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想想副刊
想想副刊
歷史書寫
歷史書寫
曾建元
3 月 07,2017
俄羅斯十月革命100年:那些在歷史中喟嘆的偉大政治承諾
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今年是俄羅斯十月革命100年。 1917年11月7日,俄羅斯十月革命爆發,推翻了二月革命後建立起來的共和政府,由列寧(Vladimir Lenin)領導的布爾什維克黨(Bolshevik Party),建立了全球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俄羅斯社會主義聯邦蘇維埃共和國,接著在十月革命的鼓舞下,在歐洲、亞洲各地以及美國、日本,皆爆發了罷工或人民抗爭事件。...
歷史書寫
阿圖賽
3 月 07,2017
【縮影人間】外省老兵廖中山與二二八遺族的故事
二二八事件在1947年3月6日與3月7日是關鍵的轉捩點,蔣介石派兵陸續抵台,許多台籍菁英在關鍵的這兩日開始陸續失蹤。二二八這個大時代的悲劇故事,由於缺乏真相與元兇,故事都是由一個又一個破碎的家庭記憶所拼湊起來。林界,一個外界不甚熟識的名字,從1947年開始迄今,他與他的家人,其實一直訴說著一個台灣人與外省人的故事。 二二八事件發生之際,時任《台灣新生報》...
歷史書寫
,
主權兩岸
巫堃泰
3 月 05,2017
【二二八70週年】228事件警惕:港人需在專政之前堅持史實
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有句名言,「誰能控制過去,就能控制將來;而誰能控制現在,就能控制過去。」中共政權在篡改史實,用以進行洗腦教育之權術,可謂爐火純青。從二戰「八年抗戰」改成「十四年抗戰」、美化文化大革命權鬥手段到否認八九天安門屠城,中共都透過扭曲史實,加上其文宣、教育及執法機器,從而在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中烙上美化共產黨專政行為的史觀。 在228事件70周年前夕,...
歷史書寫
晏山農
3 月 05,2017
【山農說書】二二八的迷霧與新徑(上)
歷史是段無垠的鐵道之旅,但每逢重大歷史事件或人物的N十年乃至百年紀念,就是停歇暫憩的大站月台,爾後再思考何去何從的大哉問。於是屆滿七十周年的二二八事件,除了追思會、音樂會、史蹟巡禮、研討會、書籍出版、藝文展示……等例行活動,是否還有新義初創,眾人都引頸企盼或狐疑之中。 話說陳永興、鄭南榕、李勝雄等人於1987年組「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透過演講、遊行打破島嶼長期的緘默;...
歷史書寫
劉彥甫
3 月 01,2017
【二二八70週年】自由時代周刊中的屠殺論述
今年是二二八事件邁入第70周年,以及二二八和平促進會成立的卅周年。首次在臺灣成立以公佈真相平反冤屈,並訂立二二八為和平日的和平促進會奔走者鄭南榕,不僅在其創辦的自由時代周刊中,長期關注國際間的屠殺與人權議題,更是將二二八事件中的政府施暴,定調為屠殺的先行者。回顧自由時代周刊中的屠殺論述,無非是要提醒讀者屠殺不僅與人民距離很近,而且會在世界的各個角落持續發生。遺憾地是,著有《現代性與大屠殺》的鮑曼...
歷史書寫
阿圖賽
2 月 28,2017
【縮影人間】幽暗角落的二二八受害者泣聲
從1990年代開始,政府每年幾乎都為二二八事件道歉,然而道歉卻無法解決二二八事件的核心問題:只有受害者、沒有加害者。 二二八事件雖然早已成為國定紀念日,行政院也在1992年公布「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不過,二二八事件始終只有受害者,不見加害者、不見元兇。在二二八事件那段時間裡,失蹤者的家屬,四處探聽家人被誰抓走,長官公署、縣市政府、憲兵隊、警察局、警備總部等等,沒有任何單位承認自己的作為。...
歷史書寫
陳昱齊
2 月 24,2017
轉型正義卡關:不見天日的「破案獎勵名單」
獲得獎勵,照理說是一件好事,如果是學生得獎,學校會張貼在公佈欄上,如果是公務員,還會得到模範公務員獎勵,舉辦公開授獎儀式,若是專案考績一次記二大功,還會刊登政府公報公告周知。但在過去白色恐怖時間,卻有一種獎勵好像見不得人似的不能公開,令人大感困惑。 眾所周知,許多白色恐怖時期的政治案件都是冤案、假案或錯案,造成冤案、假案或錯案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項便是「檢舉/破案獎金」的制度。「...
書評書介
,
歷史書寫
莊政霖
2 月 22,2017
【書摘】《有聲畫作無聲詩:陳庭詩的十個生命片段》──陳庭詩與二二八
書名:有聲畫作無聲詩:陳庭詩的十個生命片段 作者:莊政霖 出版社:有故事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7/01/18 【本書背景】陳庭詩(1913~2002)原籍福建,1946年來臺,終其一生以質量驚人的創作貢獻臺灣當代藝術。陳庭詩在國際美術年鑑《二十世紀藝術史》(Art of the 20th CENTURY)鉅著中是唯二入選的華裔藝術家(另一位為貝聿銘),...
書評書介
,
歷史書寫
黃惠君
2 月 21,2017
【書摘】《激越與死滅:二二八世代民主路》(下)──殺戮輓歌
書名:激越與死滅:二二八世代民主路 作者:黃惠君 出版社:遠足文化 出版日期:2017/02/15 第九章 殺戮輓歌 淡水河上不時流下來雙臂反捆的屍體,流經台北時會沖到岸邊,或沖到橋墩下。政府不遺餘力追尋並殺害領袖人物,……殺人如麻的目的,是使福爾摩沙人不再有未來的領袖。 這是英國駐台領事G.M....
歷史書寫
張肇烜
2 月 07,2017
【人心人術】蘭嶼之父紀守常:隻身闖孤島 為窮人服務
他從瑞士而來,從小就立志當神父,長大後真的當了神父。他從瑞士來到亞洲。第一站到了中國,豈料遭共產黨驅逐,輾轉由香港再來到台灣。紀神父來到台東的海岸山脈,一個人闖進了偏遠的島嶼,此後,他將一輩子都給了蘭嶼。 紀守常(Alfred Giger)出生在瑞士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家庭,他從小立志當神父,中學時進入白冷會(Bethlehem Mission)學校讀書。畢業之後,他進入白冷會服務,...
‹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
›