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想想】從中東衝突看以巴關係的愛恨情仇

友善列印版本

以巴衝突再起!這次的衝突源自3名以色列駐巴勒斯坦西岸屯墾區的3個青少年被殺,而引起的一系列連鎖反應。在搜索被綁青年的過程中,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軍隊爆發爭鬥,造成多名巴勒斯坦人死傷。

為了報猶太青年被殺的一箭之仇,幾名極端以色列份子綁架了一位巴勒斯坦青年,予以殺害焚屍,引爆了巴勒斯坦人的極大憤慨,東耶路撒冷(「舊城」所在地)湧現激烈的抗爭騷動。

事件之初,以色列政府曾試圖降溫,呼籲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激進人士克制。但成效不彰,矛盾持續激化升溫。巴勒斯坦內部一貫走激進路線的「哈瑪斯」,更不願善罷干休,加劇以巴之間的緊張態勢,接連發射火箭彈至以色列境內報復。
綜觀整個中東地區,似乎正處在一個極端宗教勢力不斷激化、崛起的動盪中。譬如伊國遜尼派叛軍組織「伊拉克與大敘利亞伊斯蘭國」(ISIL)、哈瑪斯、納入諸多激進極端勢力的敘利亞反叛軍,乃至埃及的反對派都有這股跡象。

以巴問題上,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境內的屯墾區問題,一直是兩造爭端的導火線。以色列右翼宗教勢力希望,能不斷擴張「大以色列」(Eretz Yisrael)的領土,涵蓋現今的巴勒斯坦土地,進而鼓勵猶太保守宗教人士大舉進駐屯墾區。

這群猶太宗教人士常會自行其事,有自己的社群領袖,連以色列軍隊也未必管得了,引發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猶太人之間的多次紛爭。此次被殺害的3名屯墾區猶太青少年,即是這群保守宗教人士的子弟。

許多巴勒斯坦人私下認為,這種因巴方領土不斷被壓縮,所帶來的怨懟和不滿,將可能會為「第三次巴勒斯坦大起義」(Intifada)的積蓄強大能量。

為此,某些巴勒斯坦的極端激進勢力不斷運用、催化這股憤恨能量,進而武裝、強大自己的派別。哈瑪斯就是典型案例。

哈瑪斯的武器和資金來源,很大一部份來自數千公里外、想把以色列「從地圖上抹去」的伊朗。這兩個伊斯蘭教政權為了對抗以色列,可以摒棄教派紛爭(哈瑪斯為遜尼派、伊朗為什葉派。長期以來,「遜/什」兩教派處於不和,如這次的伊拉克情勢),成為跨宗派的聯盟體。

每年,以色列軍方都能在海上或陸上,查獲到來自伊朗企圖走私入加薩走廊的軍武。

端視以色列和哈瑪斯的衝突史,其中一部份源自於巴勒斯坦內部問題。法塔赫(Fatah)和哈瑪斯彼此互看不順眼,7、8年前甚至爆發過自家兄弟相殘、大動干戈的鬩牆鬥爭。

往往,當法塔赫所領導的巴解政府(巴勒斯坦政府)和以色列政府進行和談,哈瑪斯或少數激進勢力就會從中作梗,破壞以巴和談。

2012年底,哈瑪斯曾射火箭彈到以色列境內,其中原因就來自政治因素。當時,巴解政府成功讓巴勒斯坦進入聯合國觀察原名單,哈瑪斯不希望自己的勢力因此被削弱。最後決定「外銷轉內銷」,用強硬手段,凝聚哈瑪斯的政治實力;另方面,哈瑪斯也認為,巴解政府對以色列妥協太多,背棄了「革命」理想。

更讓以巴關係增添一絲陰影地,哈瑪斯內部有一支「衝組」,稱為「卡桑旅」個卡桑旅以1930年代反對英國託管的著名巴勒斯坦烈士阿茲丁•卡桑的名字命名。
該軍團主要蒐集以色列國防軍活動情報,進行自殺性爆炸「烈士」的培訓課程及執行自殺爆炸襲擊,可謂哈馬斯軍事力量的中流砥柱。西方國家已把卡桑旅歸類為恐怖組織。

這次哈瑪斯對以色列的火箭彈襲擊,很大一部份就出自卡桑旅之手。他們擁有來自伊朗的火箭彈,從9公斤到45公斤的彈頭皆有之。最遠射程能達75公里,可從加薩走廊直接攻擊以色列的主要商業大城「特拉維夫」。近日,特拉維夫頻頻傳出空襲警報,讓價格十分昂貴的「鐵穹」(Iron Dome)防禦系統疲於奔命。

「衝組」卡桑旅的攻擊點不只在自己所屬的軍事基地,還常窩在加薩走廊的民舍、學校或醫院,採取游擊戰打法。以色列被惹毛後,勢必反擊,進而造成加薩走廊的居民頻頻出現死傷。 

過去10天,自加薩走廊發射到以色列境內的火箭彈,已逾300枚,逼得以色列軍方採取更強硬手段處理。

至於事件如何落幕,根據內外情勢推估,可能有幾項,一是依靠國際力量介入,進行調停;其次,透過美國向伊朗施壓,斷絕哈瑪斯的軍武來源;或以色列決定「亮劍」,執行地面戰,再次攻入加薩,清除哈瑪斯的激進勢力。

但無論哪一項作法,4月下旬才宣稱和哈瑪斯兄弟握手言歡,籌組聯合政府的巴解組織(PLO),或許是最尷尬的。其角色宛如夾心餅乾,既不能對以色列惡言相向、又無法控制哈瑪斯「衝組」勢力、在巴勒斯坦民眾心中總烙印下左右齟齬、軟弱的形象,可謂以巴衝突的政治輸家。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