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想想副刊
No name
歷史書寫
,
主權兩岸
Mattel
五月 30,2016
【島嶼邊緣】中華台北的故事
民進黨重新執政,「中華台北」使用與否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在中國的長期打壓下,台灣的國際地位處境艱難。在國際政治角力下,台灣的英文官方名稱先從Republic of China(中華民國)變成Formosa(福爾摩沙)、Taiwan(台灣),後來改為Chinese Taipei(中華台北)。雖然現在台灣人普遍希望以Taiwan(台灣)做為參加國際組織的官方稱謂,但當年,...
文化研究
嚴婉玲
五月 29,2016
看了《一把青》之後──關於歷史劇的距離感
大約一個月前,我在永和社大與一群年紀廣泛分布在20-60歲之間的學員討論該怎麼看歷史劇。我們熱烈的討論並在黑板上畫出一個大大的表格,從具有台灣意識的本土劇到描述中華民國的抗戰劇,再到中國當紅的歷史劇、日本大河劇,最後是西方的歷史影集或電影。我們從觀眾的視角出發,討論了對這些不同時間與空間,甚至虛擬時空的戲劇各有那些感受。 距離感,是這個列表中最重要的變數。...
音樂藝術
張肇烜
五月 27,2016
【人心人術】 萬世流傳的台灣傳奇畫家:張萬傳
「生活中展現的藝術才是最真實的。」──張萬傳 5月28日是台灣前輩畫家張萬傳的生日,我們特別介紹張萬傳的人生故事,一起來緬懷這位台灣值得紀念的人物。 張萬傳(1909年5月28日-2003年1月12日)出生在日治時期的淡水,父親張永清任職於淡水海關,母親張王安則是家庭主婦。張萬傳的取名很有意思,因為父親期盼已久終於在33歲得子,在那個年代算是「晚年得子」,因此特別為他取名「...
音樂藝術
張肇烜
五月 20,2016
【人心人術】 左手拿畫筆,右手寫文章!台灣人文水彩畫家:藍蔭鼎
「一幅靈性,有深度的作品,往往是從嚴謹的生活中孕育出來的。」 ──藍蔭鼎 一生際遇特殊的藍蔭鼎(1903-1979)曾被歐洲與美國藝術評論學會,聯合選為第一屆世界十大水彩畫家,他的畫作常描繪台灣田園鄉野之美,特別是故鄉宜蘭、他的文學作品也被選入國文課本,堪稱是「左手拿畫筆,右手寫文章」。 藍蔭鼎出生在日治時期的宜蘭羅東,父親是清末秀才,擅長書畫及文學,但是家境並不好。...
歷史書寫
楊虔豪
五月 19,2016
【首爾想想】華麗的假期 悲劇的歷史
36年前的5月18日,是南韓民主運動史上,風起雲湧的開端。烈火點燃於西南方全羅道的中心都市─光州,那是領銜抗衡獨裁軍政的領袖─金大中的故鄉。 1979年10月,執政近18年的軍事強人朴正熙遭刺,陸軍少將全斗煥不久後發動政變,各地陸續出現要求民主化的示威,持續近半年時間。至1980年,為強制平息接二連三的工運與學潮,全斗煥宣布全國戒嚴;5月18日,金大中等當時反對派領袖遭逮捕,...
歷史書寫
,
主權兩岸
Mattel
五月 16,2016
【島嶼邊緣】一旦接受了中國這種政治設定……
蔡英文將於520就職新任中華民國總統,中國要求蔡英文承認根本不存在的「九二共識」壓力不斷。就事實而言,1992年,兩岸在香港進行會談的歷史事實存在,但的確沒有所謂的「九二共識」;而且,時任陸委會副主委的馬英九也痛批中共缺乏誠意,以「一個中國原則」政治勒索,導致會談功虧一簣。此外,國民黨政府在1995年代提出「一個中國、各自表述」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96年就明確反對「一個中國、各自表述」。...
電影戲劇
Ko Tsì-jîn
五月 14,2016
多桑世代的前世今生
吳念真首度執導的舞台劇《人間條件一》於2001年首演,15年來多次演出,常民生活風情感人無數,本月底將再度巡演。 吳導欣賞拍攝《男人真命苦》系列的日本國民電影導演山田洋次並受其啟發,其1994作品《多桑》就是貨真價實的台灣國民電影,蔡振南飾演的父親角色,為慣走平淡低抑路線的台灣新電影,創造出少見的巨大銀幕形象和耀眼明星光芒。 《多桑》入選金馬影展執委會邀請影人票選的「影史百大華語電影...
音樂藝術
張肇烜
五月 13,2016
【人心人術】 東方雕刻藝術殿堂的推手:李梅樹
「藝術無涯,吾生有涯。」 ──李梅樹 歷史百年的「三峽老街」是台灣保存最長的老街,老街上的「三峽清水祖師廟」,不只是地方民眾信仰的中心,更被譽為「東方雕刻藝術殿堂」,幕後的推手就是台灣前輩藝術家──李梅樹。 李梅樹(1902-1983)出生在日治時期的「三角湧」(即今三峽),家中經商。李梅樹是家中次子,從小就對美術和音樂很有興趣。日治時期,日本人讀小學校,...
電影戲劇
邱懋景
五月 06,2016
《計程人生》:關不住的玫瑰精神
伊朗導演賈法‧潘納希榮獲柏林影展金熊獎的《計程人生》(2015),可能是瞭解當代伊朗生活的最佳入門電影。先談談賈法‧潘納希吧!他在二○一○年三月,被伊朗政府指控「反政府」後,隨即在家中被捕入獄,眾多電影人為之聲援,其中也包含導演李安。同年五月的坎城影展,茱麗葉畢諾許在新片記者會為此落淚,她上台獲獎坎城影后時,更高舉賈法‧潘納希的名牌聲援他。 迫於國際壓力,伊朗政府隨後讓潘納希交保,...
歷史書寫
張肇烜
五月 06,2016
【人心人術】 地底的微光!台灣礦工畫家:洪瑞麟
「我的畫就是礦工日記。」 ──洪瑞麟 洪瑞麟(1912-1996)出生在人文薈萃的台北大稻埕,父親洪鶴汀從商但是喜好書畫,洪瑞麟小時候最喜歡幫父親磨墨,從小耳濡目染對畫圖產生興趣。 在那個年代,公立小學還不普遍,洪瑞麟九歲時到大稻埕「稻江義塾」念書。啟蒙教育,往往是人生的關鍵,洪瑞麟在義塾遇到啟蒙老師吳清海,吳老師常拿日本最新美術雜誌給他看,...
‹
…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