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陳中寧
12 月 10,2012
邀請社會人士備詢,乃國會武器
日前,學生陳為廷以備詢身份在立院中要求教育部長道歉,此事受到媒體渲染,轉化成一股「新禮貌運動」。媒體、名嘴紛紛討論起師生關係與禮儀問題。不但忽略了教育部發函關切學生運動之不當,更企圖污名化反壟斷運動。 筆者並注意到,立法院內將因此進行朝野協商,討論社會人士備詢之相關規定,此舉根本是在自我限縮立法權。從憲政體制的層面來看,此舉固然令行政機構難堪,但總統制國家中,立法權之使命乃為對抗行政權。...
吳沛憶
12 月 11,2012
「這個傷口,我們彼此之間可以彌補起來嗎?」:寫在陳為廷道歉之後
竹塹城連日風雨,陽光終於探頭。12月7日午後,坐在清華大學圖書館前坪水泥地上,等待校長,和連署抗議校方不當處理學生教育部發言風波的教授們的密談結果。 在現場,非常讚賞陳為廷的道歉發言。他的用詞很精準:「我的發言可受公評,對那些因此受到情感傷害的人我道歉。」展現的態度,就是他一貫的,帶點稚嫩的傲氣、情感豐富但還是能被收拾不至失控。在校長令人失望的回應後,他的發言,適時鼓舞了大家。...
林樹樹
12 月 11,2012
當儒家倫理學遇上現代公民社會
在聯合報的片面報導之下,陳為廷與教育部長的「備詢」事件成為台灣這幾天的熱門討論。教長選擇沉默,表示想避免社會對立增加,而陳為廷選擇向社會大眾道歉,希望大家把重點轉移回媒體壟斷上。這次事件,有很多方向可以談,我在此篇文章中將把重點放在「儒家倫理學」上。 在公共議事上,「禮」不應該是首要的,禮可以在私人領域中隨意談論,但在講究法理的公共上,理當先於禮,才不會造成判斷混亂,這是次序的問題,...
陳勇維
12 月 11,2012
從在野聯盟到執政聯盟
今年4月27日民進黨、親民黨及台聯黨在立院聯手提出禁止美國牛肉進口,雖然最後功敗垂成,但是在野三黨的聯合突襲讓國民黨來不及反應,這是三黨合作好的開始。目前在野三黨僅在兩岸問題有所歧見,但是在民生議題的政策大同小異,而三黨目前最大的敵人不在於彼此,而在於國民黨、在於馬英九。 因此民進黨應該與親民黨、台聯應該展開對話,在野三黨應求同存異,...
夏安澄
12 月 12,2012
有禮貌的高麗菜
當鐮刀劃過, 與相依的土地分離, 我將被收放進一隻待價而沽的籃子裡. 遺留在土壤中的根, 每天都努力地吸取養分; 葉片層層包裹著的, 是一顆想讓自己擁有甘甜滋味的心. 於是在夏天的清晨, 我珍惜幾滴寶貴的露水, 即使它不夠讓我抵擋整日毒辣的太陽; 當寒冷的東北季風吹過, 我默默地進行轉換與儲存糖分的工作. 成長在這片平凡的高麗菜田, 我很單純地,...
南嘉生
12 月 13,2012
學生「罵」教育部長
陳為廷同學在立法院強烈抨擊教育部長,衍生出「學生可不可以罵教育部長?」的問題。目前網路上討論這議題很多,但我想將討論重點放在公民社會與社會邏輯關係,並在這架構中討論學生陳為廷與教育部長蔣偉寧的相互關係,並衍生到思想與文化問題。 學生能不能罵教育部長,可以分幾個層次討論,上對下、教育及公民社會問題。 下對上的問題 大家都同意縣民若對縣長、...
文化研究
黃藍瑮
12 月 13,2012
態度禮貌等於衷心尊重?
看到清大校方對於學生訴求的回應,依然只停留在「態度」的層面上,心底有些話想分享。 今年是我在芬蘭求學的第三年了,從原本的陌生害怕,到現在的尊敬喜歡,芬蘭的生活與文化讓我學習和體驗很多。「芬蘭教育世界第一」,透過報章媒體的報導,大家多多少少有些印象,但,為什麼呢?芬蘭國中小的上課時數平均少於台灣許多;芬蘭教室中的硬體設備與台灣相差無幾;芬蘭教育的制度與課程和台灣一樣也是參考其他國家的。...
洪耀南
12 月 14,2012
紙箱搞革新?中選會本末倒置
中選會最近心血來潮,大開倒車規劃新的投票箱,還請廠商製作成品。他們宣稱為了推動選務革新,落實環保減碳,所以今後投票箱改成紙箱,一次性使用,每次選舉得花700萬元製作投票箱。 各國投票箱材質不一,塑膠、紙箱、鐵製等不一而同,但是,換投票箱就代表選務革新嗎? 事實上,聯合國及歐盟等對投票箱都有相關規範:投票箱必須要有一定標準,建議用白色透明的塑膠,同時要有1/2的透明部分。...
許建榮
12 月 14,2012
【週五想想】在南極星下想想台灣:Lest We Forget
元月26日是澳洲的國慶日(Australia Day),因為這天是大英帝國海軍Arthur Phillip船長在1788年率領艦隊登陸雪梨灣的日子。事實上,在1946年以前,澳洲聯邦各州都有自己的國慶紀念日,一直到1946年才商定這一天為澳洲聯邦國慶日。不過,這個日子的爭議性頗大,對澳洲原住民而言,這天是殖民外族入侵的哀傷日。 澳洲原住民組織首先在1938年國慶日時,...
全球脈動
黃建龍
12 月 14,2012
【週六想想】我的西班牙轉型正義小旅行系列(六之六):終點
回復歷史記憶,消除國家上空的幽靈 西班牙的歷史記憶法,就是台灣常說的轉型正義法案,「轉型正義」(Transitional Justice)這個名詞幾乎已經跟「台獨」一樣被藍綠兩黨汙名化了,要不就是說他會挑起族群對立,要不就說這是當時大時代環境所造成的傷口,越挖會越傷痛…等等諸類的藉口。其實歷史記憶法案不是西班牙的專利,在歐洲各國甚至中南美洲國家(如阿根廷、哥倫比亞),非洲國家…...
‹
…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