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想想副刊
No name
書評書介
CHIU MEi
10 月 21,2014
諾貝爾文學桂冠:莫狄阿諾:用盡一生——只為找尋那個原點
十月九日下午一點,法國電台發出喜悅之聲「Cocorico」〈注一〉,今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由作家巴特里克‧莫狄阿諾 (Patrick Modiano )獲得,主持人重覆放送這項新聞。 事實上,出版界並未預測法籍作家奪冠,儘管莫狄阿諾是法文學界的重要作家,他的作品已譯成36種語言,1968年第一部小說《星形廣場》(La Place de l'étoile) 即得羅傑‧尼米耶文學獎,...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萬宗綸
10 月 20,2014
等待重新站起的本土語言,請吳部長不要被語言工具主義綁架!
10月初一則重要的新聞「本土語言仍列選修」就這樣消失在黑心油的風波之中,雖然按照台灣從來不願意正視語言議題的習慣,並不令人太意外,但看著這一座美麗寶島即將喪失她靈魂的一部分─多語─就讓人恨不得想衝進書店撕破滿山滿谷的英文學習書籍。 教育部長吳思華說,將本土語言列為必修不符合新課綱調整的方向,也就是增加選修的空間、減少強制性的必修。這個課綱的修改大方向沒有問題,但是不適用於本土語言。...
書評書介
廖志峰
10 月 20,2014
【書評書介】不曾想過這樣的巴黎
為什麼會出版蒙迪安諾的《在青春迷失的咖啡館》這本書?怎麼發掘出這個作家?這是在蒙迪安諾獲得2014年諾貝爾文學獎之後,很多朋友普遍的疑惑。 我本不熟悉這個作家,2006年與任教北京大學法文系的王東亮老師合作出版《情人》之後,有一次與王老師,以及介紹我認識王老師的蔡淑玲教授餐敘,餐敘中王老師除了提出對《情人》再版的修正意見外,也提到當時在法國剛出版不久,得到許多好評的《...
歷史書寫
薛化元
10 月 18,2014
我所認識的張炎憲教授與台灣史研究
張炎憲兄是我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的學長,他研究所畢業後,赴東京大學留學,在1983年3月以「1920年代台灣的抗日民族運動」獲得東京大學文學博士。我和他初次見面,則是他取得學位返國後,拜訪鄭欽仁教授時,不期而遇的。那時只知道他是一位關心台灣前途的學長。以後在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台灣教授協會、台灣歷史學會、二二八基金會有了更多的共事、互動而熟悉。 我認識的炎憲兄對台灣史研究的態度,...
歷史書寫
林衡哲
10 月 16,2014
台灣歷史學界的一代宗師——曹永和(1920-2014)
「台灣島史觀」的原創者 最近以94高齡仙逝的台灣歷史學家曹永和院士,可以說是台灣史學界的一代宗師,同時也是台灣學術界的傳奇人物,他是台灣史的活字典。他是中研院院士中,除了錢穆之外,唯一靠刻苦自學而沒有讀到大學者,但是他對台灣史的全面了解與掌握,則沒有任何一位院士能勝過他。他通曉十多種語言,從台大圖書館職員,做到台大榮譽教授,並且是國際知名的台灣史權威。他最大的貢獻是率先提出「台灣島史觀」,...
歷史書寫
新一
10 月 15,2014
【打狗吹水】你的「光輝十月」,干我們啥事?
網路上流傳一篇臉書文章《你爺爺有參與辛亥革命嗎?為何台灣有這麼多『紀念中國』的節日?》,當中學習新聞傳播專業的作者認為,其實這麼多紀念「中國」的節日,與其說是媒體單方面「議題設定」的操作,不如說是按「中華民國行事曆」這個表單操課使然。 當然,所謂「光輝十月」中的三大節日,更是這中華民國行事曆這表單上的重頭戲。同時,作者也進一步暗示,透由「光輝十月」中這些節日,「中華民國認同運動」...
電影戲劇
張硯拓
10 月 14,2014
《迴光奏鳴曲》:重整舞步的契機
有的電影開出一條路,通往未知前方;有的電影拆掉一座牆,看見家的模樣;有的電影調轉鏡頭,教你驚嘆天頂遼闊;也有的電影是一面鏡子,讓你照見內心自我。還有一種電影,以一聲一聲提醒,要你摘下耳機、移開螢幕上的滑指,看看身邊的人,被忽略的人。人生在世,都需要「別人」相伴,這些別人當你不在,卻不一定有別人可以找、可以談。關懷這些被忽略者的故事其實不少,但《迴光奏鳴曲》每每換來「題材很特殊/很少見!」的形容,...
書評書介
吳介民
10 月 13,2014
【書評書介】尋岸:一位記事者的蹤跡
書名:無岸的旅途 作者:李志德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14/10 第一次遇到李志德,在一間汗臭撲鼻的瑜伽教室,壯碩身材,安靜的氣質包裹著熱情神采,我們只短短客套幾句。不久後,各種機緣讓我們成為好友,共同關心兩岸變化,經常在事件現場不期而遇,共同見證一些本書描寫的歷史場景。 某個深夜在酒吧,阿德講述他出入新聞現場的驚險故事,聽得津津有味,可惜沒記筆記...
文化研究
賴昱伸
10 月 12,2014
從小巨蛋怎麼唸看台語發展的被扼殺
最近,因為台北捷運通車在即,其中因為有一站「台北小巨蛋站」站名廣播,到底閩南語、客語的播音該如何說,又成為了話題。有人主張閩南語播音直接按照漢字把「巨蛋」兩字唸成「ㄍㄨˇ ㄉㄢ-」,馬上會有人出來說「台語沒有這樣講的啦」,於是又有人出來講不然叫「大粒卵」或是「細粒大粒卵」,然後又加以訕笑。最後,結論就是「小巨蛋」這樣外來的新詞無法以閩南語或客語講出來,台北捷運公司決定,把華語、閩南語、...
教育文化
,
歷史書寫
陳威臣
10 月 12,2014
【政策想想】蹧蹋珍貴文化財的基隆市政府
日前報載存放於基隆情人湖的台鐵CT271號蒸氣機關車,因鏽蝕嚴重,遭到民眾質疑市府維護不力,對此市府交旅處副處長王英哲回應,指稱CT271當年送至基隆時,已經鏽蝕的相當嚴重,只能不斷的上漆保養,來延緩鏽蝕的速度。 事實上,CT271可以說是台灣鐵道歷史的珍貴文化財,1940年代台灣總督府因為大量物資與旅運需求,因此採購C57蒸汽機關車,...
‹
…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