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想想副刊
No name
文化研究
賴慈芸
9月 22,2017
【翻譯偵探事務所】兒時最愛:俠盜亞森羅蘋
亞森羅賓以一身兼為劇盜和偵探,是一個亦兒女、亦英雄,風流倜儻而任俠慷慨的人物……亞森羅賓的故事借劇盜而吐社會的不平,則比福爾摩斯徒為法律與資本家的鷹犬,較高十倍。 ...
歷史書寫
陳威臣
9月 21,2017
他山之石:從舊山線看高千穗鐵道保存現況
日前傳出苗栗縣政府申請觀光局補助金,欲將台鐵舊山線打造成「軌道自行車」(Rail Bake),讓民眾可以腳踩自行車遊舊山線;縣府還特別強調,車輛附有電動馬達,踩累了可以改用馬達驅動,所以不會造成安全疑慮。這項計畫遭到許多文化資產保存人士與團體的反彈,質疑相關計畫將會破壞舊山線原有的樣貌,讓國家級的鐵道文化資產就此消失,對此苗栗縣政府特別澄清,他們不會動到舊山線的一根釘子。 然而舊山線鐵道,...
歷史書寫
鍾年晃
9月 20,2017
【解嚴30週年】我的戒嚴初體驗
台灣從1949年5月20日開始戒嚴,一直到1987年7月15日解嚴,一共38年又56天,目前在全球僅次於敘利亞的48年,是全球戒嚴第二久的國家。對我這個1966年出生的五年級中段生而言,等於是我從懂事開始就生活在戒嚴中,一直到成年才解嚴。我見證及參與街頭運動狂飆年代,也品嚐民主化果實,中間歷經意識形態掙扎、經過思想洗禮。因為走過這年代,所以現在更珍惜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生活。...
歷史書寫
張肇烜
9月 20,2017
【人心人術】40年捐10億!台灣媳婦林鄧璐德:我是正港台灣人
只有一樣東西能真正治癒人類的身心病痛,那就是「無私的愛」。台灣何其有幸,在這塊土地上,從來不缺有愛的人。 秋意漸濃,2年前的此時,來台半世紀的美籍護士林鄧璐德女士辭世,離開她奉獻一生的台灣。 林鄧璐德 (Ruth Duncan),出生於美國德州,她是一位護理師,卻沒有走一條相對安穩的道路。林鄧璐德學成後,到中國青海協助創立醫院,提供藏人醫護服務,她也幫忙訓練當地護理人員。...
電影戲劇
囁
9月 18,2017
從不義的白色煉獄中重獲自由 ──「記得‧因為愛」舞台劇評
亞書認為:這半生,她在跟兩種力量對峙,一種是「看得見的鬼」,另一種是「看不見的鬼」,那「看不見的鬼」摧毀了她的家庭,對人的信任和愛,那凡人害怕見到的「鬼」,反倒是陪她走過悠悠歲月⋯⋯ 摘自〈記得‧因為愛〉簡介 戒嚴時期與其形容是言論不自由的年代,不如說是一個被詛咒的年代更來的恰當。「記得‧因為愛」劇中即是以民國70年代白色恐怖為背景,並且透過女主角亞書(蔡維容飾)...
文化研究
老番
9月 18,2017
【老番講古】摸奶巷與佛頭港:臺灣地名的正經與不正經
彰化鹿港摸奶巷(bong-lin-hāng),頂港下港真有名,名聲透京城。可是,這不是彰化人生成老豬哥,愛性騷擾。漳泉潮語系(閩南語)人群居住區,若有巷子很窄,通常會用「摸奶巷」來形容。不是只鹿港才摸奶,其他地方應該還有,只是默默無聞。巷子窄,有土地所有權,或防盜匪的因素。古今人物對田園厝宅寸土必爭,緊鄰兩家常為牆巷互毆,「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的六尺巷道美談,一般只發生在貴族宰相世家...
書評書介
林媽利
9月 13,2017
【書摘】《林媽利醫師回憶錄》--緬懷杜聰明先生
書名:《林媽利醫師回憶錄》-融合科學與人文的奇妙女性 作者:林媽利口述;劉湘吟撰著 出版社:前衛 出版日期:2017-09-20 緬懷杜聰明先生 二〇一六年十月,由高雄醫學大學海內外校友組織的「高醫轉型正義促進會」在高雄舉行抗議活動,提出陳氏家族退出高醫、還原杜聰明校長創辦高醫的歷史原貌等訴求。身為高醫第五屆校友、早在十幾年前(...
運動休閒
阿宏叔叔
9月 13,2017
【野球人生】阿宏的棒球建言(一)多蓋球場讓更多人有地方打球
台灣棒球運動的推廣,最大的困難是場地不足,導致從事棒球運動的人口無法增加。 台灣是棒球強國,卻算不上是棒球大國,棒球在這塊土地上已發展百餘年,我們擁有深厚的棒球文化,技術上也已經有百年以上的傳承。因為打棒球有很多時候像是在下棋,體型的優勢在比賽中不見得是絕對的優勢,會玩球的球隊,選手們的頭腦清晰,加上技術純熟,在比賽中才占有絕對的優勢。 棒球的特質,加上百年以上的傳承,...
電影戲劇
螺絲釘
9月 12,2017
【螢光幕背後】故事人的職人故事——演員黃健瑋
近年來影視作品吹起了一陣職人風,無論是電視劇或電影,鉅細靡遺地呈現某個職業,加上不失合理性有張力的劇情,總能吸引到不少觀眾,而這些說職人故事的人,他們自己也是職人,更有不輸作品的職人故事。 說故事的職人當中,演員應該是最容易被一般人認識的職位,弔詭的是,很多人將明星與演員畫上等號,其實兩者有些不同,卻又有些雷同。 職人演員,黃健瑋,一個你可能既陌生又熟悉的名字。 因為工作的關係...
文化研究
吳秉霖
9月 11,2017
【印度想想】印度很危險?我在印度遇到的善良人們
印度近年來屢傳駭人聽聞的性侵案件,因而被認為是危險的國家。 用我現在的生活方式來說印度是一個友善的國家是沒有說服力的:因為駐印幹部的身份,我在日常交際往來的大多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我在印度的食衣住行都被保護,可以說是隔離、孤立於大部份的印度之外。因此,我想分享我在2014年時,獨自於二個星期之間騎乘機車橫越北印度喜馬拉雅山脈的故事。 這個故事始於德里(Delhi)。...
‹
…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