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藍弋丰
4 月 06,2013
五分鐘瞭解液態天然氣成本
「不要再胡吹液態天然氣的運費成本了,又不是運到外星去。」有人這麼說。 此話怎講?且先賣個關子。首先,讓我們對液態天然氣,英文簡稱LNG,也有人寫成NGL──的基本成本構造常識有個了解。 天然氣,顧名思義,本來是氣體,氣體只能用管線輸送,如果要跨洋運輸,那就得先將它以低溫高壓液化,成為液態天然氣,才能裝上船,運到目的地。台灣不產天然氣,又四面環海,所以自然都得進口液態天然氣,...
環境經濟
Mattel
7 月 08,2013
【週一想想】數字台灣:馬政府和台電正在偷你的錢
近來,馬政府與台電強硬表示因為台電虧損,所以電價非漲不可。因此,學校的暑假剛開始,台電就給學校一份大禮:不再給予學校優惠電價。這個新聞,震撼了各級學校與窮縣市政府。不過,如果分析電力用戶的結構、電價種類與價格,以及政府「補助電價」的政策,我們會發現,這箇中存在著非常不公平的電價買單問題。 2012年,國民黨立委王惠美質詢指出,分析2011年我國各類用電結構,...
政黨政治
張之豪
8 月 08,2013
【雞籠勃露斯】雞籠番仔王
再一次的,基隆登上報紙版面,南山人壽與經濟日報又發表了幸福城市的排名,很不意外的,基隆又在「不幸福」榜上勇奪臺灣頭。 不過,基隆很「勃露」這件事應該也不是新聞了。 長期以來,中國國民黨總是視基隆為禁臠,派個混蛋來也是輕鬆當選,所以總是造成要在基隆參選的混蛋太多而塞車的問題。而民主進步黨則似乎也被基隆的選民給嚇壞了,對基隆往往抱以「失敗主義」的論調來看待,...
歷史書寫
藍弋丰
8 月 28,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四十二:開國先賢們與黑奴
在沒有深入探討美國歷史以前,許多人以為美國是到了南北戰爭之前才開始檢討黑奴問題,其實黑奴問題遠在美國開國之前,就已經是一項敏感議題,如早期反對運動領袖之一約瑟夫‧華倫醫師,他在邦克丘戰役中自願擔任前線士兵,因而壯烈陣亡,他為了人人平等的理念奮戰,在他戰死時身邊的戰友中也有黑人,然而,回到家中,他卻是擁有黑奴的奴隸主。 這樣的矛盾很快就讓許多開國先賢們感到不安,他們既然追求人生而平等...
李知了
11 月 02,2013
【時事想想】有事馬友友‧無事馬英九
電影「鍾無豔」描寫齊宣王在國家遇到危難時,就會找鍾無豔來解圍;不過天下太平時,齊宣王只會找夏迎春來享樂。「有事鍾無艷、無事夏迎春」,就是這部電影的註解。 以前萬人迷、現在防鞋丟的馬英九在台北市長任內,出包時總見歐晉德出來道歉,沒事時,就是馬英九來出風頭。因此,過去馬英九的處事常被稱為「有事歐晉德、無事馬英九」。不過,特別費案後,我們發現,原來馬英九不只有歐晉德,還有余文,...
Mattel
3 月 12,2014
【時事想想】中國老大哥正在監視你
新戶政系統屢屢出包,戶政資料更新速度慢死人,不少網友就開玩笑,應該是轉包給中國網路公司的結果。網友笑稱,中國為了掌握台灣戶政,所以中國網路公司裝了後門,戶政資料更新時,同步傳回中國的主機備份後,再回傳台灣;所以「新」戶政系統這麼「慢」是可以理解的。原本這只是網友的玩笑話,不過現在看來可能是真的。 國安局在3月10日只能向國會提出的機密報告:「國家情報工作暨國家安全局業務報告」,...
亮亮醫師
3 月 29,2014
【時事想想】台灣人,解放你的奴性吧!
在台灣人的血液中,根深蒂固、比膽固醇還要更牢牢黏滯在血管中的,是一種隱形但效力強大的物質,麻醉又昏迷了大家幾十年。這種物質的名字叫做「奴性」。 奴性,就是「甘心為奴隸」。 奴性這種東西是很可怕的,徹底摧毀一個人的自由意志,光是要這些奴隸們起身反抗主人(政府與財團),很多人就寧願安於被奴役,因為至少可以溫飽又平安,並不認為自由有什麼重要的。...
政黨政治
羅承宗
9月 26,2014
馬王朝的檢察廠公們
去年9月,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之子連勝文勇於幫立法院長王金平打氣,一席暗諷馬政府乃廠公、錦衣衛橫行的「大明王朝」發言,曾備受各界嘉許。究竟我國法制水準是否已退化至專制王朝程度,檢方時而淪為追殺政治異己的朝廷鷹犬?只要複習「璟美冤案」始末,即知端倪。 話說2008年11月4日,檢方以「璟美案」名義將雲林縣長蘇治芬「未傳即拘」,並於同月14日展現超高效率將蘇治芬等人起訴,...
文化研究
史努比
11 月 03,2014
【開往台灣的慢船】民主不是只有少數服從多數
10月20日,前行政院長陳冲在僑務委員會演講中提到他最愛的「轉轍器」故事,並用這個故事來質疑三月太陽花學運「真的是代表多數嗎?」。陳冲質疑,配合這些人的行為,是否才是讓其他「真正的多數人」陷入危險? 他的故事是:12個小孩在鐵軌上嬉戲,旁邊另一條廢棄鐵道上也有一個孩子,忽然一列載滿乘客的火車駛來,你是否要扳動轉轍器,為了12個不守規矩的孩子的生命,犧牲另一個守法孩子?他又說,...
教育文化
劉承寰
6 月 10,2015
臺灣教育系統欠缺什麼,你知嗎?
在台灣受教育十二年,直到去年到加拿大讀大學。雖然目前只在加拿大讀了一年,但在這一年對讀書與教育的看法卻完全改觀。 問題就出在台灣從不培養學生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在台灣受教育時,我討厭讀書,更討厭學校保守的風氣,用強迫的方式叫我學習。我們被訓練成機器;對長來說,教育就是背誦,因為只要將課本寫的牢牢記住即可進入好的高中與大學。但教育真該是如此嗎? 剛到加拿大時我看到許多熱愛讀書的學生,...
‹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