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林琮盛熱門文章
全球脈動
林琮盛
2 月 05,2014
【中東想想】貧窮,讓極端主義滋養蔓延
「我只要發電機」,來自加薩走廊的穆罕默德是一個正在伯利恆一所大醫院裡治療脊椎神經腫瘤的8歲小孩。他只能看得到110公分高的世界,移動必須靠父親推的輪椅。 但穆罕默德聽到大人們正討論加薩走廊的悲慘世界時,他的心態卻比一般同年齡的外國孩子更為高大、務實。 他不要iPad、不要筆電、不要電玩,只要發電機。 穆罕默德體驗到加薩走廊缺電、缺水、缺資源⋯⋯萬物都缺的困境。加薩走廊30%...
林琮盛
2 月 19,2014
【中東想想】消逝中的巴勒斯坦土地
巴勒斯坦西岸中部,有一個座落在海拔500公尺山丘的小村落Nabi-Salih,每周五都會聚集一群不滿的巴勒斯坦村民。 除了「喝茶、幹譙」外,年輕、憤怒的年輕人會順著村落聯外道路遊行抗議。他們的目標:700公尺外、成立3年的以色列屯墾區。 Nabi-Salih的阿拉伯語原意為「先知」。但對這550多人的村落而言,他們卻無法「先知」此區資源竟有一天會遭以色列屯墾區剝奪。村民激憤著...
林琮盛
3 月 26,2014
【中東想想】以色列人鼓勵失敗
在採訪以色列新創企業過程中,我總喜歡問同樣一個問題:「你們究竟怎麼看待『失敗』?」 聽到我的問題,從事線上翻譯的新創公司Ginger主管Efrat一副「這根本不是問題的問題」表情回答我:「沒什麼大不了的,失敗就失敗,重新再出發就行了」。她說,在以色列,很多頂尖的企業家,曾把公司搞爛過3、4次才成功的。 同樣的問題,特拉維夫大學育成中心(Star...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林琮盛
3 月 01,2015
【中東想想】多雨氣候的台灣鬧旱災,沙漠的以色列不缺水!
台灣快渴死了!自去年下半年起,台灣就開始進入枯水期。原本預期的颱風並未帶來豐沛雨量,導致全台雨量普遍偏少,甚至山區集水區的雨量僅為氣候平均值的4成。中央氣象局甚至預估,未來一季,降雨量仍然偏少。 為此,2月26日起,新北市新板地區、林口區、桃園市、新竹縣市、苗栗縣、台中市、北彰化、台南市和高雄市紛紛拉響第二階段限水警報,影響甚鉅。 盱衡大環境,...
全球脈動
,
國防外交
林琮盛
4 月 23,2015
【中東想想】 徵兵制的以色列,凝聚獨立建國的堅定意志
每年4月下旬,以色列總沈浸在一股莊嚴又哀戚的氣氛中。每年此時,「大屠殺紀念日」及「陣亡將士紀念日」這兩大國定紀念日總讓以色列人不斷深化以色列不再讓猶太人悲劇重現的堅強意志。 這兩大節日的上午8點,以色列全國會響起警報聲。所有民眾都會起身肅立;行進的車輛無論在高速公路或一般道路,全都停駛。乘客和司機集體下車默哀。畫面和生活瞬間凍結在那一刻,停頓在警報聲的那兩分鐘。...
全球脈動
林琮盛
五月 18,2021
【中東想想】以巴衝突背後,各自的茶壺風暴
以色列和哈瑪斯的軍事衝突超過一個禮拜,是過去七年來最嚴重的流血衝突,造成雙方生靈塗炭,即便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開會處理,但如何化解仍無明確作為。 以巴衝突的原因可久至1948年的以色列建國,若究其原因,近日這場衝突背後,以巴各方皆有理性的政治算計,最終卻以人命為犧牲品:最早起因於巴勒斯坦內部的一場茶壺風暴,外溢到掀起以巴之間的刀光劍影。 從巴勒斯坦一方來看,...
林琮盛
11 月 06,2013
【中東想想】酷愛流浪的以色列人
孔子曾說:「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中國歷代都用孔子的「孝」字約束、要求子女為其父母盡孝。在家族為尚的羈絆下,傳統上,中國人對出遠門,或前往不確定的目的地,總添上一縷陰霾。除非活不下去,否則農業社會的老百姓盡可能不「逐水草而居」。 即便至今,在當今台灣現代化社會中,面對年輕人是否出國旅行打工,仍有頗大的意見和爭論。但對自西元70年,被羅馬軍團以屠殺式血腥滅國後,...
林琮盛
1 月 12,2014
【中東想想】夏隆,一個「英雄」和「屠夫」並存的一代梟雄
中風8年後,以色列前總理艾里爾·夏隆(Ariel Sharon)11日在特拉維夫謝巴赫康復中心辭世,終年85歲。《耶路撒冷郵報》報導稱,以色列政府將為夏隆舉行國葬。 自2006年1月中風昏迷後,以色列媒體對夏隆的評價如潮水湧來。即便以色列國內左右兩派對夏隆的觀點南轅北轍。但其英雄形象卻深植在以色列人的腦海中。 夏隆宛如一位捍衛以色列國家安全的「大長老」。一來,...
林琮盛
2 月 26,2014
【中東想想】在巴勒斯坦蔓延的宗教保守現象
抵達巴勒斯坦約旦河西岸的第一天,我前往伯利恆大學拜訪了一位巴勒斯坦的知名政治運動者,也是該校的教授──馬辛。 和預期一樣,一群受高等教育、五官明顯細緻、頭戴各種顏色頭巾的穆斯林女孩在校園三三兩兩地聚集著。 圖片來源:作者攝 對外人而言,美麗阿拉伯女孩蓋著頭巾,本來就是典型的服飾。但Mazin卻說:「30年前,...
林琮盛
6 月 21,2014
【中東想想】 當巴勒斯坦隔離牆作為一種觀光財
2002年夏天,一位巴勒斯坦自殺炸彈客在希伯來大學的學生餐廳轟然引爆炸彈,造成近百位學生死傷,死傷者中,包含數位美國年輕人。 自從那場震驚以色列全國的爆炸案後,以色列官方決定對巴勒斯坦採取隔離(segregation)措施,沿著巴勒斯坦地區豎立起8、9公尺高的隔離牆。這道牆至今仍在持續圍繞著猶太屯墾區周圍,不斷擴延、建造中。 對巴勒斯坦人而言,...
‹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