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專欄作家
開往台灣的慢船 | 史努比
本文作者為前媒體工作者,相信慢經常比快還好一點點,相信真理經常在兩端之中靠左一點點,相信台灣人只要努力多一點點。
所有文章
2016-03-14
【開往台灣的慢船】從台中早餐看到新一波「愛鄉土」運動
台中早餐和炒麵、東泉辣椒醬,最近突然成為熱議焦點。身為已經落腳台北的台中人,真是與有榮焉。不管台中炒麵是不是真的那麼好吃,也不管不停反覆在網路上出現的「台中腔」討論結果究竟如何,見到眾人對故鄉的討論愈多,總是件好事,可能因為那給人一種存在感和偶爾的驕傲感。 除了包含黃安的少數人之外,應該沒有人會說自己不愛台灣,但「愛台灣」畢竟是一個整體的大概念,在每一天的分分秒秒之中,...
2016-03-07
【開往台灣的慢船】軍人不該出現在不該出現的地方
理論上,台灣應該會是全球軍民關係最好的國家之一,因為幾乎所有成年男性都服過兵役,對部隊再熟悉不過。事實卻相反,台灣人不屑、唾棄軍人的程度恐怕是全球僅見。為什麼?除了歷史與結構性因素之外,台灣軍人總是在錯誤的時間出現在錯誤的地方,才是根本原因。最近的憲兵隊和教官事件,提供了最佳例證。 歷史與結構性因素 台灣軍人的地位低落,如果要細說從頭,我們無法忽略其中的歷史與結構性因素。...
2016-03-01
【開往台灣的慢船】太多二二八?
以「用汗水取代淚水」和不想再哭了為由,台北市長柯文哲決定不參加今年北市二二八紀念儀式,改以「一日雙塔」騎單車行程紀念這個苦難的日子。不過,最後他依然在屏東以「寬容如海、成就台灣」為題發表二二八談話,也還是掉淚了。 這個抉擇毀譽參半。受難者與家屬面對二二八各有不同心情和處理方式,許多人可能已不再有情緒處理回憶,可以想像;然而柯文哲應該要清楚,自選上台北市長那一刻起,他就不再只是受難者...
政黨政治
2016-02-22
【開往台灣的慢船】國民黨的十字路口
全球化確實是無法閃躲的現象,它不但讓世界各國面臨相同的新世代經濟挑戰、相同的社會問題,似乎也製造出了極為相似的政治趨勢。因此,美國總統初選白熱化之際所激發出來的「共和黨、民主黨面臨十字路口」討論,很巧妙的可以移植到台灣來觀察──中國國民黨此刻也站在十字路口,而他們自己知道嗎? 美國兩政黨面臨的挑戰 隨著傑布布希(Jeb Bush)退出共和黨初選以及七旬參議員山德斯(...
2016-02-16
【開往台灣的慢船】新華社禁用語將台灣推離了中國
曾有體育記者形容過採訪某次大型賽會遇見新華社的經驗,他說,整體感覺十分「驚悚」,因為台灣的每一個新聞單位都幾乎是單兵攻擊,新華社則活像是派出了一個連,要懂俄文的有,要懂韓語的有,要會說西班牙文的也有。結論是,中國什麼沒有,就是人多。 新華社身為一個13億人口極權國家的官方喉舌,預算之豐沛和人才之廣大,是不用懷疑的;諸如中央電視台等官媒,也是相同的狀況。不過我倒是經常揣摩著,...
政黨政治
2016-02-01
【開往台灣的慢船】新政治、新國會:西元前六世紀的雅典告訴台灣什麼
偶然之間,讀到了雅典城邦民主政體的故事。雅典在希臘各城邦中特別以民主思潮著稱,其實它的演進過程相當複雜,但十分引人入勝,尤其是擁有「雅典民主之父」美名的領導人克萊斯希尼斯(Cleisthenes)在西元前508-507年間銳意改革,奠定雅典民主根基。 對沒有讀過政治學的人而言,能夠藉此一窺最早期的民主發展,而且感受到它和現代制度的類似,是種微妙的感受。今天2月1日,...
2016-01-25
【開往台灣的慢船】逆流而上的國民黨與新黨青年
很久之後才發現,小學課本寫空一格蔣公看著小魚逆流而上,其實是假故事。不料到了大叔年紀,還真的親眼看到逆流而上的魚群。國民黨和新黨裡分別有不少年輕人,也試圖在與民意反向的強勁河水裡往上闖關。浙江省的魚為假,台灣的魚為真,但同樣不可思議。 在近來被談論得震天價響的新青年政治之中,國民黨和新黨的青年們,成了很尷尬的一群。他們一樣年輕,但不是在擔任國民黨發言人位置時必須為黨、為候選人作出拙劣的辯護...
2016-01-18
【開往台灣的慢船】我所認識的蔡英文
她不是個第一眼就會讓人喜歡上的人,平心而論,可能看了十眼也不會喜歡,我甚至不喜歡她的貓(史努比是狗,怎麼會喜歡貓...)。她絕對不可能在一夜之間讓大家荷包滿滿,她有很多堅持簡直會讓人氣死。但如果蔡英文能夠讓台灣找回對政治人物那分失落已久的信任,對這個挑戰重重的國家來說,那或許已很足夠。 曾有一段時間以記者的身份來看蔡英文。基本上,她和90%的台灣人一樣不喜歡記者,因為你知道,...
2016-01-11
【開往台灣的慢船】讓歸鄉車燈再次點亮跨世代台灣民主
台灣每逢選舉時的全國大移動,會不會是春節返鄉潮之外第二大的移動呢?那一輛又一輛長途巴士和一截又一截台鐵、高鐵車廂,在南下北上的車道、軌道上所散發出的燈光,應該和過去數十年來一樣,總在選舉前一夜的台灣島東西兩側,串成如同2004年「手牽手護台灣」一樣的光之鍊吧!無意間看了幾支催促青年返鄉投票的文宣影片和廣告之後,這麼問著自己。 如今政黨對年輕人的聲聲呼喚和催促,...
2016-01-04
【開往台灣的慢船】朱立倫的coulda和宋楚瑜的shoulda
曾讀過英文老師撰文表示,should、could、might、would這類的語氣助動詞,是台灣學生最拙於使用的詞彙之一,多數人更是不擅用、也不了解should have、could have、might have和would have的用法。上週六看著朱立倫和宋楚瑜在第二場總統辯論中聲嘶力竭、唱作俱佳的賣力演出,這些句型語法突然湧現。朱宋二人簡直是拿來教could’ve和should’...
‹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