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想想副刊
No name
文化研究
史努比
11 月 03,2014
【開往台灣的慢船】民主不是只有少數服從多數
10月20日,前行政院長陳冲在僑務委員會演講中提到他最愛的「轉轍器」故事,並用這個故事來質疑三月太陽花學運「真的是代表多數嗎?」。陳冲質疑,配合這些人的行為,是否才是讓其他「真正的多數人」陷入危險? 他的故事是:12個小孩在鐵軌上嬉戲,旁邊另一條廢棄鐵道上也有一個孩子,忽然一列載滿乘客的火車駛來,你是否要扳動轉轍器,為了12個不守規矩的孩子的生命,犧牲另一個守法孩子?他又說,...
教育文化
,
歷史書寫
徐歆惠
11 月 02,2014
願真正的十月光輝屬於人民
「光輝十月」已經過去了。在實行周休二日之前,這個月份曾是放假小確幸的來源——從雙十國慶、25日「台灣光復節」以及31日的 蔣公誕辰(挪抬不能少)。即使現在後兩日已不再是國定假日,年輕一代甚至可能無法理解為什麼某位總統的生日與忌日值得紀念(比方說有人知道陳水扁跟馬英九的生日嗎),但顯然這些日子及其象徵意義對某些人來說餘蔭仍在。...
文化研究
朱真一
10 月 31,2014
中國GDP世界第一與國際品牌、諾貝爾獎的思考
今年9月底、10月初媒體報導不少,中國的GDP(國内生產總值),9月29日或10 月10日成為世界第一。約同時9、10月間,又是諾貝爾獎宣佈得獎人的時候,宣佈前後,媒體總會有不少討論。今年因三位日本人獲頒諾貝爾物理獎,其中的中村修二又是「異類」人士,台灣媒體比往年多些討論。中國媒體討論得更多,從宣佈前的猜測,到後來日本的得獎及以後的展望等。 約同時幾人送email來,...
電影戲劇
張硯拓
10 月 31,2014
《虛擬天后》:當科幻成為人心的邊界
曾以動畫片《與巴席爾跳華爾茲》拿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的導演阿里佛曼,新作《虛擬天后》在金馬影展放映,不論形式的選擇或議題闡述,這位以色列導演都繼續展現更大的企圖心。《巴席爾》是個關於戰爭記憶與傷痕的故事,其敘事較接近紀錄片,但動畫的形式帶來相對安全的距離感,又更直覺、細膩地描摹心理。來到《虛擬天后》,這次的故事辯證「實」與「虛」,以三分之一真人、三分之二動畫的方式談人的感官,現實與幻想的邊界,...
歷史書寫
林濁水
10 月 30,2014
【華山論劍】自然獨之三:被遺忘的光復和被抗爭的九七
1946年,臺灣省行政長官陳儀頒布命令,明訂10月25日為台灣光復節以後,很長的時間,每年10月25日紀念光復節便是國民黨重要的慶典,每逢光復慶典便要唱台灣光復歌,歌詞有這樣的句子: 張燈結彩喜洋洋,勝利歌兒大家唱, 唱遍城市和村莊,台灣光復不能忘。 有錢難買真情意,有錢難買真爹娘, 今朝重見天和地,八年血戰不能忘。 不能忘,常思量,不能忘,常思量。 中華民國地久天長,...
電影戲劇
Ko Tsì-jîn
10 月 29,2014
【我看台語片】台片次文化中國風
今年金馬獎入圍名單照例是濃濃中國風,最佳影片入圍五部作品,中國片佔其四,講日語的《KANO》孤立其「中」,可能真是「不要想著贏」,但做為唯一的台片代表,也有相當「不能輸」的壓力吧。 除了原廠中國風,台灣在地的次文化中國風,也由鈕承澤導演的台片《軍中樂園》代表,獲六項入圍,中國演員陳建斌入圍最佳男配角,飾演少小離鄉、隔海思親的老士官長,是全片聚焦所在,時代悲劇下的外省老兵,...
電影戲劇
何韻亭
10 月 28,2014
迪士尼滿九十周年之後,還能讓我們看見什麼?
創立九十年的華特迪士尼公司,創造了大多數人的童年回憶,但我們卻往往在長大之後發現夢想破滅。先前有人打趣地說,白雪公主怎麼敢住在七個陌生男子的家裡?你又怎麼能放心愛上第一個吻你的人?在早先的作品中,迪士尼一再犯下種族與性別的錯誤,要尚年幼的我們信服充滿西方主義與王子的夢想。然而九十年來,迪士尼一路發展,近年大紅大紫的《冰雪奇緣》與前陣子上映的《黑魔女:沉睡魔咒》,...
文化研究
Snayian
10 月 25,2014
【時事想想】「台灣光復節」談「你光復了沒?」
這個問句搭配剛剛過去的「台灣光復節」似乎很應景,但一定也有人摸不著頭緒,到底是要光復什麼?在回答這個問題前,也許我們要先理解「光復」這個名詞的意義。從字面上來解釋「光復」兩個字,指的是「把失去的再收回來」,而台灣光復節便是為了紀念、慶祝失去的台灣被收回來。 等等!台灣一直都在這,島上也一直有人居住生活著,那到底是被誰失去?又是被誰收回? 根據維基百科,...
文化研究
mlkj
10 月 25,2014
法律應該與時俱進-從日本開放午夜跳舞禁令看台灣Live House
你知道其實現在日本的夜店過午夜就不能跳舞了嗎? 這項法律源自戰後所設置的「風俗營業法(後稱風營法)」,律令制訂的時間點是1948年。如此老舊的法律,當然內容上會有些不合時宜。一般人看到日本/風俗,自然會想到風月場所;但其實風營法所規制的範圍相當廣,包含夜店、柏青哥店、舞廳、電動遊樂場等。 而1948年所制訂的這部風營法,把「客人在店內跳舞」的飲食場所、舞廳都放在管理的範圍內,...
文化研究
,
全球脈動
李中志
10 月 23,2014
庫德族科巴尼守衛戰的台灣啟示
許多台灣人在建國的路上一直有被列強出賣的感覺,但另一方面,我們又在列強的保護下,以一種次國家的地位享受偏安。但國際局勢瞬息萬變,求生之道不是一廂情願建構自己的理想世界,時而怨忿,時而自滿。我們要隨時警覺美國的大國邏輯,我們也要注意輿論對華府政客的牽制,反之亦然,華府對輿論的操弄。一個月來庫德族在敘利亞邊城科巴尼(Kobani)的浴血守衛戰,有太多值得我們借鏡之處了。...
‹
…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