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歷史書寫
根雨屋
6 月 24,2019
【當年不能做的事!】腳踏車要繳牌照稅
台灣現在是完全自由開放的社會,只要不違法,大家可以隨心所欲做想做的事。不過在國民黨戒嚴統治時期,很多現在看來理所當然的事,當時卻不是這樣。例如曾經有段期間,腳踏車是需要繳納牌照稅、掛車牌的,但為了每年每輛才18元的稅收,不但擾民也耗費龐大的行政成本,最後在各界的要求下,自1972年起停徵腳踏車牌照稅。 腳踏車在日治時期已經是台灣相當普遍的交通工具,為了管理與課稅,總督府也引入「...
歷史書寫
馬非白
7 月 28,2019
【被遺忘的歷史】二二八事變的高雄屠夫:彭孟緝(上)
1947年二二八事變中,嘉義和高雄兩地,是最早遭到中國國民黨政權以軍事行動血腥屠殺鎮壓台灣民眾的,為什麼?主要原因:這兩地軍事主管是高雄要塞司令兼南部防衛司令的彭孟緝。 彭孟緝1945年卸任印緬戰區中國陸軍總司令部砲兵指揮官後,在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偕同「要塞調查組」來到台灣,擔任高雄要塞司令,二二八事變發生後又兼南部防衛司令。 南部防衛司令部負責嘉義以南區域的防衛,...
書評書介
文國士
8 月 15,2019
《走過愛的蠻荒》:撕掉羞恥印記,與溫柔同行的偏鄉教師
父母都患思覺失調症,被症狀折磨時, 跟著幻聽與妄想,混亂而狂暴。 他更一度放棄自己,吸毒、飆車,差點殺人! 寫下親身故事,像是用雙氧水洗傷口一樣灼熱而痛苦, 但,療癒從此開始…… 媽媽悄悄告訴我:「你的親生父親,其實是黃義交!」 爸爸因妄想喊叫:「怎麼辦?有人要殺我!」 在我家,這叫平靜。 媽臉上有一道長長刀疤,是爸爸抓狂砍的,他硬指媽媽偷人。...
歷史書寫
李筱峰
3 月 09,2020
《二二八前後 中國知識人的見證》:中國作家蕭乾眼中的台灣
著名的中國作家蕭乾,曾經在二二八事件前來到台灣遊歷,立刻感覺出台灣較諸中國的進步。他在來台之後所寫的一篇文章〈冷眼看台灣〉(天津《大公報》,一九四六年一月十五日),一開頭就這樣說: 作為今日中國一個國民的厄運,莫慘於這個赤裸裸的事實:除了足跡未涉過的非洲莽叢,出了中國門檻,舉目莫非烏托邦。不說恍如隔世的歐美,一片被殖民者奴役著的南洋正用安定與繁榮吸引著中國的闊佬,...
文化研究
陳威臣
3 月 12,2020
【鐵份補給】一代名車,東海道新幹線700系引退
今年(2020年)二月開始,武漢肺炎不斷肆虐日本,不但造成全境高達574例確診(3月11日下午五點為止,另有鑽石公主號696例、撤僑專機14例),許多活動也被迫取消。 其中最讓鐵道迷難過的,就是原本將在3月8日舉辦,由東京出發前往新大阪的東海道新幹線700系的引退Last Run活動。當3月1日行駛完團體列車之後,東海道新幹線的700系就將在3月8日執行最後一趟任務,由於是告別之旅,...
歷史書寫
馬非白
7 月 11,2022
【國民黨的極權時代】老師上課犯忌,關起來!
專制極權統治者為了遂行統治目的,除了用黨政軍特和司法作為壓制人民的工具之外,更透過掌控傳媒和教育體系對人民實施思想改造工程;蔣家王朝將這些工具運用到了極點;其中有關教育方面,是以變造歷史、黨國絕對思維,實施愚民教育、洗腦教育,且為了貫徹思想改造政策,更曾對教育界展開全面性的嚴酷整肅。 白色恐怖時期的很多叛亂案、匪諜案中,或多或少都有教員遭到處死或判重刑,在掃蕩所謂「...
音樂藝術
Join
10 月 09,2022
【聽那些女孩唱歌】在世界的頂端,依然靦腆地微笑──木匠兄妹The Carpenters
不可否認地,在搖滾樂類型百花齊放、風起雲湧的時代,由理查.林恩.卡本特(Richard Lynn Carpenter,1946年10月15日生)以及凱倫.安.卡本特(Karen Anne Carpenter ,1950年3月2日生)這對兄妹所組成的「木匠兄妹」合唱團,清新、簡單、柔軟、流行的抒情曲風,很容易便被認為缺乏文化與社會意識、不痛不癢、左耳進右耳出的消費型音樂;但事實上多年以來,...
劉克襄
10 月 18,2012
悲情北投:回不去的車站,硬要來的纜車
北投火車站不能回家,不少在地居民陷入挫敗的情緒裡。 昔時的木造車站,因為鋪設淡水捷運線必須拆除,八○年代末時,倉促以一元的象徵意義,賣給台灣民俗村,搬遷到八卦山。如今維護古蹟意識興起,北投人想要在百年慶時爭取它回來,新業者卻不願意割愛。 這座火車站拆除前夕,我曾帶孩子前往瞻仰,感情因而分外深刻。眾人在巴望其返鄉不得下,我想以鐵道迷的情感,提供二三意見:...
文化研究
,
歷史書寫
藍弋丰
11 月 14,2012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二:英國人來到北美
前情提要: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卻沒能以他的名字命名,而是佛羅倫斯出身的航海家亞美利哥‧維斯普奇得到了這個榮耀,此後美洲稱為「亞美利加」,而日後的美國也因此名為「美」國。 隨著一四九二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英國也急忙加入資助航海家冒險的行列。一四九七年,英國國王亨利七世派遣熱那亞出身的威尼斯公民喬凡尼·卡波托(Giovanni Caboto)出海探險,不過,目的不是要他尋找新大陸,...
董思齊
11 月 16,2012
文在寅的「命運」:「悲劇英雄的繼承者」還是「進步改革的開拓者」?
在擊敗了(前近畿道知事)民主黨黨代表孫鶴圭、現任慶尚南道知事金斗官(韓國建國以來首位非保守政黨的慶尚道知事),以及五選國會議員的丁世均等三位「超重量級」對手之後,人權律師文在寅成為韓國最大進步派政黨,「民主統合黨」的總統候選人。 雖然曾經擔任過盧武鉉政府時期青瓦台秘書長,但在民主統合黨內,文在寅其實並無任何戰功與威望;甚至在黨內初選之前,...
‹
…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