單位請來當我和鄭村祺的對手的是馬政府先後兩任的陸委會副主委高長和張顯耀。馬政府力推兩岸服貿協議,是認定中國經濟將持續好下去,足以讓台灣去依賴,成為台灣經濟前途唯一的靠山,兩位副主委來港為的就是就是要宣揚馬總統這樣的一個理念,真不知道當他們兩人到達香港機場看到這4本書擺開陣歡迎他們時感想是什麼?
無論如何,4本書的書名全都在宣洩多數香港人面對中國時,強烈不安的集體心理。
到了旅店,在附近書報攤逛了一下,一看之下,發現香港人這種不安的集體心理宣洩得更加泛濫:
書報攤上擺得滿滿的都是探討北京權力核心政情的書刊雜誌,神奇地把從前和歐洲小書㰙一樣,擁擠在架子上的色情書報全擠到邊緣角落。
這些書和雜誌寫的,有正經嚴謹的批判、有難以查證的秘辛、有充滿陰謀論色彩的八卦,五花八門,但正面看待北京的不多,正經批判、不屑揶揄和滿足偷窺欲望的都不少。香港朋友回答我的好奇說,「大陸自由行來港的,專愛買回去」,看來,中國開放自由行的這一個「附加價值」還真是意外。
無論如何,世界上絕對不可能再找到像香港一樣,機場書店和街頭書報攤上的書刊那麼完全「政治掛帥」的,那麼呈現出那麼強烈的對自己的統治者的狐疑,那麼急於要對自己京城權力核心偷窺一探究竟的渴望,尤其把對自己的未來命運那麼的不安那樣地爆發性地傾瀉的了。唉,真詭異而不安的香港。
18日又到香港一趟,香港當然還是強烈的不安,更神奇的是這次香港的不安竟透過我這一個在政壇上己逾退休之齡,只靠寫作維持「半參與」狀態的我而表現出來。
18日我到香港理工大學參加「拉闊民主:第三屆婦女參政高峰會」。沒想到到我這一個已経退休的人卻驚動了一群香港親中份子,跑到會場舉標語喊口號嗆我。他們高喚要法治,要安定,反對濁水污染香港。
20年來我到過香港幾十趟,這是第一次被「群眾」示威嗆聲,實在夠驚訝了。他們自稱是「環保團體」,於是有人反問「廣東汙染香港最嚴重了,你們去抗議吧。」他們也不在乎,只管繼續喚口號嗆聲。
驚奇的還不只是這樣。過去我到香港演講多少也會有零星的媒體電視報導,但是這次還沒演講,19日早上就有幾分媒體登出了照片和相當篇幅的採訪消息。演講當天又有媒體《大公報》追加大篇的電子即時報導,第二天幾分大平面媒體更大幅度報導。報導的角很自然的,呈現兩極化的觀點:一方從港、台民主化運動要互相支援的角度報導的;另一方則從「煽動港獨」的角度報導。
民主化當然是天大地大的事;但是我一場「小眾」的演講被兩極化地報導到這地步就未免小題大作。這當然是濔漫在香港的集體不安全感所趨動出來的,尤其親中媒體誇張的篇幅報導和誇張的措詞更是如此。
我固然是不折不扣的台獨份子,也知道香港民間港獨認同快速上升,但是找知道香港的泛民主派人士不會主張港獨,這一點我充分瞭解並尊重,我不會到香港煽動港獨,但如今那些示威親中人士和媒體如臨大敵地對我嗆聲,使我愰然大悟:原來香港緊張不安的不只是泛民主派人士,親中人士的不安感一點也不更低。
親中人士的不安當然源自於北京的不安,我在接受採訪時強調,中國那麼大,現在又強起來為什麼為小小的香港不安心到這程度?北京應該更健康地看待香港的民主化才好。
當我20日飛機飛離不安的香港時,香港對峙的不安持續上升,街頭12萬香港群眾正為「香港電視台」被「判死刑」而高度不安地走上街頭遊行和港府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