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林琮盛熱門文章
林琮盛
五月 30,2014
【中東想想】面對強敵環伺,以色列唯有團結一致
圖一:在以色列軍隊,來自世界各地的猶太人,無論何種膚色,都被灌輸保家衛國的觀念。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4月28日上午10點,以色列全國響起警報聲。此時,全體以色列公民都起身肅立;行進的車輛無論在高速公路或一般道路,全都停車,乘客和司機集體下車,默哀兩分鐘。所有的畫面和生活彷彿凝結,停格在警報聲的那兩分鐘。 對以色列而言,...
林琮盛
6 月 07,2014
【中東想想】以色列學術界有不畏權威、自由的天生guts!
「我們不希望政治染指科學界,我們要求政治人物提供預算,資助科學研究,並要他們閉嘴、別插手。只有科學家才知道如何專心做科研」,75歲的魏茲曼研究院材料所所長透納‧瑞謝夫(Tenne Reshef)插著雙手,把學術自由、不受政治控制,視為無法撼動的絕對信念。 (圖為200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艾達尤娜特。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
林琮盛
7 月 11,2014
【中東想想】從中東衝突看以巴關係的愛恨情仇
以巴衝突再起!這次的衝突源自3名以色列駐巴勒斯坦西岸屯墾區的3個青少年被殺,而引起的一系列連鎖反應。在搜索被綁青年的過程中,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軍隊爆發爭鬥,造成多名巴勒斯坦人死傷。 為了報猶太青年被殺的一箭之仇,幾名極端以色列份子綁架了一位巴勒斯坦青年,予以殺害焚屍,引爆了巴勒斯坦人的極大憤慨,東耶路撒冷(「舊城」所在地)湧現激烈的抗爭騷動。 事件之初,以色列政府曾試圖降溫,...
全球脈動
林琮盛
7 月 19,2014
【中東想想】每次的大反叛,總讓巴勒斯坦空間更受壓縮
今年一月的一天上午,來自美國波士頓大學社會系的美國年輕人造訪巴勒斯坦西岸,進行10天的考察之旅。一位在當地以「非暴力抵抗」而聲名大噪的伯利恆教授馬辛為這群年輕學子介紹巴勒斯坦抵抗史。 「從1920年代至今,平均每10至15年,巴勒斯坦人民就會發起一場大型的抵抗運動,」馬辛認為,審視歷史痕跡,巴勒斯坦抵抗的力度只會越來越大。 馬辛還秀出一張漫畫,一隻火鶴準備吞掉一隻待宰的青蛙。...
財政金融
林琮盛
11 月 03,2014
支付寶 vs. Apple pay:中美權力爭霸戰的網路金融版
全球正在迎來一場「支付模式」的權力之爭。 過去2年來,馬政府官員一直在苦思,如何制訂「第三方支付」的法令。10月底舉辦的「遠見高峰會」上,「之初創投」的創辦人林之晨曾在台上說了一段故事。 馬政府官員為了制訂第三方支付的相關法令,找了林之晨進入總統府和一群官員開會,探討第三方支付的法令制訂方向。會中,林之晨當場詢問在座的文武百官,有誰用過Paypal或支付寶?不料,只有三個人舉手...
教育文化
林琮盛
4 月 01,2015
【中東想想】改回聯招?別鬧了!
「改回聯招吧!」近日,一位知名「公知」(公共知識份子)在臉書上如此寫道。 坦白說,作為曾體驗過聯招,為了擠進好大學的窄門而死背活背的筆者,這個訴求完全不吸引人,甚至令我憤怒。憤怒的理由很簡單:這些「公知」們,只要眼見一個東西效果不好,就選擇最便宜的方式,砍掉重練,走回老路,而非想辦法精進、突破。 台灣長達幾十年的大學聯考,其背景是配合台灣當時的政治和經濟發展路徑。...
林琮盛
9月 17,2015
【中東想想】 艾倫科迪死於阿拉伯世界的部落文化
當3歲的敘利亞難民「艾倫科迪」陳屍在土耳其沙灘上前,他的死亡命運早在他出生前,就已被一個名為穆罕默德‧布瓦吉吉的26歲年輕人所寫下。 從10歲起,突尼西亞青年「穆罕默德‧布瓦吉吉」就四處打零工維生。由於家庭貧困,他青少年時期就被迫輟學,以資助家裡的經濟條件。為了生活,也為了支持妹妹上大學,布瓦吉吉到處拉著手推車,以賒債買下價值美元200元的貨品,擺攤謀生。...
全球脈動
林琮盛
1 月 06,2016
【時事想想】 「沙──伊」衝突的蝴蝶效應
再一次,阿拉伯世界又陷入大亂鬥的漩渦裡,無法自拔。 年初,沙烏地阿拉伯大規模處死囚犯,其中,還包括什葉派教士尼姆(Nimr al-Nimr)。這一舉動,導致原本就不睦的沙國和伊朗雙邊關係公然決裂,中東各國開始紛紛選邊站,動盪的局勢更形惡劣。 「沙──伊衝突」如一隻蝴蝶,一振動翅膀,許多連鎖效應開始掀起波瀾。 敘利亞前景更黯淡 首先,是原本看似和緩的敘利亞內亂,...
‹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