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想想副刊
No name
音樂藝術
Join
6 月 04,2019
【聽那些女孩唱歌】闇黑夜妖的迷幻漩渦──後叛客教母「蘇西與冥妖」 Siouxsie & the Banshees
崛起於1970年代末期叛客搖滾風潮中的「蘇西與冥妖」(Siouxsie And The Banshees),從叛客樂風開始,引領了從後叛客、新浪潮電子音響、乃至歌德搖滾的風氣之先,被時代雜誌和AllMusic等重要媒體譽為「在搖滾黃金年代中影響甚鉅的英國歌手」,女主唱蘇西.蘇斯(Siouxsie Sioux)的華麗裝扮,不僅蔚為時尚潮流先鋒,更為搖滾樂界的Female-Fronted...
書評書介
林慕蓮
6 月 03,2019
《重返天安門》:記憶的債
四分之一個世紀前發生在天安門廣場上的事,到今日看來,還很重要嗎?中國最偉大的現代作家魯迅,或許可以回答這個問題。一九二六年,政府也曾在天安門廣場發動了暴力鎮壓,那時的示威者抗議軍閥張作霖接受日本的要求。這場鎮壓造成四十七人死亡,數百人受傷。魯迅被事件觸動,他寫下:「這不是一件事的結束,是一件事的開頭。墨寫的謊言,決掩不住血寫的事實。血債必須用物償還。拖欠得愈久,就要負更大的利息!」...
歷史書寫
根雨屋
6 月 03,2019
【當年不能做的事!】你不能認識台灣
台灣現在是完全自由開放的社會,只要不違法,大家可以隨心所欲做想做的事。不過在國民黨戒嚴統治時期,很多現在看來理所當然的事,當時統統都不准做。例如曾經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你無法從課堂上認識以台灣為主體的歷史、地理,直到解嚴10年後的1997年,台灣歷史、地理才在國中的「認識台灣」獨立成冊,高中則遲至2006年才有獨立成冊的台灣歷史教科書。 以往在國民黨的大中國史觀下,台灣的歷史、地理教育,...
文化研究
馬非白
6 月 02,2019
【被遺忘的歷史】中國國民黨的宗教迫害:詛咒蔣家王朝的新約教會
在台灣宗教史上,《新約教會》是唯一遭受中國國民黨蔣政權迫害而採取激烈抗爭的宗教團體;該教會也是唯一被監控、迫害達二十年期間,為了維護合法權益,在戒嚴極權時期公開詛咒蔣家王朝的宗教團體。他們在抗爭行動中,總是拉起大布幅抗議訴求的做法,更是空前絕後的。 中國國民黨蔣政權對《新約教會》的迫害,打從一九六四年新約教會選擇錫安山作為他們的『聖山』之後不久,就已開始了。 《新約教會》...
書評書介
詹素娟
五月 30,2019
《典藏台灣史》:一生三個名字的悲劇人物──史尼育唔
受教育、納稅與服兵役,是現代國民國家的「三大義務」。日治時期的台灣,至1943 年( 昭和18)為止,總督府雖已對台灣人民實施納稅、國民教育兩項義務規範,但仍堅守服兵役係日本皇民至高榮譽的觀念,嚴守兵役的國族分際。然而,在日軍節節敗退之際,終於也不得不在台灣推動「徵兵制」。 高砂義勇隊 從軍夫、軍屬的徵調,到志願兵制度的實施、徵兵制度的推行,開啓了日本對台軍事動員體系的建構;其中,...
文化研究
莊泰富
五月 30,2019
【男人想想】勇敢的心——致穿裙的男性
Bravehearts:Men in Skirts(勇敢的心-致穿裙的男性)是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在2003年舉辦的一個展覽,在展覽中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想要挑戰人民對於男性穿裙子的觀感,展覽中展出100多件裙子,挑戰男性穿褲、女性穿裙的傳統性別刻板印象。 一點也不性別刻板化的服裝史 男性穿褲、女性穿裙的刻板印象,並不是自古以來就存有的現象;相反的,在三百年前之前,大多數的人民都是穿裙的。...
電影戲劇
紹沖
五月 29,2019
為言論自由而戰:《圖書館戰爭》對台灣人權教育的啟示
《圖書館戰爭》是我相當喜愛的日本作家有川浩老師作品,無論是小說、動畫、或由知名編劇野木亞紀子老師改編的真人版戲劇與電影俱有不俗表現。該作將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圖書館」與「戰爭」巧妙結合,建構出獨特的世界觀,其中更蘊含深刻意涵。 電影版開場以《圖書館自由宣言》揭開序幕,並貫穿全片,宣言的重點在於: 圖書館反對一切不當審查,意即守護圖書便是守護人民的自由。而宣言的出現肇因於1989「...
歷史書寫
陳威臣
五月 29,2019
哼著雨夜花望春風回家:建成「灣生」的返鄉紀實
5月23日中午時分,兩輛巴士冒著大雨,正在高速公路上奔馳著,由台北前往基隆,一過大業隧道,駛進東岸高架道路,左側的基隆港豁然開朗,車上搭載的老先生與老太太們,發出讚嘆的聲音,而思緒也逐漸回到七十多年前。 這群來自日本的老先生與老太太們,高齡都已八九十歲,七十幾年前的某一天,他們就是在這裡,踏上從未蒙面的祖國日本,多少個年頭過去了,他們的心卻仍在寶島台灣,雖然一天天的老去,...
音樂藝術
邱振瑞
五月 27,2019
【日晷之南】折衷主義的創造——岡倉天心
如果我們以法國政論家、經濟學家普魯東(1809-1865),在1843年出版《秩序在人類中的創建》這本近六百頁的大書與之譬喻的話,那麼其進行社會改革和打破舊有秩序的思想,似乎可運用於使日本畫起死回生的三大師:恩內斯特.費諾羅薩、狩野芳崖和岡倉天心身上。尤其是,岡倉天心這位時代的巨人,值得一書。因為他在藝術領域卓然有成,充分體現折衷主義的智慧,進而奠定了日本近代美術發展的重要基礎。...
歷史書寫
馬非白
五月 26,2019
【被遺忘的歷史】中國國民黨的宗教迫害:長老教會事件
在台灣現代史上,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卻也遭致中國國民黨蔣介石極權政權長期的監控與壓迫,甚至被羅織進1980年美麗島事件軍事審判,創下中國國民黨政權統治臺灣以來將宗教人士判處重罪的先例。 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在台灣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宣教歷程打破了台灣傳統宗教團體不關切社會及政治的特性,非常積極從事社會公益及福利事業,創辦多所學校、神學院,設立多所醫院診所,...
‹
…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