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藍弋丰熱門文章
歷史書寫
藍弋丰
4 月 24,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 之二十三:自助而後人助
前回提到伯哥因連續兩次孤注一擲的攻擊不成,損兵折將,他手下最得力的軍事指揮官陣亡殆盡,這時他才終於放棄,想往北逃離戰場,但大陸軍哪有這麼容易放過他,此時已經又膨脹到15000人的大陸軍一路騷擾他,讓他寸步難行,而史塔克更率領一隻部隊,在一個岩丘上設下砲陣地,斷了伯哥因唯一的退路,日後這個岩丘便以史塔克為名,稱為「史塔克岩丘」。 伯哥因至此遭到團團包圍,...
歷史書寫
藍弋丰
五月 01,2013
【週三想想】 美國的誕生 之二十四:走出谷底
前回提到薩拉托加會戰伯哥因全軍被俘,成為獨立戰爭的轉捩點,但同時,華盛頓對抗郝將軍卻落居下風,不但連戰連敗,丟失了首都費城——雖然大陸會議已經先行離開——連他慣用的反戈一擊,也沒能成功。 華盛頓在郝將軍進入費城之後,對駐守德國鎮的英軍發動反攻,但是突擊行動卻因為烏合之眾組成的各部隊在戰場上無法協調行動,甚至彼此誤擊,演變到只能自己退兵,讓華盛頓灰頭土臉。...
歷史書寫
藍弋丰
五月 22,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二十七:帝國大反擊
華盛頓麾下部隊在鑄谷中經歷嚴冬與鐵血訓練的考驗後,已非吳下阿蒙,不過他們現在面對的對手,也不是行動緩慢的「神豬」郝將軍,而是狡黠如狐的柯林頓將軍──在薩拉托加會戰後,美國獨立戰爭的勝利天平已經倒向殖民地這方,但是戰爭卻還延續了好幾年,主要就是柯林頓將軍在「作怪」。 前回提到柯林頓將軍在蒙矛斯戰役中竟然使出了華盛頓最拿手的敵前撤退,連夜從戰場上消失,保住了主力,...
歷史書寫
藍弋丰
五月 29,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二十八:最後的實戰派
前回提到大陸議會將希望放在「薩拉托加的英雄」侯瑞修・蓋茲身上,期望他能扭轉在南方戰場的劣勢,蓋茲面對這個艱鉅考驗,可說胸有成竹,他甚至在戰前大言不慚的說將明日與康華利斯共進早餐——戰勝英軍而俘虜康華利斯。 在大陸軍的南方部隊中,還有一位真正的實戰派,出身今日德國巴伐利亞的凱伯男爵約翰(Johann de Kalb),與好友拉法葉一起加入大陸軍,並代表法國作戰,...
歷史書寫
藍弋丰
6 月 19,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三十一:戰神的典範
格林雖然為部隊定下的方針,簡單的來說就是毛澤東(另一說是朱德先提出)所提出的準則:「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不過格林將部隊分為兩部之後,也給予摩根隨時應變的權力,一旦形勢允許,也可改變這個方針,進行更有利的作戰,而摩根也正打算這麼做。 他首先選擇了牛圈(Cowpens)這個地方作為等待塔列頓前來決戰的戰場,牛圈這個地方,以前是一個保王黨在此放牛之處,因此得名,此地夾在闊河...
歷史書寫
藍弋丰
6 月 26,2013
【週三想想】 美國的誕生‧之三十二:追趕跑跳蹦
摩根在牛圈之戰中展現教科書等級的完美戰術之後,大陸軍與康華利斯開始你追我跑的遊戲,康華利斯為了彌補牛圈之戰的損失,發誓非追上摩根,一戰消滅他不可……最起碼還能搶回俘虜與物資。 康華利斯追擊摩根卻撲了個大空,摩根還有空好整以暇的把俘虜都轉送走,再跟格林會合。這是因為康華利斯在牛圈之戰中,損失所有行動最快速的部隊,他剩下的部隊行動緩慢,追不上摩根的輕裝步兵。 為此,康華利斯作出重大犧牲,...
歷史書寫
藍弋丰
7 月 03,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三十三:叛徒、州長與立克次體
講到美國獨立,一般通說是約克鎮圍城戰結束了獨立戰爭。不過事實沒有說起來的那麼簡單,因為約克鎮圍城戰之後兩年,才簽訂了《巴黎和約》,戰爭才真正結束 而約克鎮圍城戰也不是那麼順理成章,好像是「歷史的必然」,它很可能不會發生,是一連串的歷史事件造成的條件聚集,風雲際會下才發生的一件特殊事件。 而當時殖民地人民沒料到戰爭會打這麼久,士氣越來越低落,役期到了的士兵都回家務農不願再戰,...
歷史書寫
藍弋丰
7 月 17,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三十五:敵化為友,友化為敵
上一篇提到,約克鎮圍城戰英軍投降後「世界天翻地覆」,以為戰爭打完就沒事了?接下來,美國一場險惡無聲戰爭才正要在外交戰場上打響,而「世界天翻地覆」的可不只是英國,而是整個世界真的都倒轉過來,敵人變成朋友,朋友變成敵人。 首先先環顧一下當時的世界大勢,華盛頓雖然收復約克鎮,但是北美十三州的兩大港:紐約與查爾斯頓,以及其他佔領區,仍然牢牢的掌握在英軍手中;另一方面,法國與西班牙已經參戰,...
歷史書寫
藍弋丰
8 月 07,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三十九:黑箱大會
代表們到齊,華盛頓主持,在費城獨立廳,美國建制即將開始,但是第一項提議卻非常的「不民主」,因為代表們認為討論的事務會引起軒然大波,不能討論到一半就流傳出去,那會導致天下大亂,會議也無法進行,於是,他們把獨立廳所有的門窗全都封死,路人走過去也無法偷聽到他們在講什麼,簡直完全就是「黑箱作業」。 但是這個黑箱,與後世許多黑箱作業不同的是,黑箱裡的,是各州的民意代表,代表許多不同的立場與利益,...
歷史書寫
藍弋丰
8 月 14,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四十:各為其州
前篇提到,一場「各為其州」的大混戰即將展開,從最初的《維吉尼亞方案》就開始了大州與小州的爭鬥,《維吉尼亞方案》有幾個重點: 將分為兩個議會(日後的參、眾議院),而非《邦聯條例》中只有一個大陸議會。而議會的代表要按照比例制,以人口比例,或是各州納稅的比例計算,而非《邦聯條例》中各州平等,一州一票。 成立一個國家行政機構。《邦聯條例》中沒有這樣的機構。 成立新的國家法院(...
‹
…
2
3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