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無知且理直氣壯地消費原住民文化

友善列印版本

今年外交部補助的「國際青年大使」交流計畫中,來自台大的巴西交流團隊在數天前於臉書粉絲頁放上一張穿著「看似」台灣原住民服飾的團體合照,預告他們即將啟程前往巴西。然而照片中奇異的頭飾、搭配,引起網上熱烈討論。但是實際上,在台灣沒有一族原住民服飾是如他們所穿搭的樣子,其樣式皆無從考證。就在大家驚訝與不解聲中,這群學生卻已開心地踏上異國土地。

原住民不是一個族群,且原住民各族傳統服飾除對外代表著族群本身,在族群內部,不同穿著也代表著不同角色的分工與階級,這是非常嚴謹的社會組織所發展出的文化,而非為表演或娛樂而生。例如阿美族中有男子的年齡階層制度,所以不同年齡階層有其代表的服飾而不能亂穿。排灣族或魯凱族的社會文化的服飾也因階級存在而不同。卑南族適婚年齡少女會在肩上配戴花箭,已婚婦女則無。

這些服飾皆是原住民的文化資產,而非服裝出租公司隨意亂改就可說是原住民族之服飾。照片中台大學生所穿著的服飾,是徹頭徹尾的錯誤。

在引起爭議後,該交流團學生表示:「此次赴巴西交流的服裝均為純粹表演用途,並無意冒然代表台灣原住民文化及其深層意涵。」他們又稱此次青年大使交流主題「並非台灣原住民文化之宣揚」,藉由舞蹈與音樂表演深化台灣與巴西交往。從回應裡我們才赫然發現,台灣多元文化教育著實出現極大問題。

文化交流中所謂「純粹表演」是什麼?而這樣的「純粹表演」又為何要隨意使用台灣原住民族群包含服飾、舞蹈、歌謠等文化符碼,卻又不對所做出的展演及選擇的服飾做考究?交流團的回應讓人一頭霧水。事實上,文化交流絕非單向傳遞,當你代表台灣赴往他國,包括言行舉止與所展現之交流內容,無一不代表著台灣文化。這些領著外交部經費補助出國交流的台大生,會做出如此聲明只有兩種可能:他們一心只是去玩樂,抑或是他們根本不在乎台灣原住民文化應是台灣多元文化的一部分、更不要說是學習尊重。

事實上,回頭檢視國內各級政府機關看待原住民文化的方式,不難理解為何這群大學生不但會有不尊重族群文化的作為,事後更理直氣壯地發表如此不知反省的聲明。問題癥結點在於,他們所受的教育的確未教導他們如何尊重多元文化。我們的主流教育中以一貫的漢人思維當作唯一軸線,我們在主流教育中所學習的歷史,完全看不見原住民族觀點所理解的社會變遷及詮釋角度,更不要提各地方政府每每在各種觀光攬客需求下,只會讓原住民以唱歌跳舞來娛樂長官及遊客,導致原住民文化等於唱歌跳舞的刻板印象加深,卻對真正部落文化傳承的需求及聲音視而不見。

文化並不是譁眾取寵的表演,而是生活經驗的累積。如果少了如此的理解,那談任何的文化保存或文創產業都是虛假的。族群的生活經驗才是文化真正的根基,希望台灣社會能藉此次事件有所反省,共同滋養多元文化成長的土壤,而不是隨意消費、任憑凋零。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