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藍弋丰熱門文章
藍弋丰
12 月 18,2013
【週三想想】能源思考題(六):直流電再戰交流電
在第一回中,我們提到電業數十年來長久不變,但是在電業開始發展的1880年代,狀況可不是如此,電業才開始起步,就先展開一場後世稱之為「電流大戰」的猛烈商業競爭,由愛迪生所主導的直流電,大戰歐洲與西屋陣營主導的交流電,這場大戰不但牽涉到現在的兩大複合工業龍頭奇異與西屋,也牽扯到愛迪生與不世出的天才特斯拉,因此至今為人津津樂道。 這場大戰的起因,是愛迪生主打直流電,...
藍弋丰
4 月 16,2014
【能源思考題】(十七) 最便宜的能源:節能
談到能源,大部分人總有一種迷思,就是以為能源只有供給面,認定在電力方面,能源策略就是發電,不是用這種發電,就是用那種發電,事實上,電力是供需平衡,最好的能源,既不是風能,也不是太陽能,而是節能,根本不要用電,比任何發電更好。 圖片來源:維基圖庫。 說到節能,大部分人又有一種迷思,以為節能就是什麼電器都不用的亞米許主義,或是隨手關燈、...
全球脈動
藍弋丰
11 月 17,2012
美國為何不直選總統?(下)
上篇提到,一七八九年,華盛頓當選了美國第一任總統,由於華盛頓可說是眾望所歸,所以他得到全部選舉人團一致投票,華盛頓也不喜歡政黨,認為結黨結派會分裂國家,因此在第一次美國總統選舉中也沒有政黨的因素。許多未來會發生的小問題也因此被掩蓋了。 像華盛頓這樣有辦法憑一個人調和所有主張與不同利益的人物十分罕見,華盛頓以下就無人能做到。擔任國務卿的傑佛遜,與擔任財政部長的亞歷山大....
全球脈動
藍弋丰
11 月 17,2012
美國為何不直選總統?(上)
美國總統大選結果揭曉,歐巴馬以332票「選舉人票」獲勝連任! 美國為什麼不像咱們台灣一樣總統直選,而要搞出一個讓人一頭霧水的選舉人團制度呢?這一切都跟美國的立國歷史與立國精神有關,且讓我們從頭說起。 一七八三年,在班傑明‧富蘭克林──正是那個放風箏給雷打的富蘭克林──的外交手腕操作下,英國終於跟新生的美國簽下巴黎和約,美國的「大陸會議」於隔年批准了這個和約,美國獨立戰爭結束,但是,...
歷史書寫
藍弋丰
11 月 28,2012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四:喬治對喬治
華盛頓一槍打出了法印戰爭與歐洲的七年戰爭,伏爾泰針對此事曾寫道:「從美洲擊出的大砲令歐洲陷入一片火海。」他的敘述是誇張了點,因為華盛頓只下令開槍,並沒有開砲,而霍拉斯‧瓦波在《喬治二世統治時代史(The History of the Reign of George II)》之中寫的就比較精確:「維吉尼亞小伙子從蠻荒中射出的槍彈,令全球陷入火海。」 當華盛頓搞出了這麼大的飛機,...
歷史書寫
藍弋丰
12 月 05,2012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五:華盛頓本來是「統派」?
美國獨立史上最有趣的一點就是,不僅一般老百姓原本都認同且效忠英國,連開國元勳也是如此。說來這並不奇怪,因為殖民地原本都是英國人後裔,他們一直以來的敵人是法國與印地安人,而母國英國一直出兵協助他們對抗強敵,效忠英國是很正常。 直到獨立戰爭爆發,都還有很多人繼續效忠英國,被稱為「保王黨」,若套用咱們台灣的說法,這些保王黨就相當於是「統派」。不過,在導致獨立戰爭的一系列事件開始之前,...
歷史書寫
藍弋丰
1 月 02,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八:分鐘人:開戰時刻
「分鐘人」,這是啥,新的美國超級英雄嗎?……或許應該說是美國最古老的英雄,而且分鐘人不只一人,有成千上萬人……不打啞謎了,想知道「分鐘人」的故事,咱們還是得從前情提要開始說起。 話說華盛頓的老戰友湯瑪斯‧蓋吉來到了波士頓,擔任麻州軍事總督,這位蓋吉將軍來頭可不小,他與華盛頓是在布雷德克遠征時認識,在那場軍事大災難的一開始,法印聯軍兇猛的攻向英軍,首當其衝的正是蓋吉的擲彈兵,...
歷史書寫
藍弋丰
1 月 16,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十:鄉民崛起——康科德‧列星頓戰役
前篇提到三名「黑暗騎士」已經把英軍出擊的訊息傳遍方圓40公里,而英軍還渾然不覺,他們從波士頓的各部隊中,抽調700人上場。出擊英軍的中層軍官,也是從各部隊的志願者中抽調出來混編,因此軍官與士兵並不互相熟悉,部隊於十點出發,一開始總指揮史密斯中校就遲到,上船時秩序亂糟糟,登岸時還被迫在及腰的海水中涉水而過,到兩點才上岸整備完成,一上岸,他們走到哪都聽到鐘響、槍響,...
歷史書寫
藍弋丰
1 月 23,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十一:邦克丘戰役
縱觀世界歷史,適得其反的例子可說不可勝數,美國獨立的過程更是一連串事與願為的結果,一開始,英國與法國在北美洲殖民地競相擴張而發生衝突,由華盛頓在荒野中的戰鬥為引信,引爆法印戰爭與七年戰爭,然而戰後英國卻限制殖民地的擴張。 當英國因為七年戰爭的財政負擔而想對殖民地加稅,卻引發殖民地抵制英國貨物,得不償失而不得不取消大部分加稅。 英國東印度公司因殖民地人抵制英國茶改買走私茶大受打擊,...
歷史書寫
藍弋丰
1 月 30,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十二:穿上軍服當國父
上回談到邦克丘戰役,這回讓我們把時間稍微往回「倒帶」一些。 康科德‧列星頓戰役發生之後,民兵集結的同時,殖民地各州代表也正在費城的第二次大陸會議上忙著想該如何善後,若要繼續戰鬥下去,錢從哪來?軍隊如何組織,由誰領導?如何與外國聯絡取得外援?這都是迫在眉睫的嚴重問題。 就在人心惶惶的時候,身為維吉尼亞州代表的華盛頓,身著軍裝出席,他高大挺拔的外表,加上軍裝的打扮,...
‹
1
2
3
4
5
6
7
8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