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歷史書寫
李拓梓
10 月 06,2013
【週日想想】戰爭、「活下去」與善惡責任
對一個生活在四季不分明的亞熱帶國家讀者如我,任何有關春夏秋冬的的主題都挑不起我的興趣。我們其實很難感受舒伯特的「冬之旅」除了蕭瑟之外還想傳達什麼,也很難體會柴可夫斯基寫出「冬之夢」時,除了華美音符外,到底夢見了什麼東西。 是以有一些書,如果不是因為特定的機緣,其實是不太會特別去看的。比如要不是看了宮崎駿的動畫,應該不會特別去讀堀辰雄的《風起》。...
文化研究
,
音樂藝術
林衡哲
10 月 06,2013
音樂革命家:何塞・愛博魯 (上)
南美洲最知名的二位革命家 二十世紀,南美洲出現了二位最知名的革命家,一位是本世紀最富理想主義色彩與浪漫精神的——阿根廷醫師切・格瓦拉(Che Guevara),他不僅是主張武力革命的西方左派的偶像,也是全球最知名的革命家;另一位則是知名度沒那麼高、但對年輕人影響力與日俱増的——委內瑞拉音樂教育家何塞・愛博魯(Jose Antonio Abreu)。 他的革命武器不是槍砲和子彈...
文化研究
廖貽得
10 月 06,2013
第三種部落想像─如何切實看待原住民的社會處境(三之三)
無論是「沒有想像」、「汙名化/浪漫化想像」,都無法開展原漢間真實的理解,也無法讓原漢關係的發展有所推進,更無助於促進台灣島內的族群正義。面對當代原住民和部落的社會處境,我們該採取什麼樣的立場、觀點跟態度?我認為,我們必須要有「第三種部落想像」,也就是切實面對原住民的社會處境,積極探求原漢間生活細節的連結,並留心原住民在怎樣的情境下詮釋自己的生活。 切實面對的條件之一,...
全球脈動
蕭瑟寡人
10 月 07,2013
創業台灣:二闖彼岸的糖果屋
台灣過去近二十年的產業變化相信大家有目共睹,西進中國絕對是台灣產業發展最重要的一環。 在2013的今天,我們已目睹中國政府如何與企業聯手鯨吞台灣企業集團。近年來為了收回過去的土地優惠,強拆台商廠房已早已不是新聞。再加上中國對於資金外流的嚴密控管,台商可以說是深困糖果屋,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過去各種代工產業去而不回,台灣青壯人口對產業的憧憬通通得寄望於創業。有了前車之鑑,...
政黨政治
Mattel
10 月 07,2013
【週一想想】數字台灣:台灣人民的投票行為
九月政爭已然歷經一個月,雖然這一場戲是國民黨內鬥,但朝野爾虞我詐,倒閣、解散國會各有算計。各政黨沒人有把握在倒閣解散國會後的改選中取得利益,於是,朝野繼續喊話,但無人實際行動。 沒有實際行動,充其量也只是因為台灣選舉變數太多,不同層級的選舉,牽涉著不同的影響因素。當馬英九的滿意度來到了歷史低點的9.2%,但也不代表著有90.8%的選民支持民進黨。因此,...
丁允恭
10 月 08,2013
【週二想想】期待更營養雞排
繼「跟陳為廷有私交」後,圍著「官逼民反」的浴巾,雞排妹再度成功突破馬王鬥與監聽案的夾殺,在政治新聞的版面上佔有一席之地。照片瘋傳之餘,即使是贊成這些立場的朋友,也有各式各樣的雜音,這讓我不禁手癢(但不是「可惡想__」),也想來對雞排妹閒嗑牙幾句。 演藝人員是否可以做政治表態?這個問題其實沒有什麼好問的,他們當然也是公民,跟其他的「自主公民」一樣,有著憲法所保障的言論自由,...
政黨政治
林濁水
10 月 08,2013
【華山論劍】給可憐的馬總統一點掌聲吧--兼評民共平台(下)
給可憐的馬總統一點掌聲吧。 曾刊出傳誦一時的文章〈馬英九:笨拙的總統〉的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前幾天網站又登了一篇題目看來像很不懷好意的文章〈宴會中最心不在焉的賓客〉說馬英九可能是台灣歷來最不受歡迎的民選總統之一,但是先不要笑,這篇文章其實不是要進一步奚落馬總統,而是為他抱不平,嘆息他外交做得好卻沒得到掌聲。 那麼我們就給他掌聲吧。但是為的不是因為外交做得多好。就以〈經濟學人...
歷史書寫
藍弋丰
10 月 09,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四十七:民主曾經是個壞名字
在中文裡頭,「黨」這個字往往帶有不好的意思,如「黨同伐異」、「結黨營私」,但是當我們接觸西方民主制度以後,卻說政黨政治是責任政治與民主的基石,兩邊意思似乎天差地別,其實,西方也不是一開始就認為政黨是好的,至少到華盛頓都還不這麼認為,華盛頓認為全國應不分彼此同心協力,也就是說不要分為黨派,而他卸任時,還諄諄告誡以黨派之私行事會為國家帶來危機。 華盛頓是對的,但也是錯的。 他的預言正確,...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韋誠
10 月 09,2013
「憲法一中」與美國的「一中政策」及「臺灣關係法」
近來民進黨為檢討民進黨對中政策舉行「華山會議」,在9月28日由前行政院長謝長廷先生擔任會議主席,當天會議以謝長廷先生所提出的「憲法一中」做為議會的主題,謝長廷先生試圖以所謂的「憲法一中」做為民進黨對中國政策的核心,與國民黨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互別苗頭。但是「憲法一中」是可行的對中政策嗎?當民進黨對外焦點全都集中於中國,卻忽略了當今全球霸權,也就是美國。...
曾建元
10 月 09,2013
憲政組織的建構
關於憲政組織建構的討論有幾個需要注意的層次。第一是人性論,第二是憲法原理和立國精神,第三是組織原則,第四是組織與制度的具體安排,第五是政黨政治的實踐,第六是憲政制度的改造策略。 惡亦人性 現代國家及其憲政秩序,係基於惡亦人性的預設而建立,因而對於人的權力慾望保持戒慎恐懼的態度,而寧可藉由他律方式予以約束。在這一點上,傳統中國過度相信人先天的良知可以有效落實道德自律,...
‹
…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