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罵」教育部長

友善列印版本

陳為廷同學在立法院強烈抨擊教育部長,衍生出「學生可不可以罵教育部長?」的問題。目前網路上討論這議題很多,但我想將討論重點放在公民社會與社會邏輯關係,並在這架構中討論學生陳為廷與教育部長蔣偉寧的相互關係,並衍生到思想與文化問題。
 
學生能不能罵教育部長,可以分幾個層次討論,上對下、教育及公民社會問題。
 
下對上的問題
 
大家都同意縣民若對縣長、縣政不滿,當然他可以罵縣長。因此有一個人對縣長、縣政不滿,他可不可以罵縣長?答案都肯定。
 
但同一個案例,我將上句加上「他的父親是縣府員工」,請問有一個人對縣長、縣政不滿,他的父親是縣府員工,他可不可以罵縣長?
 
因為和父親上下長幼的關係,推理得到他也算是縣長的屬下,因此,他可不可以罵縣長?答案若是不可以,那麼,在這個社會上,經由這種關係,我們可以找一大堆人都具有這樣上下從屬關係,都不可以罵。
 
這樣的牽連,最後經常出現我們的長上或多或少,都是總統的下屬關係,因此我們不應該罵總統、院長、部長等等,甚至連縣市長、鄉鎮長都這樣。請問在這樣的關係下,這是一個民主、平等的社會嗎?
 
假如答案是可以罵,那麼,學生和教育部長又沒有直接的從屬關係,學生罵教育部長(假如真的罵了),又有何不可呢?過去數年,全民都可以很恣意罵總統,現在竟然有人說不可以罵總統的屬下,這不是很奇怪嗎?
 
當然一定又有人會說當學生的人要如何又如何,那又是另一個笑話。以台灣的教育普及狀況,那一個社會人士不是教育出來的人?教育完的社會人士可以飆罵,正在接受教育的人不可以?因此批評罵教育部長那些學生的社會人士,是不是應該先檢討自己呢?為何離開學生身份就不接受教育呢?
 
教育問題
 
學生能不能質詢、攻擊教育部長?胡適曾說我們連孔子都敢罵,為何不敢罵總統?同樣的,連孔子都罵了,竟然不能罵教育部長?一大堆立委不也在職進修,他們不是學生?這些人在修理教育部長,又豈止這樣?連預算都大刪特刪!為何沒有人說學生不能對教育部長、教育部做出這麼粗暴的行為?立委連行政院長都罵,教育部長又算甚麼呢?難道大長官可以罵,小長官不可以罵?
 
在近代社會,教育部對大學僅握有制訂教育政策、給預算的權力,卻絕對不是大學的上級長官。大學是追求學問的地方,在西方國家,大學甚至擁有治外法權,是自治單位,是政府權力達不到的地方。學生和教育部長的關係,哪裡有上下從屬關係呢?
 
公民社會要重視的,乃是權利義務很清楚明確的法學原理、法律,倫理、道德這種不清楚、主觀、歧義的規範,僅能說說而已,難成為公民共同依循的根據。畢竟法律規定下的權利義務,有得到人民契約式的首肯,但倫理、道德並沒有。
 
今天泛藍軍抨擊陳為廷的,並沒有從法律、事實,僅是個人主觀、抽象、標準不一的禮貌態度而已。但問題的核心根本與禮貌態度無關。
 
實際上,不管陳為廷的態度怎樣,都無法改變陳為廷質疑教育部長誠信的問題本質,難道我們討論問題就僅在「對有好態度的就予以肯定,不好態度就應該懲罰」,而不問問題的重點嗎?
 
其實,更深層的問題是:我們真的是公民社會嗎?陳為廷被攻擊,乃是從學生與教育部長的關係來決定是非,不是從事實呈現的是非。
 
若我們將學生陳為廷、教育部長蔣偉寧的頭銜、名字拿掉,僅用A與B這樣純中性的代號,我們就不會強調上下從屬的禮貌、規矩了,而是事實是甚麼?我們成人社會的互動,不就是這樣嗎?禮貌、規矩僅是陪襯而已。

禮貌、規矩變成事件主軸,在中國文化中其實不奇怪。那是從身份、地位來決定是非的社會。由陳為廷批判蔣偉寧不會有爭議,但學生批判教育部長就會有爭議,可以看出關係在中國文化的地位。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