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曾明財熱門文章
曾明財
1 月 02,2016
【眷村想想】 那些眷村媽媽
1926年出生的李媽媽,陜西人,早年住台中體育場旁的虎嘯新村,後來搬到莒光新城,慈祥和藹。她比李伯伯小三歲,經由朋友介紹,自由戀愛結婚。李伯伯年輕時就是軍官了,隨部隊待過四川、上海、南京、漢口等地,李媽媽當年還沒生孩子,很自由,也因此跟著玩很多地方,漢口就待了八個月。 夫妻1949年搭軍機來台灣時,剛好是農曆過年前。李伯伯後來在清泉崗任職,虎嘯新村眷舍很小,軍人薪水低,三個兒子又陸續出生,...
曾明財
12 月 05,2015
【眷村想想】 全國第一個眷村改建案憶往──從光大新村到台中莒光新城
老爸在軍中服務,單身時住過模範新村,婚後才搬進光大新村,鄰居都是水湳機場和清泉崗同事,村名緣由是取「光明正大」之意。 共產黨1949年席捲半個中國,已攻佔上海,國民黨部隊陸續撤退台灣,其中以空軍來的最早。為安置突如其來的大批軍眷,除將原有日式房舍整理外,各地公私空餘廠房也分配給軍眷居住。 據指出,「此一時期興建的眷舍,格式較為混亂,沒有一定的標準,有些用地取得且未經合法手續,...
曾明財
11 月 28,2015
【眷村想想】 眷村大黑洞 我的小革命
我婚後搬進莒光新城,與鄰居相處愉快,後來還被推選為管理委員。未料因看不慣社區當權者惡行惡狀、假公濟私,有如吃定老芋仔的吸血鬼,憤而共同出面揭發,竟遭對方告上法院。雖經折騰多時,幸公道自在人心,打了一場勝仗。 莒光新城有20棟大樓一千多戶,1988年遷進後,軍方最初採舊眷村管理方式設「自治會」,後來改成立「社區管理委員會」,每棟選出一名委員,再推選主任委員。也因牽扯國民黨議員及立委樁腳地盤,...
文化研究
曾明財
7 月 18,2015
【眷村想想】 戰士授田證的幻想
國民黨政府為鼓舞軍心,1956年通過《反共抗俄戰士授田條例》,凡三軍戰士都可獲得每年出產淨稻穀二千市斤的土地—片。然而光復大陸神聖使命沒有完成,老爸授田證已改為授田津貼,我童年的土地夢也為之幻滅。 我家臥房有一個木製衣櫥,內有兩層小抽屜,其中一層藏著老爸寶藏,包括戰士授田證、服務滿十年及十五年忠勤勳章,還有一些重要文件等。 唸國小的我對老爸寶庫就很好奇,...
曾明財
1 月 23,2016
【眷村想想】 告別眷村 搬回眷村
1967年左右,村內盛傳,軍方已決定將光大新村眷戶遷往台中「大坑」,鄰居們也都有心理準備。暑假期間,剛學會寫信的我,還寄了一封離別信給同班同學常照倫。沒想到遷村計畫困難重重,後來不了了之。 經過多年,老爸53歲那年,終於有機會搬離眷村,在郊區買了房子,更是老媽多年夢寐以求的透天厝。 1982年夏天,我大學畢業回台中等當兵,那也是台中縣大里鄉、太平鄉毫無都市計畫,建商大量濫建、...
文化研究
曾明財
6 月 20,2015
【眷村想想】 秉著勇氣再嫁的店仔
「店仔」是光大一村的歐巴桑,早期曾在村內開柑仔店,因而有此綽號。五十五歲時,在丈夫林某去世的隔年,再嫁給一位外省老芋仔,雖引起鄰居側目,卻有了幸福人生。 林某是台灣人,1948年到台中水湳機場任職,專長裁縫,在廠裡處理機身內使用的帆布,後來也在外兼差當裁縫師,並收女學徒。 林某夫婦沒有生育,陸續領養二女一男。他比店仔小五歲,是個風流倜儻、愛喝酒的人,在外有情婦,很少回眷村家了...
曾明財
10 月 31,2015
【眷村想想】 左手打棒球、右手修飛機──巫乾龍歐利桑
巫乾龍歐利桑,日本鹿屋航空學術專科班畢業,年輕時曾任空軍棒球隊隊長,身材高大,外表看起來很有「日本精神」。 歐利桑1920年出生於南投埔里,18歲適逢日本海軍招考航空學術專科班,在台北總督府應試,數千人報名僅錄取一百多位,他和雙胞胎哥哥巫乾坤脫穎而出,1939年4月搭乘「高砂丸」客輪渡海前往日本,中日戰爭此時已開打近兩年。 鹿屋航空基地位於九州鹿兒島附近,這群年輕人來自台灣各地,...
教育文化
,
國防外交
,
政黨政治
曾明財
11 月 14,2015
【眷村想想】 兩個政戰細胞
大學畢業前,多數男生報考預官役,最熱門的官科之一是「政戰」,限國民黨才能上榜。我有豐富社團經驗,加上唸大一時,美國宣布台美斷交後,立即熱血沸騰成為黨員,自認到部隊當輔導長最合適了,結果仍名列步兵榜單。 1982年底,先到成功嶺新兵訓,然後到高雄鳳山陸軍官校受訓三個月後,沒幸運抽中外島籤,分發新竹關東橋新兵訓練中心,擔任第一營第一連排長。 關東橋師部與旅部和第一營都設在同一場所...
曾明財
1 月 09,2016
【眷村想想】 家庭小工:什麼都作,什麼都不奇怪
老媽在眷村當了一輩子家庭主婦,沒有外出工作,在我成長過程還是看她做了好幾項家庭小工,包裝豆乾和牛肉乾、包火種、縫女性月經帶釦子等。另外,就是幫人帶小孩,持續用心照顧潘氏三兄妹七年以上。 包裝豆乾和牛肉乾的年代,是在我上小學前,廠商就位於五叔公家旁,五叔公的家人平時賺此外快,也介紹老媽加入行列。 每一個豆乾包裝內有五片,每片長寬約三公分,有點辣味,內附紅色招牌紙,...
文化研究
曾明財
五月 02,2015
【眷村想想】 王媽媽洗澡──洗澡曾經是大事
「王媽媽在洗澡,小明小華在偷看,王媽媽嚇一跳,小明小華哈哈笑!」這是眷村常唸的一首童謠。由於我家隔壁姓王,王家唯一兒子就叫小明,真正的王媽媽聽到都很尷尬,小孩子更是哈哈大笑。 在光大一村,洗澡是家家戶戶大事。早期還沒裝設自來水,村頭、村尾各有一口水井,每家都得提水桶裝水,來來回回要走好幾趟。冬天更麻煩,還要燒熱水,童年的我也曾一個人練習點煤球生火。 我家也沒有浴室,...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