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廖千瑤熱門文章
政黨政治
廖千瑤
9月 28,2013
民進黨應正式提出金馬經營論述
Howard Dean,這位當代美國民主黨大老,提出著名的「The 50-state strategy」(五十州戰略);他主張民主黨應該深入了解與規劃美國各州各級的選舉,在各地紮根、健全黨的組織,使民主黨更具競爭力,盡量達成各級選舉都能獲勝最理想目的。 當然,在民主國家的現實中,不可能有一個黨可以取得各級選舉所有勝利,但從Howard Dean的主張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政黨的積極性...
廖千瑤
9月 03,2014
【時事想想】誰還在製作蔣經國?
當代大史學家Peter Burke的名著《製作路易十四》,是十分引人入勝的學術作品。這本著作告訴我們一個政治人物如何利用文字、圖像與媒體來塑造自己適宜的形象,人民又是如何心甘情願地照單全收,堪稱是文化史領域的經典作品。眼光放廣來看,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法國有路易十四,台灣也有蔣氏父子。國民黨敗退來台灣以後,透過媒體強力宣傳,時時刻刻製作蔣氏父子,以至於在某些老一輩台灣人的心中,...
環境經濟
廖千瑤
7 月 02,2015
台灣人對資本家的孺慕,真讓人瞠目結舌
麥當勞母公司要販賣台灣麥當勞的經營權,引起台灣網友的激烈討論。毛澤東曾說過:「你對某個問題沒有調查,就停止你對某個問題的發言權」,我當然不會像毛澤東這樣箝制言論自由,畢竟每個人都應該擁有發表謬論的自由。不過在閱讀資料之後,筆者必須直言,很多台灣人對這次麥當勞母公司要販賣台灣麥當勞的經營權這件事的看法,根本就是瞎說。 先不說在台灣沒有多少人知道美國本土火熱的勞工運動「Fight for $...
政黨政治
廖千瑤
12 月 13,2012
台灣政商界 需要啟蒙
目前台灣檯面上的大資本家們幾乎都成長、發跡於黨國體制的年代。在那個年代中,盛行著許多以今日文明社會的標準來看會顯得不可思議甚至荒謬的潜規則或社會現象。近日「全國產業發展會議」台上台下爆發爭議,再度證明了這個事實。 當然這群大資本家胼手胝足,冒險犯難的精神與經驗都值得學習,台灣社會也一直很尊敬勤勞、慈善的資本家。但是不可諱言,這群大資本家在發展自身事業的過程中,除了獲利至上的思維以外,...
文化研究
,
環境經濟
廖千瑤
1 月 17,2013
從美麗灣看臺灣人的開發主義思維
整個東部地區在台灣民主化過程的發展,相較於其他地區是比較保守的。我們都說台灣的發展是重北輕南,其實這句話需要檢討與反思,因為在這個命題中,「東部」不見了。 臺灣的「北」也好、「南」也好,至少在公領域中都被賦予了較多的關注,都是在論述中大量被討論的對象,但是「東部」,顯然並沒有得到這樣的注目。在「東部」這裡,生活的確比較困苦,居民必須面對嚴苛的生存挑戰,面對未來更缺乏安全感,...
教育文化
廖千瑤
2 月 26,2013
半部論語就要治天下? 江院長曲解文意
新閣揆就任,自秀論語功力。學而篇:「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其中「貧而無諂,富而無驕」被江院長解釋成「貧困階層不會諂媚、逢迎在權位的人,相對於富有階層的人不會驕縱」;「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被江院長解釋成「希望貧困階層能安心樂於其道,讓富有的人注意精神層面禮制與文化」 筆者以為江院長對這兩段話的解讀不但偏離春秋時代的環境,...
全球脈動
廖千瑤
3 月 07,2013
台灣對南韓與北韓的應有態度
棒球經典賽大戰,我方的民族情緒幾乎催油催到最高點。網路上流傳著一張北韓領導人支持中華隊的合成照片,甚至有人輕率地發表支持北韓攻擊南韓的言論。然而就在幾乎同一時間,北韓宣布片面廢止「韓戰停戰協定」,東亞局勢震盪,一時之間這種照片與這種言論就不能僅僅視為幽默或玩笑,極有可能造成台灣與南韓之間重大的外交糾紛。 回顧過去的中國與韓國,都遇到來自歐美、日本與俄國等強權的欺凌,...
歷史書寫
廖千瑤
4 月 09,2013
【時事想想】「台灣設計蔣」跟不上啟蒙
孫文與蔣介石,是國民黨的兩大神主牌,他們分別在國民黨的歷史神話中被尊稱為總理與總裁。其中蔣介石在國民黨的政治神話中一向被視為孫文思想的嫡系傳人,在國民黨失去中國大陸後,更被視為光復國土、復興中華文化的唯一希望。 台灣一度充滿蔣銅像,其大搞個人崇拜的程度與毛澤東相比不遑多讓。他的生日與忌日成為國定假日,這正是台灣不久前的歷史記憶,許多老一輩的台灣公民還是記憶猶新。...
廖千瑤
五月 16,2013
【時事想想】從歷史談台灣司法的啟蒙
一九九四年李敖曾為文〈欲減之罪,何患無辭〉,對照今日林益世貪汙案的一審判決,十分貼切。此案的一審判決,再次逼迫國人痛苦認知到我國司法系統的全面落後,需要我們整個社會投入龐大的心力與時間才能矯正。 追根究柢,以歷史角度來談,問題仍然出在台灣社會缺乏一場真正的全面啟蒙。 在台灣民主化的過程中,司法系統的啟蒙進度是非常緩慢的。司法系統的公僕們,...
廖千瑤
10 月 27,2013
馬總統!「一中各表」的極致就是「兩個中國」
馬英九總統在10月24日接受《華盛頓郵報》專訪,明確指出「根據中華民國憲法,我們無論在國內或國外,都不會推動『兩個中國』、『一中一台』或『台灣獨立』,這也是憲法所不容許的。」這個說法為我們台灣重返國際社會的可能,重重築起了一座大大高牆,而且這座高牆還是我們自己的總統在我們自己的家門口蓋的,怎不令人捶心肝。 所謂「台獨」,也有分A型和B型兩種。A型台獨的主張是改國號為「台灣」,...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