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藍弋丰熱門文章
環境經濟
藍弋丰
10 月 14,2014
【能源思考題】(三十九)當能源儲存也達到電網平價
這個系列一路走來,帶領著我們環繞地球,看遍各國的發展,也在能源產業繞了一圈,從節能、新能源、生質能源、能源儲存、需求反應,一路談到傳統能源石油,看似把能源領域談得差不多了,但其實能源產業日新月異,包羅萬象,還沒談到的,隨手一舉,例如地熱、潮汐、波浪等發電方式,還有許多談過的領域,都一直產生新的技術與趨勢,也都還沒一一詳細介紹,但這些新知永遠追蹤不完,這個任務,就交給市面上其他的產業媒體,...
全球脈動
藍弋丰
11 月 17,2012
美國為何不直選總統?(上)
美國總統大選結果揭曉,歐巴馬以332票「選舉人票」獲勝連任! 美國為什麼不像咱們台灣一樣總統直選,而要搞出一個讓人一頭霧水的選舉人團制度呢?這一切都跟美國的立國歷史與立國精神有關,且讓我們從頭說起。 一七八三年,在班傑明‧富蘭克林──正是那個放風箏給雷打的富蘭克林──的外交手腕操作下,英國終於跟新生的美國簽下巴黎和約,美國的「大陸會議」於隔年批准了這個和約,美國獨立戰爭結束,但是,...
歷史書寫
藍弋丰
1 月 16,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十:鄉民崛起——康科德‧列星頓戰役
前篇提到三名「黑暗騎士」已經把英軍出擊的訊息傳遍方圓40公里,而英軍還渾然不覺,他們從波士頓的各部隊中,抽調700人上場。出擊英軍的中層軍官,也是從各部隊的志願者中抽調出來混編,因此軍官與士兵並不互相熟悉,部隊於十點出發,一開始總指揮史密斯中校就遲到,上船時秩序亂糟糟,登岸時還被迫在及腰的海水中涉水而過,到兩點才上岸整備完成,一上岸,他們走到哪都聽到鐘響、槍響,...
歷史書寫
藍弋丰
1 月 23,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十一:邦克丘戰役
縱觀世界歷史,適得其反的例子可說不可勝數,美國獨立的過程更是一連串事與願為的結果,一開始,英國與法國在北美洲殖民地競相擴張而發生衝突,由華盛頓在荒野中的戰鬥為引信,引爆法印戰爭與七年戰爭,然而戰後英國卻限制殖民地的擴張。 當英國因為七年戰爭的財政負擔而想對殖民地加稅,卻引發殖民地抵制英國貨物,得不償失而不得不取消大部分加稅。 英國東印度公司因殖民地人抵制英國茶改買走私茶大受打擊,...
歷史書寫
藍弋丰
1 月 30,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十二:穿上軍服當國父
上回談到邦克丘戰役,這回讓我們把時間稍微往回「倒帶」一些。 康科德‧列星頓戰役發生之後,民兵集結的同時,殖民地各州代表也正在費城的第二次大陸會議上忙著想該如何善後,若要繼續戰鬥下去,錢從哪來?軍隊如何組織,由誰領導?如何與外國聯絡取得外援?這都是迫在眉睫的嚴重問題。 就在人心惶惶的時候,身為維吉尼亞州代表的華盛頓,身著軍裝出席,他高大挺拔的外表,加上軍裝的打扮,...
歷史書寫
藍弋丰
2 月 06,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十三: 跛豪、胖弟、乞丐兵
前回提到,在邦克丘之役後不久,華盛頓來到前線,這是1775年7月3號的事,當時殖民地各地都正大肆宣傳邦克丘上民兵把英軍打得落花流水,民心士氣正高昂,但親臨前線的華盛頓一看到現場,卻感到前所未有的不妙。 首先是他麾下的軍官們,真是一票「老弱殘兵」,沃德年事已高,約瑟夫‧史賓塞更是老邁到被士兵們戲稱為是「老奶奶」,這是「老」的部分。 年輕的羅德島准將格林,從未上過戰場,...
文化研究
,
歷史書寫
藍弋丰
2 月 27,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十五:獨立是《常識》
1776年1月1日英王的「反分裂」演說引起軒然大波,就在殖民地人對英王的鴨霸態度大感不滿時,一本反擊文章小冊子橫世而出,掀起了美國獨立戰爭「文鬥」的最高潮,這本小冊子名叫《常識》,由湯瑪斯‧派恩所撰,但他並未具名,一推出,三個月內就狂銷12萬本,一年內紅到歐洲,總銷售量達50萬本之多。 12萬本看起來沒什麼,現在美國賣破百萬的書很多不是?不過請記得,當時美國只有13州,...
歷史書寫
藍弋丰
3 月 05,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十六:一夜收復波士頓
上回講到了「文鬥」的《常識》,這回讓我們把目光回到「武鬥」的前線戰場上,其實,大陸軍與英軍在波士頓的對峙,不僅是武力之爭,也是思維方式與不同社會組織之爭,這麼說或許有點抽象,簡單一點來說,就是由上而下階級分明的威權體系,與由下而上多元平等的民主體系之爭。 怎麼說?前面提到,邦克丘戰役時,英軍因為階級上下分明,結果三位將軍都屈從爵位、地位最高的郝將軍,否決了柯林頓將軍的作戰方案,...
歷史書寫
藍弋丰
3 月 14,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十七:七月四日誕生
1776年3月17日,困守在波士頓的英軍狼狽不堪撤走,這天日後成為「撤離日」紀念日。兵不血刃奪回波士頓之後,華盛頓發現,城內的防禦工事堅不可摧,如果他先前想要正面進攻的提案沒有遭到民主否決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不過與英國戰事還沒結束,所有人都預料到接下來雙方決戰的戰場將會在紐約,大陸軍馬不停蹄移防,雖然急行軍相當辛苦,但波士頓的英軍夾著尾巴逃跑,讓士兵們充滿前所未有的自信,...
藍弋丰
4 月 02,2013
節能是想像?實例說話
每當提起「最環保的能源是節能」、「最便宜的能源是節能」,很多朋友往往說節能是「不可能」,即使台積電端出了的傲人節能成就,台達電也建造了節能廠房,還是有人會說那是台積電特別了不起,動用了不可思議的高科技,中小企業不可能做到,或說那是電子業,不通用於傳統產業云云,若又提到節能的理論值,就用「理論跟現實有落差」搪塞…… 那麼,不談理論,只談已經實際實現的實例。 24%‧紐約時報總部大樓...
‹
…
2
3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