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嶼邊緣】「十年」也是中國的敏感詞

友善列印版本

中國為了強化網路監控,不斷擴充封鎖與審查特定的詞彙;2015年下旬,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已經和美國網路公司(XYZ.com)合作,提供一份1.2萬個敏感詞名單給該公司,在全球特定網域中封鎖中國指定的敏感詞

中國封鎖敏感詞的手法日新月異,中國網路審查除了直接封鎖禁止的網站外,也封鎖涉及敏感字眼的文章;例如,「經濟成長率6.4%」可能就無法貼上網路。此外,中國也曾將敏感詞字眼用「敏感詞」代替;譬如,2010年2月27日,溫家寶接受中國政府網和新華網專訪和網友交流時強調:「只有民主才不會人亡政息」,結果在某些網站上竟然變成:「只有敏感詞才不會人亡政息」。

因為敏感詞實在太敏感,原來以為中國認定的敏感詞,應是與政治有高度相關的詞彙,例如民主、民主黨、台獨、藏獨、雪山獅子、Free Tibet、北京之春、中國之春、茉莉、維權人士、維權律師、六四(甚至6.4),以及與六四有關的坦克人等等;如今,「十年」也成為中國認定的敏感詞。

2016年第35屆香港金像獎的最佳電影由宣揚港獨精神、批判一國兩制的《十年》獲得。《十年》係由五則故事構成,其中,郭臻導演的《浮瓜》描寫中國政府為了在香港推行國家安全法,自導自演刺殺議員的恐怖攻擊。黃飛鵬導演的《冬蟬》係描述一對戀人無力抗爭拆遷,只好將消失的一切製成標本。歐文傑導演的《方言》則是描寫計程車司機不會講普通話遭歧視,藉此哀悼香港本土語言遭到鄙視。周冠威導演的《自焚者》描寫追求港獨者認為英國有責任幫香港人討回公道,抗議人士在英國駐香港領事館自焚,希望能夠換取港人的自覺。伍嘉良導演的《本地蛋》則以香港本地雞蛋農場的生存比喻香港本土價值的消逝,不過,此時的香港孩童卻變身紅衛兵,檢舉批鬥不應該存在的香港舊文化等等。

《十年》電影內容描述香港的民主、人權、言論自由、本土文化遭到侵蝕的狀況,也隱含著香港獨立與自決的話題,預言十年後,即2025年的香港現狀。這部屬於香港人的電影,從2015年12月17日起,最初只在百老匯電影中心上映,因為反應熱烈,才獲得其他戲院青睞,目前更在香港許多社區與學校直播。

不過,因為《十年》強烈批判「一國兩制」已死,中國政府因此強烈壓制這部電影。鄧小平在1980年代初期提出香港澳門實施「一國兩制」,其初衷是希望港澳成為一國兩制示範單位,除了國防與外交之外,不干涉港澳的事務,希望藉此讓台灣人安心,進而完成「一國兩制統一台灣」。不過,中國在香港實施一國兩制已經超過18年,香港一國兩制的慘狀經驗,台灣人完全看在眼裡。

無視於香港人對《十年》反應熱烈,中國繼續全面封殺《十年》;這也導致中國媒體在報導2016年香港金像獎獲獎名單時,獨漏「最佳電影」這一項。同時,媒體、網站也不能出現《十年》獲頒香港金像獎最佳影片獎的相關畫面。此外,隸屬於《人民日報》的《環球時報》也曾經以社論抨擊《十年》片是嚇唬香港社會的思想病毒

一夕間,「十年」這個詞不僅是中國官方的敏感詞,也成為親北京的香港媒體與香港藝人與大老闆的敏感詞,紛紛向中國表態。親北京的香港媒體指出《十年》不夠格得獎,挺北京立場的香港藝人也公開否定《十年》,例如爾冬陞、黃百鳴等人;寰亞電影老闆林建岳甚至認為《十年》得獎是香港電影界的不幸,直指「《十年》成為最佳電影對電影人不公平,是政治綁架了專業,將電影評獎活動政治化了。」

歷史的演變,總是令人意外。十年前,2005年中國針對台灣通過反分裂法時,台灣人在香港人面前談台獨,大概會遭到香港人唾棄與辱罵。十年後,也就是電影描寫的2025年,香港人在台灣人面前談港獨,或許還希望台灣人聲援與支持。

其實,台灣與香港對「祖國」都曾經期待過;然而,中國國民黨讓台灣人看清「祖國」的模樣;同樣地,中國共產黨則是讓香港人認清「祖國」的本質。「十年」成為中國的敏感詞,不僅證明一國兩制的失敗,同時也證明中國的承諾都是謊言。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