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作者簡介
徐子軒
本文作者是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博士
所有文章
2018-12-11
老布希的遺產(上)世界新秩序與迷思
當老布希在德州農工大學下葬,和他一起覆土的,還有他曾經的世界新秩序。葬禮上,歷任美國總統一字排開,除了早於老布希的卡特,從柯林頓、小布希、歐巴馬到川普,正代表著後冷戰時期由美國主導之世界秩序的崩潰過程。 讓我們先回到911當天,不是那個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恐攻事件,而是在更早之前的1990年。在這天老布希向國會發表演說,聲稱全球將進入一個歷史性的合作時期,也就是他所謂的世界新秩序...
時事想想
,
財政金融
2018-12-05
中國被美國留校察看了嗎?
在本次G20峰會上,美中兩國領導進行貿易戰談判,會後達成休戰共識。美國宣布將暫停預定對2600多億美元貨品開徵的25%關稅,先前針對2500多億貨品開徵的關稅,則維持10%不變。 作為交換,美國希望中國立即開始進行結構性改革,包括智慧財產權盜竊、非關稅壁壘和強制技術轉讓等問題。休戰期為90天,若90天未見中國改善,則將繼續開徵25%關稅。 從白宮發布的消息裡,...
時事想想
,
全球脈動
2016-12-18
燭光革命後的韓國
12月9日韓國國會通過對於總統朴槿惠的彈劾案,正式確立後朴時代來臨。現在朴槿惠被迫暫停職權,送交憲法法院審理,由總理黃教安擔任總統權力代行,隔日首爾街頭再度聚集群眾慶賀彈劾通過,數場大型集會推倒朴政府,因此又被稱為燭光革命。雖然國會以壓倒性多數表決回應民意,不過最終決定朴槿惠去留的還是在於大法官,故外界仍舊屏息以待在未來180天內所產生的憲法判決。 假設憲法法庭裁決朴槿惠應該解職,...
全球脈動
2016-11-13
韓國的民主治理危機
近來,被形容為被邪教掌控並把持國政的韓國,爆發出巨大的民怨。上週末據稱超過20萬人在首爾聚集遊行,規模不下2008年美牛進口抗議。朴槿惠政府亦採取一系列措施,如緊急更換內閣、接受檢方調查、斷絕密友關係等,希望能度過剩下的任期。但隨著案情升高、在野黨與媒體的圍剿,朴槿惠仍挽救不了跌到穀底的支持度:從九月底醜聞揭露以來的30%到最新的5%,等於宣告朴政府已無力治理國家。需注意的是,對朴政府的失望,...
時事想想
2016-09-27
【時事想想】你我大不同的韓戰
繼各種特效的抗日神劇後,中國影業又有了更驚人的點子,這次斥資數億打造出抗美援朝的神影:「我的戰爭」。在電影的宣傳片中,幾十歲老人的文工團鋼刀連紛紛登場,懷舊的高喊著「我們不用護照,舉著紅旗進漢城」。可想而知,這部愛國宣傳味十足的電影,在左右共治的中國網路上引起不小論戰,連共青團都參上捍衛歷史的一腳、環球時報評論也以國威、英雄主義讚揚志願軍。 就中國看來,抗美援朝是義戰(justice...
中國問題
2016-05-28
一個公民之死看中國法治精神
日前中國北京發生一件疑似嫖娼衍生出的「意外」致死案,據稱嫌疑人雷洋在購買性服務時,抗拒警方逮捕,後因他選擇跳車逃逸而重傷死亡。認屍的家屬指出,他身上有多處疑似外力毆傷,認為是警方動粗。此外,可作為案件證物的錄影紀錄均不存在,如當地的監視器損壞、警方辦案時的錄影設備在逮捕過程裡損壞,換言之,只有人證沒有物證。這件事喚起了中國民眾對警方惡形惡狀的記憶,如2002年的程樹良案、2003年的孫志剛案,...
2016-03-23
莫讓南進變難進
近來甘比亞斷交事件再度炒起外交雪崩的舌戰,無論內外都呈現一股對總統當選人蔡英文的「92壓力」,可說是520新政的前哨戰。從蔡英文的回答不難看出,民進黨政府早有心理準備,甚至透過媒體釋放出新南進政策的風向球,企圖為台灣找出外交生路。不過,斷交歸斷交、南進歸南進,這完全是兩回事,不宜混淆討論。就前者來說,台灣應已認清,從烽火外交到活路外交,其實都難脫中國擺佈,盡人事即可;但就後者來說,...
全球脈動
2016-01-04
南向正是時候
去年以來,聽聞泰國朋友屢屢造訪新加坡、日本等地。新、日相對泰國都屬於高所得、高消費的地方,但泰國朋友們已是新中產階級,造訪這些地方不僅一償夙願,亦為本身能力的展現。如果新加坡、日本可以成功的吸引觀光,為什麼台灣不可以?這便激起我們進行思考。一國能發展觀光事業有著內外條件,內即是國內的硬體軟體建設,如名山大澤、人情風俗等,外即是政府的配套政策、相關企業的企劃布局,內應外合自然可以將人帶進來...
全球脈動
,
社會安全
2015-12-09
不進反退的台灣?
近來台灣香港中國新加坡四家機構,聯手推出一項《四地華人社會進步指標調查》,指標包括了政府施政、貧富分配等九個面向,方法是透過各地民眾自評以觀察其社會的滿意程度;同時,也透過各地民眾的互評以決定進步的排行。自評和互評的結果其實都不令人意外:中國、新加坡在九項自評上均高過五分,香港僅只一項超過五分,台灣則沒有一項。而就互評來看,新加坡以壓倒性優勢榮登首位,台灣敬陪末座。...
時事想想
,
環境經濟
,
政黨政治
,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2015-11-14
習九會後台灣再探亞投行?
眾所注目的習九會裡,馬英九提到台灣參與國際活動常受到干擾,提醒習近平須注意台灣民心。他並以TPP和RCEP為例試探中方,毫無意外,中方仍然保持一貫的論調:歡迎台灣以「適當名義」參加亞投行與一帶一路。所謂適當名義,在台灣內部有著歧見:部份人士認為即使Taiwan China也無妨,只要能參與就好;當權者認為Chinese Taipei是底線,才有尊嚴平等。事實上,不管前者或後者,...
‹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