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李拓梓
8 月 11,2013
【週日想想】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潮流在變
蔣經國一生講過有道理的話不多,但面臨解嚴的關鍵時刻,這句「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潮流在變」確實影響了後來台灣的方向。很多「唯蔣是從」的人都很愛引用這句話來突顯蔣經國對台灣民主化的重要性,但這些引用的人,卻總是最無法參悟這句話的人。只要有改革的機會,他們一定要站在時代、環境與潮流的對立面。國會改選,不行。總統直選,不行。廢除監院,不行。精簡台灣省,不行。公民投票,不行。軍務改革,國軍士氣會受影響...
政黨政治
蘇孔志
8 月 20,2013
制度殺人!抗議有理!
8月15日上午,一群學生偽裝成陸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姿,衝入行政院,用丟漆彈的方式表達對政府濫權的抗議。此一作為隨即引起正反兩極的評論,支持的人認為抗議有理,是政府濫權在先,反對的人則認為這些學生作秀過了頭,應該要循現有的制度機制,來解決這些問題!「這是發生在苗栗,要丟也是丟苗栗縣政府,為何要丟行政院」? 在一個健全的公民社會中,公民對於公眾事務之參與絕對有其必要性,...
李蔚
8 月 26,2013
【時事想想】從台灣觀察薄熙來案(二之二)
台灣流行一種理所當然的推論:隨著中國經濟的高度發展,中國在全世界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而中共政權對內部的控制,理應也跟隨著國力的提高而提高。但若是仔檢視這次「公開審理」薄熙來的過程,以及當局的種種安排,卻會察覺恰恰相反:中共政權不管是自我改造的能力;控制、解決社會、經濟問題的能力,甚至是統治人民的自信心,比起文革結束時事實上是退步而不是進步。這是筆者認為台灣觀察中國總體發展趨時,...
書評書介
,
媒體觀察
黃紹綺
8 月 27,2013
【書評書介】閱讀《被新聞出賣的世界》
「相信我,我在說謊」這是一個媒體操縱者的告白。 《被新聞出賣的世界》一書是由Ryan Holiday著作,張嚴心翻譯。作者與譯者的文字功力都很強!這是一本負擔不會太大,讀來順暢,內容嚴肅但不枯燥,令人發人深省的好書。 作者是一個網路媒體公關、行銷人員,他真實身分是一名媒體操縱者。他在書中,說明了部落客如何透過提高文章點擊率賺取廣告費,從而炒作虛假空洞但聳動煽情且具爭議性的議題...
書評書介
,
歷史書寫
李政亮
8 月 28,2013
中國的政治想像與政治小說:改革與熱情(1970s/1980s)
場景回到2012年中國十八大前夕。 兩種現象同時出現在台灣:首先,關於中國共產黨高層政治人事異動的各種傳聞、流言佔據媒體版面,其次,則是專家學者們的發言,他們或許從派系政治、意識形態光譜、地方政治人物前進中央的比率甚至從具有國有企業經營者進入領導階層的比例分析可能的新領導班子及其未來走向。 在這裡,我們看到的幾乎都是從政治精英的變化看中國,...
環境經濟
黃育徵
8 月 28,2013
能源願景 2030:再生能源發展成效不彰,躉購電價的設計是「障礙」!
我們再生能源的發展政策是「玩」真的嗎? 十幾年來,政府雖然大力推廣,台灣的「替代、再生、在地」能源佔總能源消費量的比重仍然無法突破低標的 1.8%,若與人口稀少、資源同樣貧瘠的一些北歐國家相比,其佔比已達 15~20%,台灣顯然離此目標還有一段相當長的距離。這十幾年來的表現不禁讓人懷疑,我們再生能源的發展政策是「玩」真的嗎? 現行的躉購費率計價方式是發展再生能源的「障礙...
李政亮
8 月 29,2013
中國的政治想像與政治小說:反腐小說(1990s)
1990年代中期以來,是中國政治小說的另一波高潮。這個年代,是中國紛傳高官貪腐的年代,北京市委書記陳希同、北京市副市長王寶森、中國人大副委員長成克傑、江西省副長胡長清等人紛紛中箭落馬。 此外,在「國退民進」的風潮之下,經營不善的國有企業為私人資本併購,在此過程當中,權錢交易之下的賤賣時有所聞,此舉也造成原國有企業員工大量下崗,國有企業改革背後正是社會公平的議題。 主旋律:反腐倡廉...
國防外交
楊虔豪
8 月 31,2013
【首爾想想】台韓斷交21週年:改變對韓思維的時刻
編者註:甘比亞宣布與台灣斷交,台灣上下一片震撼,顯然毫無心理準備。【首爾想想】楊虔豪在今年8月24日與30日刊登的兩篇專欄文章,回顧當年台韓斷交的情況,值得再度思考。本篇文章首度刊登於2013年8月30日。 上週本人所發表的「台韓斷交21週年:台灣外交的反思與批判」一文在網路上引發熱烈迴響與轉貼。事實上,在斷交第18年與20年時,我都曾撰寫過專文,在個人網站與報紙上發表後,點閱量皆高居不下...
Yolanda
8 月 31,2013
中國社會裡的小資生活現象
最近一段時間,號稱代表時下中國年輕人特別是九零後大學生思想情態的電影《小時代》引發熱議。劇本改編自同名小說,小說作者也是一貫在非議風口浪尖的八零後青春文學作家郭敬明。從原著到電影都用空洞虛無和浮華的情境打造出作者或一小部份人心中的當下,以扭曲的價值觀、生活空虛、盲目拜金等偶像劇的套路來表達他們認知的青春。 作者認為他的作品受眾是國中以上學生,他們完全能理解電影所傳遞的生活氣息。從「...
歷史書寫
雨蒼
9月 02,2013
誰是中國人?
幾乎每隔一陣子,就會有人出來做台灣人對中國的認同感的相關調查。倫敦政經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LSE)在2013年4月30日邀請澳洲學者 Bruce Jacobs 開講,以「台灣非中國」為主題並輔以歷史的角度切入探討,引起了廣泛的討論(註1)。在台灣人、中國人(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和香港人相處的環境中,...
‹
…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