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米果
1 月 04,2013
隱身菜市場夜市的台灣製造
曾幾何時,尋找台灣製造的商品,變成一場費力的尋寶歷程,但是那費力的過程,又變成彌足珍貴的一種義氣相挺,畢竟,堅持將產業留在台灣的老闆員工都那麼努力了,如我這樣的尾端消費者,只是花些時間與腳程將他們找出來,帶回家,根本不是什麼委屈的事情,反而是了不起的交情。 譬如網路購物,倘若沒有在網頁標示產地的,十之八九都是中國製,即使是日本品牌或台灣品牌也一樣。...
許建榮
1 月 04,2013
【週五想想】搖滾、霸權與反抗
拒絕中國黑手、反對媒體壟斷、要求新聞自由的「反媒體巨獸」運動燃燒了全球的台灣學生,蘇打綠樂團主唱青峰在由旺中集團中視轉播的跨年晚會上,以王丹〈沒有菸抽的日子〉送給學生們;然而,他支持反媒體壟斷的談話,卻在中視重播跨年晚會時被剪了。 台灣娛樂圈與部分媒體依然是黨國勢力遺緒 青峰的談話被剪,其實不意外。早在2003年,閃靈樂團拿下金曲獎最佳樂團時,主唱Freddy感言說:「...
盧斯達
1 月 10,2013
從Whatsapp到微信:那個無所不在的中國
在智能(智慧型)手機興起之前,大家要靠短(簡)訊。一般是同台免費,不同台則一則短訊收費五角。香港的中學生們為了跟同學和男女朋友免費傳訊,都會光顧首富李嘉誠旗下的電訊業務。 在那個時候,年輕人十之八九都是首富的顧客,就是為了發短訊方便。手機無限上網和Whatsapp普及了,大家才能在電訊網絡上擺脱首富的魔掌,開心選擇其他業者,不可謂不是一個偉大發明。 ...
政黨政治
全力中年
1 月 21,2013
從「駭客戰術」看「罷免馬英九」
我喜歡以運動的角度來看政治,兩者之間那種高度比對性和相似性,總讓人驚訝或莞爾。最近的罷免馬英九之說和總統府的回應,讓我想起了NBA風行一時而且引發爭議的「駭客戰術」(Hack-a-Shaq)(註一)。 駭客戰術其實就是「駭俠客戰術」,針對的對象是前洛杉磯湖人中鋒「俠客」歐尼爾(Shaquille O’Neal)。歐尼爾身高216公分,體重300磅以上,卻擁有相當不錯的機動性,...
林全
1 月 23,2013
大學教授假發票案的省思
大學教授涉及以假發票核銷研究計畫案,日前因部分教授被檢方以貪污罪起訴,引起社會兩極評論。有主張司法宜從寬審理,或比照首長特別費案,既往不究。但也有主張不宜從寬,不能因職業身分而有差別待遇。 由於涉案教授頗多,他們處理經費核銷的方式並非一致,其中難免有犯行誇張者。故主張不宜從寬處理,甚至對涉案大學教授多所抨擊的言論,並非全無道理。 但這麼多教授涉及同樣犯行,...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周妤
1 月 24,2013
心中的小警總(三之一)
胃裡似乎卡了什麼,輕輕地頂住喉嚨,每一個字眼,都要在腦海裡先重複播放兩三次,才小心地溢出嘴唇。語言若逃離聲帶便自有生命,不受控制,也不知會將我帶往何處──驕傲的或危險的?理性的或失敗的敘事。 自三年前在補習班授課以來,已經許久沒這麼緊張了,更是從來沒有遇過,這麼一場慘烈的、言說的自我鬥爭,每一個字,都說得這麼辛苦! 「今天要上的是中華民國在台灣時期,一樣,進入課程前,...
楊緬因
2 月 11,2013
台灣異象事件簿(下):穿越「平行時空」之後⋯⋯
年節期間,友人發出哀嚎:為何家族齊聚看的是同一台新聞、同一個事件,卻有著天差地遠的評論,有如身處「平行時空」?不禁喟嘆:「人世間最遙遠的距離,不是想想論壇與電視新聞,而是你讀完懶人包仍說干我屁事。」 台鐵熱心「代位求償」 2012年2月6日台灣標準時間晚間八點,許多「異象」在台灣不約而同發生了。除了上篇所述的現象之外,尚有一件亦屬不尋常、也可說是空前絕後(且令人欣慰)的怪事:...
張旖容
2 月 28,2013
往事並不如煙:外公的白色恐怖
我的死屍不可來領。我希望寄附台大醫學院或醫事人員訓練機關。我學生時代實習屍體解剖學得不少的醫學知識。此屍如能被學生們解剖而能增進他們的醫學知識,貢獻他們,再也沒有比這有意義的了。 以前送回去的兩顆牙齒,可以說就是我的死屍了。遺品也不必來領。沒有什麼貴重值錢的,予定全部送給難友們。謝謝妳的很多小包、錢、及信。對不起。嗚呼!最後的時間到了⋯⋯緊緊地抱擁著妳的幻影我瞑目而去⋯⋯再給我吻一回!...
歷史書寫
藍弋丰
3 月 05,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十六:一夜收復波士頓
上回講到了「文鬥」的《常識》,這回讓我們把目光回到「武鬥」的前線戰場上,其實,大陸軍與英軍在波士頓的對峙,不僅是武力之爭,也是思維方式與不同社會組織之爭,這麼說或許有點抽象,簡單一點來說,就是由上而下階級分明的威權體系,與由下而上多元平等的民主體系之爭。 怎麼說?前面提到,邦克丘戰役時,英軍因為階級上下分明,結果三位將軍都屈從爵位、地位最高的郝將軍,否決了柯林頓將軍的作戰方案,...
環境經濟
劉仲恩
3 月 07,2013
核能,愈發展愈昂貴的能源?──從能源系統分析看核四爭議
在核四爭議之中,「成本」一直都是各方攻防的焦點之一,根據台電的說法,核電是「最穩定且便宜的電力供應」,替代能源成本太高,現階段很難大規模採用。反核者則批評台電計算公式不透明,事實上核電既不穩定,跟其他能源相比,也不見得便宜。 核能的發電成本包含建廠的資本投入、發電的原材料、運轉的營運支出、以及核廢料的環境與社會成本,目前大多數的正反論述,多半把以上發電成本當作一個定值,...
‹
…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